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詩句
瀛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 瀛海日月淵,蓬壼仙圣宅。 -- 出自宋·陸游·步虛
- 瀛海安足窮。 -- 出自南北·鮑照·從拜陵登京峴詩
- 瀛海吁謨定,宗祧指顧安。 -- 出自宋·司馬光·魏忠獻公挽辭三首
- 瀛洲對方壺,弱水為池沼。 -- 出自明·劉基·雜詩(五首)
- 瀛污暨積潦,滯泥不朝宗。 -- 出自宋·王禹偁·合崖湫
- 瀛洲學(xué)士滄洲興,妙唱一年漁父詞。 -- 出自宋·朱翌·寄洪倅景伯
- 瀛洲足風(fēng)露,胡不減饑色。 -- 出自宋·陳師道·答張文潛
- 瀛洲仙客莫惆悵,直泛三山煙浪舟。 -- 出自宋·張耒·和宏父新秋詩
- 瀛瀛如何? -- 出自唐·元結(jié)·二風(fēng)詩·治風(fēng)詩五篇·至仁
- 瀛洲玉作堂。 -- 出自南北·陰鏗·賦詠得神仙詩
瀛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蓬瀛宮闕隔埃氛,帝樂天香似許聞。 -- 出自宋·蘇軾·夜直秘閣呈王敏甫
- 東瀛濯劍有書還,我返自崖君去矣。 -- 出自·毛澤東·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
- 蓬瀛忽往來,桑田成古今。 -- 出自宋·歐陽修·鶴聯(lián)句
-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娛心。 -- 出自唐·李世民·秋日二首
- 登瀛仙人多姓許,未必先生肯為伍。 -- 出自宋·楊萬里·題羅巨濟教授蓬山堂
- 蓬瀛若仿佛,田野如泛浮。 -- 出自唐·孟郊·越中山水
- 瞰瀛海、波三面。 -- 出自宋·賀鑄·海月謠
- 蓬瀛歸未得,偃翼清溪陰。 -- 出自宋·曾鞏·舞鶴
- 方瀛山上風(fēng)颼颼,五月六月常如秋。 -- 出自宋·白玉蟾·端午述懷
- 蓬瀛簪笏舊聯(lián)行,紫極差池降寵章。 -- 出自唐·陳陶·賀容府韋中丞大府賢兄新除黔南經(jīng)略
瀛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欲上瀛州臨別時,贈君十首步虛詞。 -- 出自唐·白居易·送蕭煉師步虛詞十首卷后以二絕繼之
- 外大瀛海環(huán)九洲,無有一洲無此愁。 -- 出自宋·陸游·春愁曲
- 共憶瀛洲人獨直,神仙清景正寥寥。 -- 出自宋·歐陽修·東齋對雪有懷
- 坐中瀛洲客,新佩太守章。 -- 出自宋·歐陽修·西齋小飲贈別陜州沖卿學(xué)士
- 寄語瀛洲未歸客,醉翁今已作僊翁。 -- 出自宋·歐陽修·郡齋書事寄子履
- 自是瀛洲客,還因野趣來。 -- 出自宋·姜夔·和王秘書游水樂洞
- 不為瀛洲復(fù)相見,阿戎翻隔萬山云。 -- 出自宋·文天祥·河間
- 暫屈瀛州客,來臨汭水民。 -- 出自宋·文天祥·送曹大著知廣德軍
- 無話瀛洲路,多年別少君。 -- 出自唐·賈島·過楊道士居
- 樂蓬瀛。 -- 出自宋·黃庭堅·瑤臺第一層·閬苑歸來
瀛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 出自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 鳳吹繞瀛洲。 -- 出自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其八
- 眇觀大瀛海,坐詠談天翁。 -- 出自宋·蘇軾·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千山動鱗甲萬谷
- 我觀大瀛海,巨浸與天永,九州居其間,無異蛇盤鏡。 -- 出自宋·蘇軾·和黃秀才鑒空閣
- 望里蓬瀛近,行來閬苑齊。 -- 出自清·納蘭性德·入直西苑
- 倚沼畦瀛兮,遙望博。 -- 出自先秦·屈原·招魂
