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在第6個字的詩句
篆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忽見黃庭丹篆句,猶傳青紙小朱書。 -- 出自宋·蘇軾·回先生過湖州東林沈氏,飲醉,以石榴皮書其
- 高言追衛樂,篆刻鄙曹沈。 -- 出自宋·蘇軾·監試呈諸試官
- 銘詩與器傳,篆刻當碑打。 -- 出自宋·蘇軾·端硯詩
- 心似風吹香篆過,也無灰。 -- 出自宋·辛棄疾·浣溪沙·強欲加餐竟未佳
- 微火如螢度篆盤,明窗坐敗幾蒲團。 -- 出自宋·陸游·初寒宴坐
- 高枕閑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 -- 出自宋·陸游·高枕
- 拈筆古心生篆刻,引觴夾氣上云空。 -- 出自宋·秦觀·贈劉使君景文
- 風飏檀煙銷篆印,日移松影過禪床。 -- 出自唐·溫庭筠·訪知玄上人遇暴經因有贈
- 漏刻已隨香篆了,錢囊甘為酒杯空。 -- 出自明·唐寅·落花圖詠
- 須臾墮幾席,篆香小飛灰。 -- 出自宋·范成大·北窗偶書,呈王仲顯、南卿二友
- 長虹垂地若篆字,晴岫插天如畫屏。 -- 出自宋·黃庭堅·雨晴過石塘留宿贈大中供奉
-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 -- 出自宋·吳文英·澡蘭香 淮安重午
- 后來大小二篆生,周稱史籀秦夸李。 -- 出自元·王冕·題申屠子迪篆刻卷
- 握筆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 出自魏晉·左思·嬌女詩
- 棗木已非真篆刻,色絲空喜好文章。 -- 出自宋·曾鞏·寄孫莘老湖州墨妙亭
- 啄草鳥雀蹤,篆字貴縱橫。 -- 出自宋·曾鞏·雪詠
- 仙流萬緘蟲篆春,三十六洞交風云。 -- 出自唐·陳陶·飛龍引
- 都是筆頭能篆、又能文。 -- 出自宋·無名氏·菩薩蠻·蓂留四葉書云後
- 并寄陽冰古篆字,字形矯矯龍蛇起。 -- 出自宋·梅堯臣·歐陽永叔寄瑯琊山李陽冰篆十八字并永叔詩一
- 字窮蒼頡本,篆證陽冰失。 -- 出自宋·王禹偁·五哀詩故國子博士部公
- 春夏一番交篆早,綿衣脫了著單衣。 -- 出自宋·俞桂·口占
- 不知金鴨香篆長,擁鼻猶可看文戲。 -- 出自宋·劉過·古詩
- 鵲尾爐中香篆冷,矮窗袖手對楞嚴。 -- 出自宋·劉過·題自然足軒
- 山徑無人鳥篆沙,杖藜間看摘新茶。 -- 出自宋·劉過·間步
- 頡皇觀跡蟲篆興,纖端積潤八體成。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筆歌
- 隱起玉文非篆隸,混成環狀豈磨礱。 -- 出自宋·夏竦·奉賀御製靈應瑞石
- 金鼎一溪云篆。 -- 出自元·馬鈺·金鼎一溪云 次重陽韻
- 近從畫竹得篆法,坐對涼陰刻寒玉。 -- 出自明·李東陽·題陸寬瘦竹卷
- 虹輝璨爛,云篆綢繆。 -- 出自隋·佚名·嘉泰三年皇后冊寶十三首
- 煌煌玉書,玉篆金縷。 -- 出自隋·佚名·嘉泰二年恭上太皇太后尊號八首
- 桃印巧鐫蟲篆古,艾針斜映虎形威。 -- 出自宋·周必大·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
- 百和暖添香篆永,一編徐展道經長。 -- 出自宋·周必大·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
- 金鴨未銷香篆吐。 -- 出自宋·石孝友·蝶戀花·薄幸人人留不住
- 碧霧暗消香篆半。 -- 出自宋·王之道·蝶戀花·碧霧暗消香篆半
- 蕙帳金爐冷篆煙,故山春草幾芊芊。 -- 出自宋·劉著·閨情二絕
- 且擊壯懷期篆鼎,莫緣華發便沾衣。 -- 出自宋·鄭獬·張寺丞見訝久不致書兼惠佳篇輒用奉答
- 勛共德、繼增篆鼎。 -- 出自宋·吳則禮·東風第一枝·經國謀猷
- 筆含鐘鼎小篆意,啟齒要須斯與冰。 -- 出自宋·吳則禮·贈江器博
- 披繡幌,薰寶篆,引瓊酥。 -- 出自宋·李處全·水調歌頭·金節照南國
- 燭影紅酣寶篆香,樓上黃昏角。 -- 出自宋·韓淲·卜算子·煙雨海棠花
- 乍促銀簽,便篆香紋蠟有余跡。 -- 出自宋·李甲·夢玉人引·漸東風暖
- 翠霧縈紆銷篆印。 -- 出自宋·王安中·蝶戀花·千古銅臺今莫問
- 斷夢已隨煙篆,醉魂空殢瓊杯。 -- 出自宋·王灼·畫堂春·暖風和雨暗樓臺
- 坐來閑看了,篆香殘。 -- 出自宋·曹勛·滿路花/促拍滿路花
- 棠陰散暑,鼎篆凝香,永日一庭虛靜。 -- 出自宋·侯置·蘇武慢·暗雨收梅
- 學窮栒邑鼎,篆逼嶧山刊。 -- 出自宋·李洪·送武廣叔游浙東二首
- 簾幕護春寒,篆香溫、笙簧韻美。 -- 出自宋·丘崈·驀山溪·風傳芳信
- 古樣銅壺濕篆章。 -- 出自宋·丘崈·一翦梅·瀟灑佳人淡淡妝
- 譜牒尚標唐篆額,風儀仍是漢衣冠。 -- 出自宋·方有開·方仙翁祠
- 簾旌微動,沈篆煙消,午枕余清。 -- 出自宋·趙師俠·訴衷情·清和時候雨初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