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在第8個字的詩句
澄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出自·黃庭堅·登快閣
- “涼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繞石泛觴遲”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退之舊云三百尺,澄觀所營今已換。 -- 出自宋·蘇軾·泗州僧伽塔
- 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直節堂堂
-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 出自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劍
- 窗戶納秋景,竹木澄夕陰。 -- 出自唐·白居易·病中宴坐
- 晴空星月落池塘,澄鮮凈綠表里光。 -- 出自唐·白居易·池上夜境
- 秋天萬里凈,日暮澄江空。 -- 出自唐·王維·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
- 香爐遠峰出,石鏡澄湖瀉。 -- 出自唐·王維·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走筆成)
- 綠樹有陰休倦步,澄溪無滓濯塵纓。 -- 出自宋·陸游·初晴
- 疊嶂出云明客眼,澄江漲雨濯京塵。 -- 出自宋·陸游·還家
- 平野曉聞孤唳鶴,澄湖秋浸四垂天。 -- 出自宋·陸游·湖村秋曉
- 茲山鎮何所,及在澄湖陰。 -- 出自唐·張九齡·出為豫章郡途次廬山東巖下
-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霽江。 -- 出自唐·岑參·送楊錄事充潼關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 東南地秀絕,山水澄清光。 -- 出自宋·歐陽修·送慧勤歸余杭
- 空余一派寒巖側,澄碧泓渟涵玉色。 -- 出自宋·歐陽修·和丁寶臣游甘泉寺
- 辛盤具芳郁,柏酒澄嘉栗。 -- 出自宋·晏殊·次韻和致仕陳相公除夜
- 長煙散初碧,皎月澄輕素。 -- 出自唐·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 輝輝遠洲映,曖曖澄湖光。 -- 出自唐·王昌齡·送歐陽會稽之任
- 翠嶺明華秋,高天澄遙滓。 -- 出自唐·韋應物·九日灃上作,寄崔主簿倬二李端系
- 無將為邑志,一酌澄波馀。 -- 出自唐·韋應物·往云門郊居途經回流作
- 盥漱忻景清,焚香澄神慮。 -- 出自唐·韋應物·曉坐西齋
- 時暇陟云構,晨霽澄景光。 -- 出自唐·韋應物·登重玄寺閣
- 散彩疏群樹,分規澄素流。 -- 出自唐·韋應物·府舍月游
- 照佛有余長自照,澄心無法便成澄。 -- 出自宋·蘇轍·上元夜適勸至西禪觀燈
- 登高瞰洞戶,漓水澄如練。 -- 出自宋·戴復古·留守參政大資范公余同年進士往歲帥桂林題刻
- 聲隨幽怨絕,云斷澄霜月。 -- 出自唐·馮延巳·菩薩蠻·梅花吹入誰家笛
- 聲隨幽怨絕,空斷澄霜月。 -- 出自唐·馮延巳·菩薩蠻·金波遠逐行云去
- 此心如杯水,擾易澄苦難。 -- 出自宋·司馬光·不寐
- 寓直紫臺上,風露澄東廂。 -- 出自宋·司馬光·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
- 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 -- 出自唐·常建·江上琴興
- 回軫撫商調,越溪澄碧林。 -- 出自唐·常建·送李十一尉臨溪
- 寒露應秋杪,清光澄曙空。 -- 出自唐·權德輿·奉和圣制豐年多慶九日示懷
- 周回二十里,一片澄風漪。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明月灣
- 殘霞入醍齊,遠岸澄白酂。 -- 出自唐·陸龜蒙·添酒中六詠·酒池
- 青楓下晚照,正在澄明里。 -- 出自唐·陸龜蒙·漁具詩·射魚
- 太和凝氣象,霄宇澄清。 -- 出自宋·無名氏·六州
- 柔遠能邇,海宇永澄清。 -- 出自宋·無名氏·十二時/憶少年
- 近中秋,迥然玉宇澄鮮。 -- 出自宋·無名氏·多麗·近中秋
- 自一而三同祖炁,澄清高上積陽天。 -- 出自宋·無名氏·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三清殿
- 明水太羹,有飶有澄。 -- 出自宋·宋祁·順祀詩
- 大川失洶涌,淺水澄可鑒。 -- 出自宋·張耒·宿樊溪
- 斬盡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職。 -- 出自近代·秋瑾·劍歌
- 晝景徹云樹,夕陰澄古逵。 -- 出自唐·李頎·不調歸東川別業
- 窮冬涸江海,杯湖澄清漪。 -- 出自唐·元結·招孟武昌
- 煙鎖柳絲長,御溝澄碧水,轉池塘。 -- 出自唐·和凝·小重山·春入神京萬木芳
- 江南國士未破前,澄心名紙世已傳。 -- 出自宋·韓維·奉同原甫賦澄心堂紙
- 西浙因曾究竟看,澄江端的是風寒。 -- 出自宋·包恢·江陰風寒地有感
- 捉住這般妙趣,便澄心遣欲,絕乎視聽。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看清靜經,因作是詞,贈徐司判
- 恰到人牛俱不見,澄澄湛湛入無為。 -- 出自元·馬鈺·望蓬萊 春日*縣道友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