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在第10個字的詩句
筇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霜風搗盡千林葉,閑倚筇枝數鸛巢。 -- 出自宋·范成大·冬日田園雜興
- “一帆暝色鷗邊雨,數尺筇枝物外身”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岸幘臨窗意未便,又拖筇杖出庭前。 -- 出自宋·陸游·露坐
- 靜岸葛巾穿薈蔚,閑拖筇杖入谽?。 -- 出自宋·陸游·初夏閑居
- 莫笑衰殘百不能,一枝筇杖捷飛騰。 -- 出自宋·陸游·出游
- 來往人間不計年,一枝筇竹雪垂肩。 -- 出自宋·陸游·出游
- 住庵活計無多子,只要筇枝與衲衣。 -- 出自宋·陸游·書齋壁
- 幽尋自笑本無事,羽扇筇枝上釣船。 -- 出自宋·陸游·秋日郊居
- 畏暑不巾襪,步月榰短筇,瘦身發鬅鬙,顧影如孤松。 -- 出自宋·陸游·月下作
- 聯翩兩葛巾,跌宕一短筇。 -- 出自宋·陸游·與子坦子聿游明覺十四韻
- 老腰那可折,步步賴枯筇。 -- 出自宋·陸游·閑中書適
- 眼明無俗物,步蹇有枯筇。 -- 出自宋·陸游·柳橋秋夕
- 春枕悠然夢何許,兩枝筇杖喚魚潭。 -- 出自宋·陸游·寄徑山印禪師
- 倒盡床頭酒半罌,笑呼筇杖共閑行。 -- 出自宋·陸游·閑步至鞠場值小雪
- 可恨一衰今至此,右攜筇杖左人扶。 -- 出自宋·陸游·予十許歲即往來云門諸山今復與諸子來追念凄
- 塵生一緉屐,壁倚一枝筇。 -- 出自宋·陸游·農圃歌
- 端閑何以永今朝,拈得筇枝度野橋。 -- 出自宋·陸游·信步近村
-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 出自唐·李賀·巫山高
- 江干日清曠,寓目一搘筇。 -- 出自宋·范仲淹·江干閑望
- 兩只胡床小憩些,一枝筇杖拄傾斜。 -- 出自宋·楊萬里·同劉季游登天柱岡四首
- 此去廬陵定幾程,向來筇杖未經行。 -- 出自宋·姜夔·次韻胡仲方因楊伯子見寄
- 不過溪橋又兩年,偶隨筇竹訪幽禪。 -- 出自宋·范成大·再到虎丘
- 期君斬寒藤,伴我搘枯筇。 -- 出自宋·范成大·送江朝宗歸括蒼
- 雙履與誰逐,一尋青瘦筇。 -- 出自唐·賈島·延壽里精舍寓居
- 頭戴華陽帽,手拄大夏筇。 -- 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詩·縹緲峰
- 危而不扶,顛而不持,惟筇竹之負涪皤。 -- 出自宋·黃庭堅·筇竹頌
- 閱世存喬木,沿堤倚瘦筇。 -- 出自宋·戴復古·豫章東湖避暑
- 草軟波清沙徑微,手持筇竹著深衣。 -- 出自宋·司馬光·獨步至洛濱
- 四海有人膺寶籙,笑攜筇去鶴鳴山。 -- 出自宋·白玉蟾·贊歷代天師·第七代諱仲回字德昌
- 且作異土玩,不愧西域筇。 -- 出自宋·梅堯臣·答祖擇之遺新羅墨
- 贈以東南歸,擲去手中筇。 -- 出自宋·梅堯臣·毛君寶秘校將出京示予詩因以答之
- 楚竹翦霜叢,何慚漢使筇。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楊州許待制竹拄杖
- 幽寂誰為伴,扶行賴瘦筇。 -- 出自宋·王禹偁·病中書事上集賢錢侍郎
- 聞說秋來自高尚,道裝筇竹鶴成雙。 -- 出自宋·王禹偁·寄獻潤州趙舍人
- 千行發御柳,一葉下仙筇。 -- 出自唐·張說·侍宴浐水賦得濃字
- 琢句不成添鬢絲,且搘筇杖看云移。 -- 出自宋·陳與義·秋日
- 斜陽照亂石,顛崖下雙筇。 -- 出自宋·陳與義·與信道游澗邊
- 積陰春作雨,瘦竹老成筇。 -- 出自宋·夏竦·留題友人郊居
- 隔塢筑亭開野逕,盡一筇、兩屨山前后。 -- 出自宋·方岳·賀新涼/賀新郎
- 獨來橋畔路,高拄過眉筇。 -- 出自明·陳憲章·春日江村(二首)
- 爭殘四夷國,只在一枝筇。 -- 出自宋·張俞·博望侯墓
- 江南陸后還安否,乞與筇枝使自扶。 -- 出自宋·晁說之·笑
- 虹旗縈秀木,鳳輦拂疏筇。 -- 出自唐·沈佺期·陪幸韋嗣立山莊
- 帝獎孤高,別加九錫,一筇雙屐。 -- 出自宋·劉克莊·水龍吟·行藏自決於心
- 三弄笛聲風過耳,一枝筇影月隨身。 -- 出自宋·劉克莊·梅花
- 食才藜糝寧無肉,行以筇枝可當車。 -- 出自宋·劉克莊·八和
- 頭白高僧行腳懶,一枝筇竹久生苔。 -- 出自宋·劉克莊·送拄杖還僧
- 補助無靈藥,撫持賴瘦筇。 -- 出自宋·劉克莊·記顏二首
- 住齋塵入缽,出定蘚生筇。 -- 出自宋·文同·寄楞嚴大師
- 我昔少年日,自攜七尺筇。 -- 出自宋·周必大·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