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在第7個字的詩句
湄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鵝湖山麓湛溪湄,華屋眈眈照綠漪。 -- 出自宋·辛棄疾·壽趙茂嘉郎中二首
- 天孫獨處河之湄,龍梭夜織冰蠶絲,機頭翦落光陸離。 -- 出自宋·陸游·觀蘇滄浪草書絹圖歌
- 端陽竟渡楚江湄,紈褲分曹唱健詞。 -- 出自明·唐寅·題畫廿四首
- 去年哭母南海湄,三男一女同噓欷,惟汝不在割我肌。 -- 出自宋·文天祥·六歌
- 孤策遲回洛水湄,孤禽嘹唳幸人知。 -- 出自唐·賈島·欲游嵩岳留別李少尹益
- 芋圃蔬畦接井湄,茅檐四面槿籬圍。 -- 出自宋·戴復古·次韻盧申之正字野興
- 越絕孤城枕海湄,越王亭下景遲遲。 -- 出自明·劉基·越山亭晚望
- 孤煙一點綠溪湄,漁父幽居即舊基。 -- 出自唐·錢起·和慕容法曹尋漁者寄城中故人
- 天末迷藍嶂,江湄亂麴塵。 -- 出自宋·王禹偁·春晚綠野秀詩
- 望春山下剡溪湄,窮處無聊甚系累。 -- 出自宋·陳著·次前韻吳山甫解嘲
- 蘆花白兮蓼滿湄,雁聲急兮蛩轉悲。 -- 出自宋·俞桂·秋行吟
- 雙鳩關關宿何湄。 -- 出自魏晉·陸機·燕歌行
- 秦樓心斷楚江湄,系馬春風酒一卮。 -- 出自唐·許渾·送王總下第歸丹陽
- 備問嘉陵江水湄,百川東去爾西之。 -- 出自唐·薛逢·嘉陵江
- 陜城天險枕河湄,茆土真風勝暫知。 -- 出自宋·魏野·上知府石太尉二首
- 山前衙署枕河湄,遂意榮居事可知。 -- 出自宋·魏野·河中孫學士以詩見寄因次本韻繼和三章用為酬
- 荊棘蒼蒼漢水湄,將壇煙草覆余基。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漢中
- 長羨閑居一水湄,吟情高古有誰知。 -- 出自宋·伍喬·寄史處士
- 長羨間居一水湄,吟情高古有誰知。 -- 出自宋·伍喬·寄史處士
- 統攝群峰占水湄,長如翼德斷橋時。 -- 出自宋·陳普·大王峰
- 薜蘿山帔偏能湄,橡栗年糧亦且支。 -- 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 枯骨縱橫遍水湄,盡收為冢碧參差。 -- 出自唐·貫休·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
- 今人猶望荊之湄,長令望者增所思。 -- 出自唐·皎然·賦得吳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
- 峴首飛黃葉,湘湄走白波。 -- 出自宋·翁宏·秋殘
- 三年重見須川湄,舍舟東去何驅馳。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陶監丞茂安見贈
- 鹿原陰面浐州湄,坐覺林泉逼夢思。 -- 出自唐·薛能·題鹽鐵李尚書浐州別業
- 玉勒牙旌駐水湄,萬人齊看柁開時。 -- 出自宋·強至·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 月底云樓一水湄,天光湖色兩琉璃。 -- 出自宋·強至·彭及之邀吳仲源楊公濟與某夜會望湖樓獨某后
- 青春已辭淮水湄,底物遺我堪解頤。 -- 出自宋·吳則禮·懷春
- 鐘山崒兮江之湄,藥為祀辛夷祠。 -- 出自宋·崔敦禮·下水府
- 箕山之陰潁水湄,二頃荒田安畎畝。 -- 出自宋·李廌·贈卜者張生歌張歷陽人也
- 一笑行拋漢水湄,野梅殘雪照旌旗。 -- 出自宋·李新·送知府王大夫
- 青鞋布襪繞江湄,矯首山房送日西。 -- 出自宋·李彌遜·次韻陳穎仲晚步見山
- 書戟森森轉水湄,草堂顏色帶恩私。 -- 出自宋·林季仲·盧守攜酒過薛直老草堂次韻
- 溥綏圣澤浙江湄,風轉行宮赤羽旗。 -- 出自宋·曹勛·宮詞三十三首
- 蜀侯作頖錦水湄,先圣先師同此室。 -- 出自宋·李石·周公禮殿
- 偶結茅茨一水湄,便從佳士得心期。 -- 出自宋·曾協·謝翁子履子進惠詩二首
- 貞魂純孝瘞江湄,滿目江山故園祠。 -- 出自宋·李洪·謁曹娥祠
- 安輿相將甬水湄,日日東望勞支頤。 -- 出自宋·樓鑰·寄題張法曹瞻云軒
- 君之游兮海之湄,隱于雪竇兮杳然何歸。 -- 出自宋·樓鑰·雪谿仙隱
- 暫解征驂野水湄,卷衣上馬夜何其。 -- 出自宋·楊冠卿·歸涂春晚
- 獨行曼曼繞江湄,正是春風日暮詩。 -- 出自宋·趙蕃·獨行
- 雖得于歙水之湄,然望而識其為苕溪也。 -- 出自宋·岳珂·劉行簡前日帖贊
- 西風一陣白蘋湄。 -- 出自宋·吳潛·小重山·溪上秋來晚更宜
- 三載三來漢水湄,做成底事又空歸。 -- 出自宋·李曾伯·壬辰過鄂渚簡張子直總干二首
- 云墻風柂艤江湄,客寄何心聽是非。 -- 出自宋·董嗣杲·蕪湖縣
- 憶年十五在江湄,聞說平涼且半疑。 -- 出自唐·呂溫·臨洮送袁七書記歸朝
- 昔年獻賦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卻悲。 -- 出自唐·王播·淮南游故居感舊,酬西川李尚書德裕
- 沿牒相逢楚水湄,竹林文酒此攀嵇。 -- 出自唐·胡宿·趙宗道歸輦下
- 昔年凄斷此江湄,風滿征帆淚滿衣。 -- 出自唐·韓熙載·送徐鉉流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