- 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 出自唐·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閑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 道存蓬瀛近,意愜朝市賒。 -- 出自唐·王勃·懷仙
- 周覽倦瀛壖。 -- 出自南北·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詩
- 本欲蓬瀛去,餐芝御白云。 -- 出自唐·賈島·哭張籍
瀛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 對博坐蓬瀛。 -- 出自唐·李白·古風(fēng)其七
- 東風(fēng)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 -- 出自唐·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
-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臺。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 出自唐·李商隱·中元作
- 聯(lián)裾預(yù)登瀛,策馬從上雍,年衰當(dāng)亟去,恩大容力控。 -- 出自宋·陸游·入秋游山賦詩略無闕日戲作五字七首識之以野
- 連山掎拔瀛海上,上與河鼓天津通。 -- 出自明·劉基·青羅山房歌寄宋景濂
- 毫厘見蓬瀛,含吐金銀光。 -- 出自唐·陳陶·蒲門戍觀海作
- 大統(tǒng)一寰瀛。 -- 出自宋·無名氏·導(dǎo)引·剗除霸軌
- 瑞應(yīng)滿寰瀛。 -- 出自宋·無名氏·導(dǎo)引·祥符盛際
- 惠化洽寰瀛。 -- 出自宋·無名氏·十二時/憶少年
瀛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
-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 出自唐·劉禹錫·漢壽城春望
- 蓬壺來軒窗,瀛海入幾案。 -- 出自唐·李白·瑩禪師房觀山海圖
- 避人聊復(fù)去瀛洲,伴我真能老淮海。 -- 出自宋·蘇軾·次韻和晁無咎學(xué)士相迎
- 故人名字在瀛洲,邂逅低徊向此留。 -- 出自宋·王安石·留題微之廨中清輝閣
- 河水通天上,瀛州接世間。 -- 出自唐·元稹·酬樂天待漏入閣見贈
- 使君下馬愛瀛洲,簡貴將求物外游。 -- 出自唐·韓翃·送夏侯侍郎
- 登臨處,全勝瀛海,弱水浸蓬萊。 -- 出自宋·周邦彥·滿庭芳·白玉樓高
- 高歌閬風(fēng)步瀛洲,--皎然燂鵬爚鯤餐未休。 -- 出自唐·顏真卿·七言大言聯(lián)句
- 層層高閣舊瀛洲,此地須征第一流。 -- 出自唐·羅隱·和淮南李司空同轉(zhuǎn)運員外(一作同轉(zhuǎn)運盧員外
- 古寺不掛寰瀛圖,終南山翁何處至。 -- 出自宋·賀鑄·題毗陵僧舍二首之二
瀛在第七個字的詩句更多>>
- 因出天池泛蓬瀛,樓船蹙沓波浪驚。 -- 出自唐·李白·春日行
- 高堂粉壁圖蓬瀛,燭前一見滄洲清。 -- 出自唐·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
- 暫辭鴛鷺出蓬瀛,忽擁貔貅鎮(zhèn)粵城。 -- 出自唐·劉禹錫·送唐舍人出鎮(zhèn)閩中
- 變化生言下,蓬瀛落眼前。 -- 出自唐·劉禹錫·和東川王相公新漲驛池八韻
- 仙山游觀甲寰瀛,不比人間自雨亭。 -- 出自宋·秦觀·再賦流觴亭
- 驚看陸地涌蓬瀛。 -- 出自宋·范成大·鷓鴣天·樓觀青紅倚快晴
- 須知桂海接蓬瀛,滿目三山白銀闕。 -- 出自宋·范成大·乾道癸巳臘後二日,桂林大雪尺余,郡人云前
- 崆峒非凡鄉(xiāng),蓬瀛在仙籍。 -- 出自唐·孟郊·游韋七洞庭別業(yè)
