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在第14個字的詩句
澄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 出自·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日濟千人不驕矜,置而不汲渠自澄。 -- 出自宋·陸游·老學庵井
- 玉作華星綴絳繩,樓臺交映暮天澄。 -- 出自宋·陸游·謝韓實之直閣送燈
- 腸胃坐來清似洗,神奇未怪佛圖澄。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吳季野題岳上人澄心亭
- 坌秀恣填塞,--孟郊呀靈滀渟澄。 -- 出自唐·韓愈·城南聯句
- 龍沙江尾抱鐘陵,水郭村橋晚景澄。 -- 出自唐·李紳·過鐘陵
- 照佛有余長自照,澄心無法便成澄。 -- 出自宋·蘇轍·上元夜適勸至西禪觀燈
- 未盡俗緣終引去,稍諳真際自虛澄。 -- 出自宋·蘇轍·謝洞山石臺遠來訪別
- 漏水半消燈火冷,長空無滓色澄澄。 -- 出自宋·蘇轍·正月十六日
- 玄黃健順六子承,和氣塊圠粗穢澄。 -- 出自明·劉基·僧道士蔣玉壺長歌
- 唯愛溪頭一尋水,莫聞流浪莫聞澄。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吳季野題岳上人澄心亭
- 甚苦苦、促裝赴歸期,要趁他、橘綠澄黃時候。 -- 出自宋·趙長卿·洞仙歌·黃花滿地
- 醉倚西樓人已遠,柳溪無浪月澄澄。 -- 出自唐·許渾·送盧先輩自衡岳赴復州嘉禮二首
- 溢匣水色如玉傾,兒童不敢窺泓澄。 -- 出自唐·薛逢·靈臺家兄古鏡歌
- 危欄秋盡偶來憑,霜落秋山爽氣澄。 -- 出自宋·寇準·舂陵聞雁
- 高窗不掩秋氣清,下見瓦沼涵泓澄。 -- 出自宋·韓維·東窗
- 暮雨才收未炙燈,蒼鷖掠破岸陰澄。 -- 出自宋·洪咨夔·鄱江樓晚望
- 高燒紅燭點銀燈,秋晚花池景色澄。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正風嘶寶馬,軟紅不動,煙分采鹢,澄碧無聲。 -- 出自宋·陳人杰·沁園春·南北戰爭
- 雖叨荷橐簪纓舊,頗愧銓衡水鏡澄。 -- 出自宋·葛立方·罷職還家漢卿叔賜詩和韻
- 煙銷列嶂秋光遠,木落長淮霽色澄。 -- 出自宋·王之道·酬張進彥見寄
- 初雪灑來喬木暝,遠禽飛過大江澄。 -- 出自唐·齊己·暮游岳麓寺
- 莽莽空中稍稍燈,坐看迷濁變清澄。 -- 出自唐·薛能·圣燈
- 君家老人如椽筆,淛江鄞水倒泓澄。 -- 出自宋·陳造·次韻答陣夢錫十首
- 雨霽云收,風高露冷,銀河萬里波澄。 -- 出自宋·楊無咎·雨中花/夜行船
- 凍雨籠山秀木冰,斜陽側鏡遠峰澄。 -- 出自宋·胡寅·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頭庵過三生藏窮深極
- 剡水迂回徹底清,濫觴從此一泓澄。 -- 出自宋·樓鑰·天姥嶺
- 枕吾戈兮縛爾纓,猛志毅氣妖氛澄。 -- 出自宋·馬廷鸞·饒娥廟祀神歌
- {函水換丨}山渺渺點青螺,古瀨澄澄似絳河。 -- 出自宋·仇遠·次日歸舟和南仲
- 高苑之樹枯已榮,淄川之水渾已澄,鄒邑之民仆已行。 -- 出自·***·高苑令歌
- 塵機消盡話玄理,暮磬出林疏韻澄。 -- 出自唐·劉滄·夏日登慈恩寺
- 雞樹煙含瑞氣凝,鳳池波待玉山澄。 -- 出自唐·李嶸·獻淮南師(一作獻李仆射)
- 敲金扣石聲相凌,遙空冷靜天正澄。 -- 出自唐·李沇·方響歌
- 不如坐釣清溪月,心共寒潭一片澄。 -- 出自唐·徐夤·憶長安行
- 授鉞已聞諸國靜,坐籌重見大河澄。 -- 出自唐·李洞·感恩書事寄上集義司徒相公
- 文溪有集定脫稿,庶越韓門島可澄。 -- 出自宋·方回·寄題暢上人文溪別業詩
- 輦路苔深龍甕古,瀛洲風靜海波澄。 -- 出自宋·過孟玉·再扈從游小山二首
- 黃皮裹骨一常僧,壞衲蒙頭百虜澄。 -- 出自宋·和庵主·題壁三首
- 一念重來如祖忍,三生盡見有圖澄。 -- 出自宋·林泳·雜述
- 勸汝儔侶只依僧,殘齋剩核亦潔澄。 -- 出自宋·徐集孫·下竺看猿
- 古來泉脈誰穿鑿,潮落潮生不暫澄。 -- 出自宋·楊備·應潮井
- 古來泉脈誰穿過,潮落潮生不暫澄。 -- 出自宋·楊修·應潮井
- 八詠詩傳千古名,蹇驢何在井空澄。 -- 出自宋·于石·八詠樓
- 疏籬度香竹稍短,寒沙倒影溪流澄。 -- 出自宋·張積·馮先生訪梅於成都西郊同游十五人分韻哦詩而
- 縛虎敢辭山路險,斬鯨終見海波澄。 -- 出自宋·張進彥·句
- 不知凝冽自何去,至於愁思皆自澄。 -- 出自宋·鄭俠·謝太守惠酒
- 鰲背樓臺一俯憑,海波萬里碧千澄。 -- 出自明·金宗直·送李節度赴鎮
- 一川月色多于水,更著秋霜見底澄。 -- 出自明·饒介·夜坐
- 纖纖初月鵝黃嫩,淺淺方池鴨綠澄。 -- 出自明·朱有燉·元宮詞(一百三首)
- 湖通巴蜀寒煙凈,天接荊衡暮景澄。 -- 出自明·朱瞻基·瀟湘八景畫·平沙落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