簪在第12個字的詩句
簪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秀眉老父對樽酒,茜袖女兒簪野花。 -- 出自唐·杜牧·商山麻澗
- 纖手卻盤老鴉色,翠滑寶釵簪不得。 -- 出自唐·李賀·美人梳頭歌
- 丫頭小兒蕩畫槳,長袂女郎簪翠翹。 -- 出自唐·劉禹錫·樂天寄憶舊游,因作報白君以答
- 玉笙吹罷觥籌錯,蜜炬燒殘簪珥遺。 -- 出自宋·秦觀·燕觴亭
- 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 -- 出自宋·黃庭堅·南鄉子·諸將說封侯
- 仙風道骨今誰有,淡掃蛾眉簪一枝。 -- 出自宋·黃庭堅·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
- 梅子未黃愁夜雨,榴花不見簪秋雪。 -- 出自宋·吳文英·滿江紅·結束蕭仙
- 并刀翦葉,一枝曉露,綠鬢曾簪。 -- 出自宋·吳文英·朝中措·海東明月鎖云陰
- 夜雨試燈,晴雪吹梅,趁取玳簪重盍。 -- 出自宋·吳文英·花心動·入眼青紅
-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鬢邊簪不得。 -- 出自宋·戴復古·東湖看花呈宋原父
- 醉傍芙蓉自語,愿來此、年年簪帽。 -- 出自宋·蔣捷·玉漏遲·客窗空翠杪
- 江夏芳流秀國,芝蘭茂、世襲簪纓。 -- 出自宋·無名氏·滿庭芳·瑞靄非煙
- 襲慶盤坡,流芳星渚,家世綿簪紱。 -- 出自宋·無名氏·念奴嬌·先秋四日
- 稽陽位,報本郊壇畤,助祭儼簪纓。 -- 出自宋·無名氏·十二時/憶少年
- 傳呼道、天蹕來臨,兩行拱引簪纓。 -- 出自宋·無名氏·萬年歡慢/萬年歡
- 百拜稱觴萬歲聞,兩廊賜食簪裾匝。 -- 出自宋·梅堯臣·和吳沖卿元會
- 一片笙簫何處,花陰定有遺簪。 -- 出自宋·毛滂·清平樂·東風桂影
- 試手窗前機織錦,斷腸石上簪磨玉。 -- 出自元·白樸·滿江紅 庚戌春別燕城
- 今乎老矣誠可憐,狙猿何用簪纓纏。 -- 出自宋·楊時·寄題環翠樓
- 裙是千葉榴染,鬢似折枝杏簪。 -- 出自宋·劉克莊·冬夜讀幾案間雜書得六言二十首
- 誰改新名作斷腸,只合尊前簪老監,石丁之事太微茫, -- 出自宋·劉克莊·芙蓉
- 夢斷不知何處,玉人鬢上斜簪。 -- 出自宋·陳德武·清平樂·隨風情性
- 芳陌人扶醉玉,路旁懶拾遺簪。 -- 出自宋·周密·木蘭花慢·塔輪分斷雨
- 左持星劍右揮麈,芙蓉之冠簪七寶。 -- 出自明·王叔承·東海游仙歌簡王學士元馭王中丞元美
- 一朝金盡囊無馀,門前不見簪組車。 -- 出自宋·強至·結交行
- 折向冰壺,莫教紗帽,醉里輕簪卻。 -- 出自宋·史浩·念奴嬌·銀潢耿耿
- 杖策翩然歸去也,送行滿坐簪纓。 -- 出自·姚述堯2·臨江仙·憶昨曾將明使指
- 佳辰恨我,空傳善頌,阻綴朋簪。 -- 出自宋·管鑒·朝中措·暖風簾幕卷春陰
- 一朵折來和露,烏云髻畔斜簪。 -- 出自宋·盧炳·清平樂·玻璃翦葉
- 時上籃輿,相隨孫子,慶滿床簪笏。 -- 出自宋·劉仙倫·念奴嬌·一番春事
- 長來但識詩書貴,老去不知簪珥香。 -- 出自宋·魏了翁·王宜人挽詩
- 榮華兼富貴,如君素享,勝似簪纓。 -- 出自宋·卓田·滿庭芳·柳暗千株
- 世溷溷爭捷徑,發種種不勝簪。 -- 出自宋·程公許·郡事多冗命繩翁拉彥翔則明德素游趙園彥翔歸
- 執此卷而撰杖,筮得朋于盍簪。 -- 出自宋·岳珂·蘇文忠潘墨詩帖贊
- 常嘆好風妨畫扇,明月墜瑤簪。 -- 出自宋·仇遠·風流子·紅錦舊同心
- 西鄰女兒年將笄,雙髻壓頸簪花枝。 -- 出自宋·董嗣杲·賦得河中之水曲
- 記昔年犀玉,奇資秀質,今朝簪佩,豐頰修眉。 -- 出自宋·程節齋·沁園春·髧彼兩髦
- 柔條折盡成輕別,向空外、瑤簪一擲。 -- 出自宋·曾允元·月下笛·又老楊花
- 興來持酒繞艷叢,更折繁枝簪席東。 -- 出自宋·張明中·歐陽新卿賦薇藥
- 四時有恨秋偏深,綠絲空滿簪。 -- 出自宋·陳輔·梁父吟
- 老翁戲獵逐黃犬,嬌女明妝簪素花。 -- 出自明·顧璘·張司徒所畫山國圖歌
- 可憐頭上榛半尺,良人一擲簪珥無。 -- 出自明·虞淳熙·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 明月修容生遠恨,旋摘余嬌,簪滿佳人鬢。 -- 出自明·朱高熾·蝶戀花(題九月海棠)
-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鬢邊簪不得。 -- 出自宋·宋自遜·東湖看荷花呈愿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