- 城闕天中近,蓬瀛海上遙。 -- 出自唐·李隆基·送玄同真人李抱樸謁灊山仙祠
- 朝會初元盛,蓬瀛舊侶稀。 -- 出自唐·司空圖·月下留丹灶(有序)
瀛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
- 毫揮魯邑訟,目送瀛洲云。 -- 出自唐·李白·贈瑕丘王少府
- 葉縣已泥丹灶畢,瀛洲當(dāng)伴赤松歸。 -- 出自唐·李白·題雍丘崔明府丹灶
- 初疑仇池化,又恐瀛洲蹙。 -- 出自宋·蘇軾·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寶也王晉卿以小詩借觀,
- 靜搖扶桑日,艷對瀛洲霞。 -- 出自唐·劉禹錫·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遺山姜花,以詩答之
- 碧落侍郎金作句,瀛州學(xué)士玉為章。 -- 出自宋·楊萬里·謝江東耿漕曼老寄書并與沈侍郎唱和詩謝詒書
- 兩關(guān)只有一樓侯,瀛館寧無再帝丘。 -- 出自宋·楊萬里·宿牧牛亭秦太師墳庵
- 鏡湖今日賀外監(jiān),瀛館前年虞秘書。 -- 出自宋·文天祥·賀秘書歐陽巽齋先生遷居
- 省閣名郎國羽儀,瀛洲仙客眾蓍龜。 -- 出自宋·曾鞏·西園席上
- 蕭韶遠,高宴在蓬瀛。 -- 出自宋·趙佶·小重山·羅綺生香嬌上春
- 更看名傳桂籍,蓬瀛近、隱泛仙槎。 -- 出自宋·無名氏·滿庭芳·金貼鼓腰
瀛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
- 望云知蒼梧,記水辨瀛海。 -- 出自唐·李白·自巴東舟行經(jīng)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
- 何年顧虎頭,滿壁畫瀛州。 -- 出自唐·杜甫·題玄武禪師屋壁
- 煙霞隔懸圃,風(fēng)波限瀛州。 -- 出自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 初疑上河漢,中若尋瀛洲。 -- 出自唐·白居易·泛湓水
- 幸依群玉府,末路尚瀛洲。 -- 出自唐·劉禹錫·早秋集賢院即事
- 漸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 出自宋·秦觀·滿庭芳·曉色云開
- 遠懷忘澤國,真賞即瀛洲。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和延安龐龍圖柳湖
- 是時燕齊客,獻術(shù)蓬瀛內(nèi)。 -- 出自唐·王昌齡·宿灞上寄侍御(王與)弟
- 余景庶幾猶及見,登瀛召客過門時。 -- 出自宋·范成大·送劉唐卿戶曹擢第西歸
- 朱堂出煙霧,縹緲若瀛洲。 -- 出自宋·曾鞏·游金山寺作
瀛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
- 舍罪警風(fēng)俗,流芳播滄瀛。 -- 出自唐·李白·東海有勇婦 代關(guān)中有賢女
- 何日更攜手,乘杯向蓬瀛。 -- 出自唐·李白·贈僧崖公
- 心知不得語,卻欲棲蓬瀛。 -- 出自唐·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
-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爾向西秦我東越,暫向瀛洲訪金闕。 -- 出自唐·李白·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時久病初起作
- 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 -- 出自宋·李清照·新荷葉
- 無妨隱朝市,不必謝寰瀛。 -- 出自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 仍聞遣方士,東海訪蓬瀛。 -- 出自唐·王維·早朝
