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在第10個字的詩句
石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 出自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 描寫夏天的詩句: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 出自··
-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唐··
- 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 -- 出自唐·李白·襄陽歌
- 箋麻素絹排數廂,宣州石硯墨色光。 -- 出自唐·李白·草書歌行
- 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 -- 出自唐·李白·扶風豪士歌
- 岑公相門子,雅望歸安石。 -- 出自唐·李白·送岑徵君歸鳴皋山
-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 出自唐·李白·望廬山瀑布其一
- 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 -- 出自唐·李白·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
- 我攜一樽酒,獨上江祖石。 -- 出自唐·李白·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
-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 -- 出自唐·李白·擬古其一
- 日邊攀垂蘿,霞外倚穹石。 -- 出自唐·李白·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
- 卻尋溪中水,還望巖下石。 -- 出自唐·李白·春歸終南山松龕舊隱
- 奔蹙橫澄潭,勢吞落星石。 -- 出自唐·李白·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
- 谷口鄭子真,躬耕在巖石。 -- 出自唐·李白·贈韋秘書子春
- 月銜樓間峰,泉漱階下石。 -- 出自唐·李白·日夕山中忽然有懷
- 惟有清風閑,時時起泉石。 -- 出自唐·李白·謝公宅
- 日落沙明天倒開,波搖石動水縈回。 -- 出自唐·李白·東魯門泛舟其一
-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峻節凌遠松,同衾臥盤石。 -- 出自唐·李白·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
- 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 -- 出自宋·蘇軾·試院煎茶
- 潮陽太守南遷歸,喜見石廩堆祝融。 -- 出自宋·蘇軾·登州海市
- 千頃桑麻在船底,空余石發掛魚衣。 -- 出自宋·蘇軾·慈湖夾阻風五首
- 此邦疑可老,修竹帶泉石。 -- 出自宋·蘇軾·遷居臨皋亭
- 今來能慷慨,志氣堅鐵石。 -- 出自宋·蘇軾·冬至日贈安節
- 上除青青芹,下洗鑿鑿石。 -- 出自宋·蘇軾·浚井
- 遙知丹穴近,為劚勾漏石。 -- 出自宋·蘇軾·和王鞏六首并次韻
- 為話腰腳輕,猶堪踏泉石。 -- 出自宋·蘇軾·送運判朱朝奉入蜀七首
- (荊山下有卞氏采玉坑,石色如玉,不受镵刻。 -- 出自宋·蘇軾·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
- 我家銅劍如赤蛇,君家石硯蒼璧橢而洼。 -- 出自宋·蘇軾·張近幾仲有龍尾子石硯以銅劍易之
- 丈夫生豈易,趣舍志匪石。 -- 出自宋·蘇軾·聞潮陽吳子野出家?或為蘇過作?
- 路轉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 出自宋·蘇軾·與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
- 已將鐵石充逸少,(殷鐵石,梁武帝時人。 -- 出自宋·蘇軾·仆曩于長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碎爛可惜其
- 今法帖大王書中有鐵石字。 -- 出自宋·蘇軾·仆曩于長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碎爛可惜其
- 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 -- 出自宋·蘇軾·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為韻
- 殊非濮上音,信是泗濱石。 -- 出自宋·蘇軾·題云龍草堂石磬
- 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 -- 出自宋·蘇軾·游道場山何山
- 當時醉臥動千日,至今石縫余糟醑。 -- 出自宋·蘇軾·和蔡景繁海州石室
- 江風海雨入牙頰,似聽石室胡琴語。 -- 出自宋·蘇軾·和蔡景繁海州石室
- 相従艱難中,肝肺如鐵石。 -- 出自宋·蘇軾·過淮
- 露重珠纓蒙翠蓋,風來石齒碎寒江。 -- 出自宋·蘇軾·登州孫氏萬松堂
- 巖泉未入井,蒙然冒沙石。 -- 出自宋·蘇軾·雙井白龍
- 衣染爐煙金漏迥,茶烹石鼎玉蟾留。 -- 出自宋·蘇軾·宿資福院
- 従來無腳不解滑,誰信石頭行路難。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寶覺
- 遙知獨酌罷,醉臥松下石。 -- 出自宋·蘇軾·寄鄧道士
- 神山一合五百年,風吹石髓堅如鐵。 -- 出自宋·蘇軾·石芝(并敘)
- 含簧腹中細泉語,迸火石上飛星裂。 -- 出自宋·蘇軾·鐵拄杖(并敘)
-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 出自宋·蘇軾·寄鄧道士(并引)
-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 出自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 上有無心云,下有欲落石。 -- 出自唐·杜甫·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
“石”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