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在第12個字的詩句
猛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有身莫犯飛龍鱗,有手莫辮猛虎須。 -- 出自唐·李白·對雪醉後贈王歷陽
- 戰場冤魂每夜哭,空令野營猛士悲。 -- 出自唐·杜甫·去秋行
- 海風一夕狂拔木,山雨三朝猛穿屋。 -- 出自宋·陸游·夏五月方閔雨忽大風雨三日未止
- 袒惕擊鼓禰處士,當時偶脫猛虎牙。 -- 出自宋·王安石·三月十日韓子華招飲歸城
- 況又時當長養節,都邑未可猛政理。 -- 出自唐·韓愈·寄盧仝
- 刮地風來何處避,可憐岸筱猛回身。 -- 出自宋·楊萬里·曉過丹陽縣五首
- 軟紅塵里眼曾開,若被新詩猛喚回。 -- 出自宋·楊萬里·張尉惠詩和韻謝之三首
- 勢急欲下石阻撓,回瀾怒立猛欲跳。 -- 出自清·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 不見短兵反掌收已盡,唯有猛士守四方。 -- 出自唐·韋應物·彈棋歌
- 隈柳帝桃斜欲墜,等鶯期蝶猛成團。 -- 出自宋·林逋·杏花
- 雨淋麟閣名臣畫,雪臥龍庭猛將碑。 -- 出自唐·司空圖·南北史感遇十首
- 饑餐一兩黑龜肝,寒向丹田猛火山。 -- 出自宋·白玉蟾·華陽吟三十首
- 龍韜豹略癡兒戲,秾李夭桃猛士門。 -- 出自明·劉基·次韻和謙上人秋興(六首)
- 莫得偎*,全憑覺悟,神通勇猛賽關張。 -- 出自宋·無名氏·錦堂春 此下原有神光燦修行之士一首未注名
- 江南包氏為最精,毛質雖真猛難匹。 -- 出自宋·梅堯臣·賦石昌言家五題其五蜀虎圖
- 袒裼擊鼓禰處士,當時偶脫猛虎牙。 -- 出自宋·梅堯臣·三月十日韓子華招飲歸成
- 神武用師士素厲,仁恩廣覆,猛節橫逝。 -- 出自魏晉·王粲·行辭新福歌
- 中原地與荊襄近,烈士烈兮猛士猛。 -- 出自宋·劉過·憶鄂渚
- 振振公族麟之角,妄作山林猛獸看。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蜀先主
- 勿枉用心閑過日,業隨福報猛如泉。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利名染著還如夢,性相歸來猛似泉。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下鄉卒毒慘于蛇,坐衙官惡猛如虎。 -- 出自宋·劉克莊·擊壤圖
- 病將春到眼慵開,只為梅花猛一來。 -- 出自宋·洪咨夔·病起獨步
- 此其何時急舊逋,酷逾亢陽猛于虎。 -- 出自明·王叔承·黑雪行苦旱遣悶
- 居民胡不避此苦,復聞暴吏猛於虎。 -- 出自宋·李新·龍興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
- 正冷落中才吐艷,不思量處猛聞香。 -- 出自宋·姜特立·木犀
- 金聲玉振掩前作,漢祖空懷猛士憂。 -- 出自宋·徐沖淵·奉和御制秋懷詩二首
- 危機欲濟重坎陷,暴征須戢猛火烈。 -- 出自宋·程公許·和小阮沇感時韻
- 欲趁隊閑嬉,雕鞍寶馬,回頭猛憶,破案囊螢。 -- 出自宋·李昴英·沁園春·才到中年
- 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將猛濟寬。 -- 出自唐·周曇·春秋戰國門子產
- 大丈夫,遇真訣,須要執持心猛烈。 -- 出自唐·鐘離權·贈呂洞賓
- 只恐五岳之高徒在青云中,猛然欲去無長風。 -- 出自明·沈明臣·游張公洞
- 各千百百巨石堆,一一十十猛獸來。 -- 出自宋·張镃·看云
- 有時昏黑猶在山,痛哭身當猛虎步。 -- 出自清·杜濬·樵青歌 為黃仙裳作
- 雜繪裹頭銳如岳,鐵距杈丫猛相剝。 -- 出自明·吳國倫·飯水西驛
- 千山斥堠材官急,萬里亭鄣猛士多。 -- 出自明·汪道昆·薊門
- 蘄愛力窮翻入夢,煉詩心害猛通禪。 -- 出自·陳獨秀·病中口占
- 揚州都督開三府,十萬強兵猛如虎。 -- 出自元·張憲·匡復府
- 壺漿故老愁啼血,野飯將軍猛茹毛。 -- 出自宋·陳某·閩嶠軍中
- 日穿云出潛驅霧,風卷花飛猛送春。 -- 出自宋·鄧深·鑒堂初夏把酒
- 電卷星馳作者知,倒施逆用猛提撕。 -- 出自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
- 甌阜山頭,龍蛇陣上,將頭不猛,累及三軍。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老松俗作蒼龍去,怪石常如猛虎眠。 -- 出自宋·趙師龍·題嚴因崇報禪寺
- 將軍高名邁千古,五千建兒猛如虎。 -- 出自明·郭真順·俞將軍引
- 文章已足清朝貴,勛業還為猛將驚。 -- 出自明·俞允文·寶劍篇
- 兒孫牧畜南山下,為道須防猛虎繁。 -- 出自明·周如塤·田家吟
- 風驚電掣浮云飛,蛟龍奮躍猛虎馳。 -- 出自明·朱瞻基·草書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