- 偶懷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 出自唐·張九齡·林亭詠
- 后來登甲乙,早已在蓬瀛。 -- 出自唐·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
瀛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 從今永別人間去,笑入蓬瀛閬苑中。 -- 出自宋·王安石·挽舜元胡著作郎
- 東海青桑生處,勁風(fēng)吹淺,瀛洲清泚。 -- 出自宋·吳文英·瑞龍吟·墮虹際
- 眼看花柳心如醉,身在蓬瀛我亦仙。 -- 出自宋·戴復(fù)古·郡圃寒食
- 一川風(fēng)露荷花曉,六月蓬瀛燕坐涼。 -- 出自宋·曾鞏·西湖二首
- 風(fēng)濤曾阻化鱗來,誰料蓬瀛路卻開。 -- 出自唐·司空圖·綸閣有感
- 河縈洛貫嵩峰足,泉底寰瀛日月長。 -- 出自宋·司馬光·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詩
- 去年五月風(fēng)颼颼,人在方瀛山上頭。 -- 出自宋·白玉蟾·挽知宮王月谷三章
- 降心定,回頭是岸,咫尺到瀛洲。 -- 出自宋·無名氏·滿庭芳·百歲光陰
- 仙宮舍,跨驪龍歸去,永玩瀛洲。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切勸學(xué)人
- 將歸去,這*都路變,蓬島瀛洲。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好無來由
瀛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笑此夕、金釵無據(jù),遺恨滿蓬瀛。 -- 出自宋·辛棄疾·綠頭鴨/多麗
- 閬苑神仙平地見,碧海架蓬瀛。 -- 出自宋·晏殊·長生樂·閬苑神仙平地見
- 谽呀鉅壑頗黎盆,豆登五山瀛四尊。 -- 出自唐·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
- 都人瞻望洪紛處,陸海涌蓬瀛。 -- 出自宋·無名氏·導(dǎo)引·新宮翼翼
- 猗皇至圣兮,至儉至明,化流瀛瀛。 -- 出自唐·元結(jié)·二風(fēng)詩·治風(fēng)詩五篇·至仁
- 逐仙賞,展幽情,逾昆閬,邁蓬瀛。 -- 出自唐·上官昭容·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 金童詔,便攜云跨鳳,得赴蓬瀛。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姜師兄
- 莫說蓬萊路遠,心開悟、咫尺瀛洲。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嘆憨漢
- 云朋霞友,爽邀風(fēng)月,笑指蓬瀛去。 -- 出自元·丘處機·青蓮池上客 景金本注云,二首本名青玉案
- 細月銜山似鉤,先陳蹤跡問瀛洲。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瀛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醉吸清華游碧落,更于何處覓瀛洲。 -- 出自宋·蘇軾·潮中觀月
- 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 -- 出自近代·魯迅·題三義塔
- 緣底事、拋了全潮,認一浮漚作瀛渤。 -- 出自宋·王安石·雨霖鈴·孜孜矻矻
- 水客夜騎紅鯉魚,赤鸞雙鶴蓬瀛書。 -- 出自唐·溫庭筠·水仙謠
- 夢草閑眠,流觴淺醉,一春總見瀛洲事。 -- 出自宋·晏幾道·踏沙行
- 算靈椿難老,蟠桃頻見,兩□蓬瀛便住。 -- 出自元·元好問·瑞鶴仙·薰風(fēng)□院宇
- 霧濕蒼苔煙漠白,白云飛夢過瀛洲。 -- 出自宋·白玉蟾·武夷有感十一首
