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在第7個字的詩句
濡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惠泉山下土如濡,陽羨溪頭米勝珠。 -- 出自宋·蘇軾·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
- 惟將翰墨留染濡,絕勝醉倒蛾眉扶。 -- 出自宋·蘇軾·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
- 燥吻時時著酒濡,要令臥疾致文殊。 -- 出自宋·蘇軾·次韻袁公濟謝芎椒詩
- )為君劇飲幾濡首。 -- 出自宋·蘇軾·次韻舒教授寄李公擇
- 豈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 -- 出自唐·白居易·郡廳有樹,晚榮早凋,人不識名,因題其上
- 呼吸寧徒爾,沾濡豈浪然。 -- 出自唐·元稹·獻滎陽公詩五十韻
- 吾乘桂舟泝中濡,揚波擊汰雙櫓獰,轆轤引笮如牛鳴。 -- 出自宋·范成大·浮湘行
- 寒泉灑屋朝露濡,霜簟可薦機可扶。 -- 出自宋·蘇轍·四月二十八日新熱寄仇池
- 忽焉夜雨一沾濡,咸謂臥龍今睡醒。 -- 出自宋·陳著·六月五日大風雨水弟觀有詩道其事因和之
- 臨照三千界,涵濡四十春。 -- 出自宋·劉克莊·大行皇帝挽詩六首
- 袒露憂生客,沾濡怕熟衣。 -- 出自宋·文同·大熱
- 徂秋久不雨,沾濡才此旬。 -- 出自宋·蔡襄·雨晴早出
- 影照翹灘浪,翎濡宿島云。 -- 出自唐·齊己·鷺鷥二首
- 鴉噪更漏颯,露濡風景鮮。 -- 出自唐·楊衡·秋夜桂州宴送鄭十九侍御
- 惡除惠澤益沾濡,頓使枯瘠都豐腴。 -- 出自宋·強至·送王賓玉
- 相逢憐我猶滯濡,四十金閨未通籍。 -- 出自宋·強至·依韻和李評文思
- 手援炎歊,吹以濡。 -- 出自宋·崔敦禮·劉鋹僭號嶺南虐其民潘美伐之俘以獻為猛虎攫
- 為君劇飲首就濡,可待謀樂間憂虞。 -- 出自宋·陳造·次陣倅同年瓊露酒詩韻
- 越已倚賴龍沾濡,頻年歲事勝三吳。 -- 出自宋·陳造·龍泉
- 折花閑伴酒,試濡唇。 -- 出自宋·韓淲·小重山·點染煙濃柳色新
- 氣逼云天外,毫濡雪碗中。 -- 出自·姚述堯2·南歌子·賓宴親堯日
- 雖爾敢或忘,呴濡期沫濕。 -- 出自宋·趙蕃·留別成父弟以貧賤親戚離為韻五首
- 應對昔為役,滯濡今阻方。 -- 出自宋·趙蕃·寄周文顯二首
- 一見互興嘆,呴濡胡足仁。 -- 出自宋·趙蕃·呈嚴造道主簿
- 雨小寧論旱可濡,涼生但喜病微蘇。 -- 出自宋·趙蕃·雨后口占簡在伯二首
- 易險安常度,呴濡無妄憐。 -- 出自宋·趙蕃·至日與明叔逸及明叔之子涼孫飲
- 點化謝琱刻,涵濡透晶熒。 -- 出自宋·葉適·王簡卿侍郎以詩贈王孟同王成叟之侄也輒亦繼
- 指直筆難把,唇濡硯屢噓。 -- 出自宋·汪莘·開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還鄉寓居城南十二月
- 他年雨露飽沾濡,滿鼻珠璣香習習。 -- 出自宋·衛宗武·墓松既夷所余無幾方植松秧自賦
- 山高水長霜露濡,柏茂松深鳥烏落。 -- 出自宋·馬廷鸞·題毛氏榴峰
- 愿假涓微效,來濡拙筆端。 -- 出自唐·崔立之·曲池潔寒流
- 何以代面,寄之濡翰。 -- 出自唐·裴潾·前相國贊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暫還憩,旋起赴
- 露洗微埃盡,光濡是物清。 -- 出自唐·劉得仁·中秋
- 道合明良舊,恩濡寵數新。 -- 出自宋·張嵲·送人赴闕
- 念此久忘歸,露濡襟袖渥。 -- 出自宋·劉宰·東禪百韻
- 永輔乾坤晏,同濡雨露仁。 -- 出自宋·戴栩·賀丞相家廟詩
- 南紀沾王澤,涵濡已百年。 -- 出自宋·黃文雷·南紀
- 河漢橫秋,斗柄濡露。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唯有故園菊,沾濡當九秋。 -- 出自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譜·大開一十四枝
- 未濟濡尾,既濟濡袽。 -- 出自宋·袁甫·和晉齋兄韻
- 天德不可名,煦濡在三春。 -- 出自宋·趙汝譡·寄題王宗卿答春堂
- 后身愿復灂前濡,灑子仍憂值江鱉。 -- 出自明·虞淳熙·橫河打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