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0個字的詩句
秋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 -- 出自唐·駱賓王·晚泊江鎮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出自·劉禹錫·秋詞
-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 出自魏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 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 出自·寇準·書河上亭壁
-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出自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 出自·陸游·書憤·其一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出自·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 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 -- 出自·韓愈·送劉師服
-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 出自·王維·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 出自·王維·山居秋暝
- 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秋驚華鬢。 -- 出自·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 出自·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 -- 出自·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 云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 -- 出自·高適·送魏八
- 云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 -- 出自·高適·送魏八閱讀練習及答案--高適
-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云盡月如練,水涼風似秋。 -- 出自·歐陽詹·荊南夏夜水樓懷昭丘直上人云夢李莘
- 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畏秋風生曉路。 -- 出自唐·王建·七夕曲
-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 -- 出自宋·晏幾道·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 出自唐·韋應物·送楊氏女
-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 出自唐·白居易·南浦別
-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 出自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 寒眼亂空闊,客意不勝秋。 -- 出自宋·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 出自唐·李商隱·寄令狐郎中
-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 出自唐·李白·烏棲曲
- 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 出自唐·馬戴·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 試上銅臺歌舞處,惟有秋風愁殺人。 -- 出自唐·張說·鄴都引
- 桐葉晨飄蛩夜語。旅思秋光,黯黯長安路。 -- 出自宋·陸游·蝶戀花·桐葉晨飄蛩夜語
- 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 -- 出自宋·晏殊·木蘭花·燕鴻過后鶯歸去
-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鳴秋。 -- 出自唐·李白·謝公亭·蓋謝脁范云之所游
-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 出自宋·葉紹翁·夜書所見
- 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 -- 出自唐·上官儀·入朝洛堤步月
- 高梧百尺夜蒼蒼,亂掃秋星落曉霜。 -- 出自清·鄭板橋·詠梧桐
-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 出自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 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 -- 出自宋·高觀國·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 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 -- 出自明·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 -- 出自宋·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 出自唐·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 出自唐·賈島·題詩后
-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 出自五代·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 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 出自宋·寇準·書河上亭壁
-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 出自唐·李白·太原早秋
- 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雁幾行。 -- 出自明·李夢陽·秋望
-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 出自唐·劉長卿·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 蓬鬢哀吟長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 -- 出自唐·盧綸·逢病軍人
-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 出自清·曹雪芹·代別離·秋窗風雨夕
-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 出自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 出自先秦·屈原·離騷
- 幾硯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 出自宋·司馬光·送龔章判官之衛州·新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