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在第6個字的詩句
澄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馀跡。 -- 出自唐·李白·赤壁歌送別
-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 出自南北·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 回作玉鏡潭,澄明洗心魂。 -- 出自唐·李白·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
- 張公安道與澄游,具得其事。 -- 出自宋·蘇軾·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 翻浪雪不盡,澄波空共鮮。 -- 出自唐·白居易·題牛相公歸仁里宅新成小灘
- --劉禹錫洛水澄清鎮(zhèn),嵩煙展翠帷。 -- 出自唐·白居易·喜晴聯(lián)句
- 危磴上懸泉,澄灣轉(zhuǎn)坊口。 -- 出自唐·白居易·游坊口懸泉偶題石上 時為河南尹。
- 噴時千點雨,澄處一泓油。 -- 出自唐·白居易·府西池北新葺水齋即事招賓偶題十六韻
- 曠廓了如空,澄凝勝于睡。 -- 出自唐·白居易·和知非
- 凈分鶴翹足,澄見魚掉尾。 -- 出自唐·白居易·玩止水
- 廉察安江甸,澄清肅海夷。 -- 出自唐·白居易·敘德書情四十韻,上宣歙翟中丞
-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 出自唐·王維·青溪
- 閑身去俗遠,澄念與道會。 -- 出自宋·陸游·北窗
- 迥野翹霜鶴,澄潭舞錦雞。 -- 出自唐·杜牧·朱坡
- 仗漢節(jié)、攬轡澄清,高掩武侯勛業(yè),文翁風化。 -- 出自宋·柳永·一寸金·井絡(luò)天開
- 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 -- 出自先秦·屈原·遠游
- 遲爾長江暮,澄清一洗心。 -- 出自唐·孟浩然·和于判官登萬山亭因贈洪府都督韓公
- 遙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 出自唐·張九齡·西江夜行
- 幽谷響樵斧,澄潭環(huán)釣磯。 -- 出自唐·劉禹錫·裴祭酒尚書見示春歸城南青松塢別墅寄王左丞
- 藹藹鼎門外,澄澄洛水灣。 -- 出自唐·劉禹錫·奉和裴令公新成綠野堂即書
- 日出洲渚靜,澄明皛無垠。 -- 出自唐·柳宗元·登蒲州石磯望橫江口潭島深迥斜對香零山
- 芳草迷三島,澄波似五湖。 -- 出自唐·溫庭筠·病中書懷呈友人
- 玄兔月初明,澄輝照遼碣。 -- 出自唐·李世民·遼城望月
- 前身謝守吟澄練,今代世南行秘書。 -- 出自宋·楊萬里·謝淮東漕虞壽老寶文察院寄詩二首
-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 出自唐·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 今日東臺去,澄心在陸渾。 -- 出自唐·元稹·東臺去
- 惆悵佳期近,澄江與暮天。 -- 出自唐·韓翃·送蔣員外端公歸淮南
- 明鑒有皎潔,澄玉無磷緇。 -- 出自唐·孟郊·同年春燕
- 高秋數(shù)奏琴,澄潭一輪月。 -- 出自唐·孟郊·讀張碧集
- 泥滓不能濁,澄波非益清。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贈盧嵩
- 渟渟巖下泓,澄碧落梧影。 -- 出自宋·文天祥·題高君寶紺泉
- 曠朗霞映竹,澄明山滿池。 -- 出自唐·盧綸·和太常李主簿秋中山下別墅即事
- 滿處侵苔色,澄來見柳陰。 -- 出自唐·盧綸·觀袁修侍郎漲新池
- 星彩練中見,澄江豈有泥。 -- 出自唐·賈島·送朱兵曹回越
- 楚水臨軒積,澄鮮一畝余。 -- 出自唐·賈島·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
- 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 -- 出自唐·賈島·題山寺井
- 褫魂窺玉鏡,澄慮聞金鐸。 -- 出自唐·皮日休·初夏游楞伽精舍
- 丁丁入波心,澄澈和清響。 -- 出自唐·皮日休·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鳴桹
- 磥砢千丈林,澄澈萬尋碧。 -- 出自唐·皮日休·七愛詩·李翰林(白)
- 注矢寂不動,澄潭晴轉(zhuǎn)烘。 -- 出自唐·皮日休·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射魚
- 海漩三昧覺澄圓,三十二應(yīng)施無畏。 -- 出自宋·黃庭堅·觀世音贊六首
- 是渠覺海性澄圓,衲子殺人須見血。 -- 出自宋·黃庭堅·為慧林沖禪師燒香頌三首
- 遠岸平如剪,澄江靜似鋪。 -- 出自唐·羅隱·秋日富春江行
- 洶涌山方壞,澄清練不收。 -- 出自宋·蘇轍·和孔武仲金陵九詠 白鷺亭
- 地鑿桃陰,天澄藻鏡,聊與漁郎分席。 -- 出自宋·吳文英·大?
- 江水向涔陽,澄澄寫月光。 -- 出自唐·盧照鄰·江中望月
- 向落花香里,澄波影外,笙歌遲日,羅綺芳塵。 -- 出自宋·賀鑄·念離群/沁園春
- 洗意歸清凈,澄心悟空了。 -- 出自唐·崔顥·游天竺寺
- 潔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 出自唐·崔顥·澄水如鑒
- 方塘接深甽,澄徹碧玉光。 -- 出自宋·曾鞏·雪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