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在第13個字的詩句
白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
-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 出自唐·李白·送賀賓客歸越
- 長江巨浪征人淚,一夜西風共白頭。 -- 出自清·宋琬·江上阻風
-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 出自宋·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 云鬟綠鬢罷梳結,愁如回飆亂白雪。 -- 出自唐·李白·久別離
- 我軍青坂在東門,天寒飲馬太白窟。 -- 出自唐·杜甫·悲青坂
-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 出自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 出自唐·元稹·離思五首
-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 出自··
- “主人憶爾爾知否,拋卻青云歸白云。”全詩鑒賞 -- 出自··
-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 出自··
-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 出自··
-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 出自唐·李白·戰城南
- 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 -- 出自唐·李白·梁園吟
-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 出自唐·李白·江上吟
- 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后相攜臥白云。 -- 出自唐·李白·駕去溫泉后贈楊山人
- 君行既識伯禽子,應駕小車騎白羊。 -- 出自唐·李白·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 古情不盡東流水,此地悲風愁白楊。 -- 出自唐·李白·勞勞亭歌 在江寧縣南十五里. 古送別之所
- 江邊身世兩悠悠,久與滄波共白頭。 -- 出自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 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好紅紅白白。 -- 出自宋·蘇軾·荷華媚
- 身行萬里半天下,僧臥一庵初白頭。 -- 出自宋·蘇軾·龜山
- 一生喙硬眼無人,坐此困窮今白首。 -- 出自宋·蘇軾·古纏頭曲
- 我慚貧病百不足,強對黃花飲白酒。 -- 出自宋·蘇軾·古纏頭曲
- 望眼盡従?一作窮?飛鳥遠,白云深處是吾鄉。 -- 出自宋·蘇軾·歇白塔鋪
- )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飛鼠白鴉翻。 -- 出自宋·蘇軾·洞霄宮
- 奈何效我欲尋醫,恰似西施藏白地。 -- 出自宋·蘇軾·趙郎中見和戲復答之
- ?褚河南帖云,即日遂良須發盡白,蓋謫長沙時也。 -- 出自宋·蘇軾·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二首
- 死生契闊君休問,灑淚西南向白云。 -- 出自宋·蘇軾·董儲郎中嘗知眉州與先人游過安丘訪其故居見
- 老人飲酒無人佐,獨看紅藥傾白墮。 -- 出自宋·蘇軾·次韻和晁無咎學士相迎
- 千金用盡身無事,坐看香煙繞白毫。 -- 出自宋·蘇軾·鹽官絕句四首
- 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須。 -- 出自宋·蘇軾·虎兒
- 山頭落日側金盆,倒著接?搔白首。 -- 出自宋·蘇軾·鐵溝行贈喬太博
- 城中樓閣似魚鱗,不見清風起白蘋。 -- 出自宋·蘇軾·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若炎字四首
- 倦游不擬談玄牝,示病何妨出白須。 -- 出自宋·蘇軾·贈黃山人
- 古人不見悲世俗,回首蒼山空白云。 -- 出自宋·蘇軾·犍為王氏書樓
- 花時千圃堆紅錦,雪晝雙城疊白波。 -- 出自宋·蘇軾·和人登海表亭
- 亦如訶佛丹霞老,卻向清涼禮白毫。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張天覺二首
- 故應竊比山中相,時作新詩寄白云。 -- 出自宋·蘇軾·占山亭二首
- 故人相見尚青眼,新貴如今多白頭。 -- 出自宋·蘇軾·失題一首
- 引泉北澗分清露,開逕南山破白云。 -- 出自宋·蘇軾·萬菊軒
- 自嗟塵土先衰老,底事孤僧亦白頭。 -- 出自宋·蘇軾·游何山
- 只疑歸夢西南去,翠竹江村繞白沙。 -- 出自宋·蘇軾·留題顯圣寺
-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 出自宋·蘇軾·寄劉孝叔
- 西行未必能勝此,空唱崔徽上白樓。 -- 出自宋·蘇軾·和趙郎中見戲二首(趙以徐妓不如東武詩中見
- 萬里沙回封禪罷,初遣越巫沉白馬。 -- 出自宋·蘇軾·河復(并敘)
-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中秋見月
- 廟前行客拜且舞,擊鼓吹簫屠白羊。 -- 出自宋·蘇軾·黃牛廟
- 云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 出自·毛澤東·七律·登廬山
- 朱簾繡柱圍黃鶴,錦纜牙檣起白鷗。 -- 出自唐·杜甫·秋興八首
- 嗚呼七歌兮悄終曲,仰視皇天白日速。 -- 出自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