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在第10個字的詩句
灶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知有雪兒供筆硯,應(yīng)嗤灶婦洗盆瓶。 -- 出自宋·蘇軾·和人見贈
- 一出非本心,歡喜歸祭灶。 -- 出自宋·陸游·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
- 椎奴事樵汲,跣婢勤爨灶。 -- 出自宋·陸游·家居自戒
- 下簾設(shè)紙屏,篝火支藥灶。 -- 出自宋·陸游·丙午初冬得心腹痛疾大下而愈羸耗不支方在告
- 明窗置經(jīng)龕,奧室養(yǎng)丹灶,雖云迫遲暮,要足平昔好。 -- 出自宋·陸游·上書乞再任沖佑
- 闕里廟堂空舊物,開方灶下豈天然。 -- 出自唐·劉禹錫·唐秀才贈端州紫石硯,以詩答之
- 甖子與山口,呀險乃天灶。 -- 出自宋·歐陽修·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
- 行身踐規(guī)矩,甘辱恥媚灶。 -- 出自唐·韓愈·薦士
- 與其媚于奧,不若媚于灶。 -- 出自唐·元稹·華之巫
- 淮風(fēng)生竹簟,楚雨移茶灶。 -- 出自唐·韓翃·送南少府歸壽春
- 云生臥龍石,水入煉丹灶。 -- 出自宋·黃庭堅·詠清水巖呈郭明叔
- 桃源人已往,千古遺井灶。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清水巖
- 十年未弛負(fù),半世不黔灶。 -- 出自宋·晁補(bǔ)之·郊居與八弟無斁讀書
- 四觀以為鄰,朝霞以為灶。 -- 出自宋·晁補(bǔ)之·和答魯復(fù)一高士
- 何幸親見之,是子當(dāng)跨灶。 -- 出自宋·陳著·喜弟觀得孫彌月數(shù)句識之
- 夏霖連延久積注,往往灶下秋生魚。 -- 出自宋·王令·卜居
- 努力排韓門,屈拜媚孟灶。 -- 出自宋·王令·答束徽之索詩
- 溪上燕往鷗還,筆床茶灶,筇竹隨游屐。 -- 出自宋·張炎·壺中天/念奴嬌
- 燒藥爐存草亦靈,煮茶灶冷水猶清。 -- 出自宋·方岳·又和晦翁棹歌
- 勾漏砂星光燦夜,羅浮灶爐冷含愁。 -- 出自宋·曾豐·淳熙丙午與合皂化士彭正夫道人五羊相別開禧
- 乍可無除書,不可壞丹灶。 -- 出自宋·劉克莊·石竺山二十詠
- 葫蘆沽酒和家酌,免教灶婦嘲姑惡。 -- 出自宋·洪咨夔·禽語
- 趙侯當(dāng)賜環(huán),倔強(qiáng)恥媚灶。 -- 出自宋·陳造·寄嚴(yán)文炳
- 夜為露華離幾案,曉添灶井向階除。 -- 出自宋·鄭剛中·黃匯征惠石菖蒲既賦古風(fēng)復(fù)成四韻
- 又疑棲巖窮道人,鏖砂灶破寶魄淪。 -- 出自宋·胡寅·清湖山大火
- 滔滔流俗中,往往皆媚灶。 -- 出自宋·趙蕃·謝文顯老丈見過
- 曾記劉安雞犬,誤隨鼎灶登仙。 -- 出自宋·魏了翁·西江月·曾記劉安雞犬
- 此道古人如飲食,后來灶婢或猜驚。 -- 出自宋·魏了翁·次韻知常德袁尊固監(jiān)丞送別四詩
- 燒香臺邊聊倚策,煉丹灶上方絕陘。 -- 出自宋·岳珂·天申萬壽宮
- 有蓮環(huán)釣石,有竹近茶灶。 -- 出自宋·姚勉·蓮竹鶴
- 任是聰明志士,常迷東灶黃庭。 -- 出自唐·呂巖·西江月·著意黃庭歲久
- 莼羹張翰,漁舟范蠡,茶灶龜蒙。 -- 出自元·張可久·人月圓 客垂虹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
- 有池號遺履,無地尋丹灶。 -- 出自宋·張嵲·登真觀在利州嘉川縣西五里南臨宋江相傳云張
- 暫寄瀟湘百尺船,誰論灶冷突無煙。 -- 出自宋·孔武仲·次韻鄧慎思見寄
- 早知人世暗如漆,只合灶間食蛤蜊。 -- 出自宋·丘葵·磊落
- 十步九巖豎,結(jié)茅無四灶。 -- 出自宋·宋無·華蓋峰逸人
- 語言頗有味,知子為跨灶。 -- 出自宋·五邁·送族侄千里歸漳浦
- 持以獻(xiàn)朱門,曰此堪媚灶。 -- 出自宋·五邁·遠(yuǎn)氈行
- 麻姑峰頭黃鶴歸,稚川灶上丹霞棲。 -- 出自宋·鄭玠·觀源洞
- 紅葉點(diǎn)鷗波,青煙出漁灶。 -- 出自明·葛一龍·舟中九日
- 只擬聽乎天,安能媚于灶。 -- 出自明·郭登·九日喜家人寄書至秉常相過問慰與之共飲至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