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在第12個字的詩句
瘴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出自宋·黃庭堅·寄黃幾復
- 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 -- 出自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
- ]人稀地僻醫巫少,夏旱秋霖瘴瘧多。 -- 出自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
- 聞道云南有瀘水,椒花落時瘴煙起。 -- 出自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戒邊功也
- 詩情書意兩殷勤,來自天南瘴海濱。 -- 出自唐·白居易·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并詩以此寄之
- 每因毒暑悲親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 出自唐·白居易·夏日與閑禪師林下避暑
- 手把詩翁憶雪詩,坐愁窮海瘴煙霏。 -- 出自宋·王安石·和錢學士喜雪
- 來自長陵小市東,蕣華零落瘴江風。 -- 出自唐·劉禹錫·傷秦姝行
- 湖波連天日相騰,蠻俗生梗瘴癘烝。 -- 出自唐·韓愈·永貞行
- 浮花浪蕊鎮長有,才開還落瘴霧中。 -- 出自唐·韓愈·杏花
-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 出自唐·韓愈·左遷至藍關侄孫湘
- 三春邊地風光少,五月瀘中瘴癘多。 -- 出自唐·駱賓王·雜曲歌辭·從軍中行路難二首
- 瘦日當中暖稍回,冷山未許瘴全開。 -- 出自宋·楊萬里·過五里逕三首
- 漏天走馬春雨寒,瀘水飛蛇瘴煙重。 -- 出自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蠻子朝
- 兒有何辜才七歲,亦教兒作瘴江行。 -- 出自唐·元稹·別毅郎
- 君避海鯨驚浪里,我隨巴蟒瘴煙中。 -- 出自唐·元稹·酬樂天春寄微之
- 香鬟半醉斜枝重,病眼全昏瘴霧遮。 -- 出自宋·范成大·清明日試新火作牡丹會
- 偶攜尊酒上孱顏,忽憶行人瘴霧間。 -- 出自宋·范成大·丘虛席上得趙養民運使寄詩,約今晚可歸,次
- 衡山截斷炎方北,回雁峰南瘴煙黑。 -- 出自唐·李紳·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
- 老去紅灰酒甕前,向來青草瘴江邊。 -- 出自宋·蔣捷·東坡田
- 家近似忘山路險,土甘殊覺瘴煙輕。 -- 出自唐·殷堯藩·送劉禹錫侍御出刺連州
- 豺狼坑盡卻朝天,戰馬休嘶瘴嶺煙。 -- 出自唐·高駢·過天威徑
- 云南路出陷河西,毒草長青瘴色低。 -- 出自唐·雍陶·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入蠻界不許有悲泣之
- 甘雨將沾蠻草潤,仁風先掃瘴煙殘。 -- 出自宋·魏野·送王太博出鎮桂林
- 驚心朔岸秋風急,極目南溟瘴霧橫。 -- 出自宋·韓元吉·送元修歸廣東
- 五月驅兵入不毛,月明瀘水瘴煙高。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瀘水
- 夜聽猿啼孤樹遠,曉看潮上瘴煙斜。 -- 出自宋·丁謂·有感
- 遭罹意外罷微官,更被歸途瘴見奸。 -- 出自宋·曾豐·長韻示阿柄杓在韶遣行
- 已折仙桂到月宮,安知再轉瘴煙中。 -- 出自宋·劉克莊·送陳亨叔縣丞
- 自憐無補朝廷事,又向蠻煙瘴雨中。 -- 出自宋·曾幾·次韓叔夏送行韻
- 亞相何年鎮百蠻,生涯萬事瘴云間。 -- 出自唐·戎昱·哭黔中薛大夫
- 得移郴嶺清涼地,幸免邕江瘴癘侵。 -- 出自宋·張舜民·句
- 才華早歲妙中州,惠愛長存瘴嶺頭。 -- 出自宋·黃公度·挽方仲及簽判二首
- 萬里歸心閩嶠月,十年旅夢瘴溪云。 -- 出自宋·黃公度·西園招陳彥招同飲
- 不入東風桃李群,結恨遠在瘴江濆。 -- 出自宋·黃公度·洪景盧賦素馨有遐陬不遇賞拔之嘆戲作反之
- 雪山何處覓瞿曇,壓盡東南瘴與嵐。 -- 出自宋·王之道·和張彥智對雪
- 玉帳牙床坐運籌,雄師到處瘴煙收。 -- 出自元·楊維楨·上左丞相
- 日光射壁蠻煙黃,雨氣蒸江瘴波赤。 -- 出自明·何景明·盤江行
- 不知臥病衡天柱,何似窮愁瘴海涯。 -- 出自明·楊慎·次韻奉酬中丞劉公侍御謝公除夕聯句見懷
- 雙輪晚上銅梁雪,一葉春浮瘴海波。 -- 出自唐·翁綬·雜曲歌辭·行路難
- 蝸舍喜時春夢去,隼旟行處瘴江清。 -- 出自唐·竇常·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
- 乞與清風行萬里,為君一洗瘴云空。 -- 出自宋·張栻·從鄭少嘉求貢綱余茶
- 滕六自知遷客近,前驅一洗瘴煙消。 -- 出自宋·李廌·興安道中雪晴見群山偶成
- 謾令門外簪蒿艾,且免炎鄉瘴厲生。 -- 出自宋·鄭剛中·重五
- 微涼可愛是薰風,嶺外風行瘴雨中。 -- 出自宋·鄭剛中·即事二首
- 蠻徼分來氣未清,江風吹雨瘴煙腥。 -- 出自宋·鄭剛中·幽居
-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墮南州瘴海間。 -- 出自宋·王庭珪·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
- 有人問我今何似,頭禿昏昏瘴海邊。 -- 出自宋·林季仲·寄婺州周知錄
- 飽嘗霜露休相憶,我欲歸耕瘴海邊。 -- 出自宋·林季仲·罷金華留別雙青
- 仙姿不受凡眼污,風斂天香瘴煙里。 -- 出自宋·朱松·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