- 今日倚樓無雁過,斷腸風(fēng)水隔瀛洲。 -- 出自明·劉基·惆悵(二首)
- 四十為郎非不偶,況曾提筆直瀛洲。 -- 出自宋·王禹偁·病起思歸
- 明月峰高欺少室,桃花塢好似瀛洲。 -- 出自宋·王禹偁·聽羅訐事話太湖洞庭之景因賦十韻
瀛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 八寨雄圖今更固,行隨賞樂勝蓬瀛。 -- 出自清·納蘭性德·扈蹕霸州
- 飛橋上架漢,--韓愈繚岸俯規(guī)瀛。 -- 出自唐·韓愈·城南聯(lián)句
- 此際欄桿能獨倚,分明身是試登瀛。 -- 出自明·唐寅·晴色湖光
- 胸次玲瓏具丘壑,世間仿佛見蓬瀛。 -- 出自宋·戴復(fù)古·題王制機池上千巖奇觀
- 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 -- 出自宋·林逋·湖上晚歸
- 會稽山翠,永祐陵高,而今便是蓬瀛。 -- 出自宋·無名氏·六州
- 白盡髭須史未成,不如能賦易登瀛。 -- 出自宋·梅堯臣·和王景彝寄呂縉叔
- 彼何人兮為此行,我欲從之到蓬瀛。 -- 出自宋·陳著·題畫扇
- 道脈來從洛二程,天教馳轡福東瀛。 -- 出自宋·陳著·次韻程仲實僉事紀行
- 曉發(fā)龍江第一程,諸公同濟似登瀛。 -- 出自唐·殷堯藩·送白舍人渡江
瀛在第一十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瀛在第一十六個字的詩句更多>>
- 人道當(dāng)年今日,海上騎鯨仙客,乘興下瀛州。 -- 出自宋·王之道·水調(diào)歌頭·顥氣遍寰宇
- 暗祝今宵素魄,助我清才逸氣,穩(wěn)步上瀛洲。 -- 出自宋·王之道·水調(diào)歌頭·斜陽明薄暮
- 客里山中三載,枕上人間一夢,曾憶到瀛洲。 -- 出自宋·李處全·水調(diào)歌頭·明月浸瑤碧
- 休羨乘槎博望,且聽洞簫赤壁,樂處是瀛洲。 -- 出自宋·李昴英·水調(diào)歌頭·郭外足幽勝
- □霞絢九光,徘徊若木,日宣五色,照耀瀛洲。 -- 出自元·宋*·風(fēng)流子 至元四年七月二十又二日,蘇伯 侍
- 春來南國花如繡,雨過西湖水似油,小瀛洲外小紅樓。 -- 出自元·徐再思·喜春來·春云巧似山翁帽
瀛在第一十七個字的詩句更多>>
瀛在第二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瀛”同音字
- 梬
- 郢
- 營
- 軈
- 硬
- 謍
- 瀅
- 熒
- 鎣
- 鱦
- 濴
- 英
- 偀
- 僌
- 営
- 嚶
- 噟
- 嚶
- 塋
- 嬰
- 媖
- 媵
- 嫈
- 嬰
- 嬴
- 孆
- 孾
- 巆
- 巊
- 應(yīng)
- 廮
- 影
- 応
- 愥
- 應(yīng)
- 摬
- 攖
- 攍
- 攖
- 映
- 暎
- 朠
- 桜
- 楹
- 櫻
- 櫻
- 櫿
- 浧
- 渶
- 溁
- 溋
- 瀅
- 潁
- 瀠
- 濙
- 濚
- 瀛
- 瀠
- 瀯
- 瀴
- 灐
- 灜
- 煐
- 珱
- 瑛
- 瑩
- 瓔
- 瓔
- 甇
- 甖
- 癭
- 癭
- 盁
- 盈
- 矨
- 碤
- 礯
- 禜
- 穎
- 籝
- 籯
- 緓
- 縈
- 纓
- 绬
- 纓
- 罌
- 罃
- 罌
- 膡
- 膺
- 塋
- 熒
- 瑩
- 鶯
- 螢
- 營
- 縈
- 萾
- 鎣
- 藀
- 蘡
- 蛍
- 蠅
- 蝧
- 蝿
- 螢
- 蠅
- 蠳
- 褮
- 覮
- 譍
- 譻
- 賏
- 贏
- 贏
- 迎
- 鐛
- 鑍
- 锳
- 霙
- 韺
- 頴
- 潁
- 颕
- 穎
- 鴬
- 鶑
- 鶧
- 鶯
- 鷪
- 鷹
- 鸎
- 鸚
- 鸚
- 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𤇾
- 𤌌
- 𦢻
- 𦾵
- 𧭭
- 𨟙
- 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