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詩句
洪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 “洪河擁沫流仍急,蒼嶺和云色更寒。”全詩鑒賞 -- 出自··
- 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 -- 出自唐·李白·梁園吟
- 洪焰爍山,發自纖煙。 -- 出自唐·李白·雪讒詩贈友人
- 洪波洶涌山崢嶸,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 出自唐·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
- 洪河凌競不可以徑度,冰龍鱗兮難容舠。 -- 出自唐·李白·鳴皋歌送岑徵君 時梁園三尺雪.
- 洪波振大壑。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四十五
- 洪濛草樹密,蔥茜云霞膩。 -- 出自宋·蘇軾·巫山
- 洪荒無傳記,想像在羲媧。 -- 出自宋·蘇軾·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于
- 洪鐘起暗室,飄瓦落空庭。 -- 出自宋·蘇軾·蜣螂
- 洪澤三十里,安流去如飛。 -- 出自宋·蘇軾·發洪澤中途遇大風復還
洪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 -- 出自宋·蘇軾·百步洪二首
- 河洪忽已過,水色綠可釀。 -- 出自宋·蘇軾·與梁先、舒煥泛舟,得臨釀字,二首
- 射洪春酒寒仍綠,目極傷神誰為攜。 -- 出自唐·杜甫·野望
- 葛洪尸定解,許靖力還任。 -- 出自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 葛洪及許靖,避世常此路。 -- 出自唐·杜甫·詠懷二首
- 分洪初疑兩蛟舞,觸石散作千珠跳。 -- 出自宋·陸游·夜聞浣花江聲甚壯
- 老洪夢中舊,兩臉依然丹。 -- 出自宋·陸游·石門
- 大洪山上有賊,大洪山下有虎。 -- 出自宋·陸游·大洪禪師贊
- 其洪盈箱。 -- 出自魏晉·曹植·嘉禾謳
- 落洪翠壁立,跳波碧山起。 -- 出自宋·楊萬里·蘇木灘
洪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緬思洪崖術,欲往滄海隔。 -- 出自唐·李白·日夕山中忽然有懷
- 觀兵洪波臺,倚劍望玉關。 -- 出自唐·李白·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
- 可憐洪上石,誰聽月中聲。 -- 出自宋·蘇軾·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 晚來洪澤口,捍索響如雷。 -- 出自宋·蘇軾·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
- 時來洪上看遺跡,忍見屐齒青苔窠。 -- 出自宋·蘇軾·百步洪二首
- 舂人洪蓄積,祖廟享恭虔。 -- 出自宋·蘇軾·豐年有高廩詩
-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擊楫至今傳。 -- 出自·毛澤東·七律·洪都
- 前臨洪濤寬,卻立蒼石大。 -- 出自唐·杜甫·萬丈潭
- 揚舲洪濤間,仗子濟物身。 -- 出自唐·杜甫·別蔡十四著作
- 春風洪濤壯,谷轉頗彌旬。 -- 出自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洪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 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 出自唐·李白·公無渡河·黃河西來決昆侖
- 水客凌洪波,長鯨涌溟海。 -- 出自唐·李白·贈僧朝美
- 石竇有洪泉,甘滑如流髓。 -- 出自宋·蘇軾·巫山
- 交洛赴洪河,及關豈信宿。 -- 出自唐·杜甫·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 君行射洪縣,為我一潸然。 -- 出自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 有客問洪河,百川灌雨,涇流不辨涯涘。 -- 出自宋·辛棄疾·哨遍 秋水觀
- 置鐵在洪爐,鐵消易如雪。 -- 出自唐·白居易·答友問
- 獨立臨洪流,欲濟茫無津。 -- 出自宋·陸游·次韻黃宮教見贈
- 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 -- 出自魏晉·曹植·贈白馬王彪
- 俯仰觀洪波。 -- 出自魏晉·曹植·遠游篇
洪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 出自·曹操·觀滄海
- 未能肩拍洪,但欲目擊溫。 -- 出自宋·蘇軾·次丹元姚先生韻(〔底本二首詩合為一首,今
- 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 -- 出自宋·蘇軾·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為韻
- 高城如鐵洪口決,談笑卻掃看崩奔。 -- 出自宋·蘇軾·答呂梁仲屯田
- 秋來氣勢洪河壯,霜后精神泰華獰。 -- 出自唐·杜牧·詠歌圣德遠懷天寶因題關亭長句四韻
- 斥田圻,流洪輝。 -- 出自唐·柳宗元·樂府雜曲·鼓吹鐃歌·晉陽武
- --侯喜方當洪爐然,益見小器盈。 -- 出自唐·韓愈·石鼎聯句
- 不知浩浩洪流後,曾有慈游奇特來。 -- 出自宋·楊萬里·和石湖居士范至能與周子充夜游石湖松江詩韻
- 大梁襟帶洪河險,誰遣神州陸地沉? -- 出自宋·范成大·雙廟
- 昔時馳道洪波上,今日宸居紫氣西。 -- 出自唐·皮日休·題潼關蘭若
洪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
- 叱咤四海動,洪濤為簸揚。 -- 出自唐·李白·上云樂
- 白道向姑熟,洪亭臨道傍。 -- 出自唐·李白·洗腳亭
- 子歸治小國,洪鐘噎微撞。 -- 出自宋·蘇軾·送楊孟容
- 高岳前嵂崒,洪河左瀅濙。 -- 出自唐·杜甫·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
- 高壁抵嶔崟,洪濤越凌亂。 -- 出自唐·杜甫·白沙渡
- 朱弦拂宮徵,洪筆振風騷。 -- 出自唐·白居易·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
- 五行未可忽,洪范禹所傳。 -- 出自宋·陸游·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
- 且抽架上書,洪范推五行。 -- 出自宋·陸游·大風雨中作
- 仙井今猶在,洪厓久不還。 -- 出自唐·張九齡·登城樓望西山作
- 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洪在第七個字的詩句更多>>
- 聞說神仙晉葛洪,煉丹曾此占云峰。 -- 出自唐·李白·煉丹井
- 二水何年到,雙洪不受櫓。 -- 出自宋·蘇軾·次韻和劉貢父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
- 二水何年到,雙洪不受艫。 -- 出自宋·蘇軾·次韻和劉貢甫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
- 渾渾長源,蔚蔚洪柯。 -- 出自魏晉·陶淵明·命子 其四
- 東江木落水分洪,伐盡黃蘆洲渚空。 -- 出自宋·王安石·東江
- 風號高木水翻洪,歷歷音聞不是聾。 -- 出自宋·范成大·耳鳴
- 識得潮陽鐘子洪,今人可想古人風。 -- 出自宋·戴復古·別鐘子洪
- 我夢黃鶴移書,洪崖招隱,逸興尊中發。 -- 出自元·元好問·念奴嬌 欽叔欽用避兵太華絕頂,以書見招,
- 安得東壁明,洪洪用墳史。 -- 出自唐·陸龜蒙·雜諷九首
- 平江如抱貫秦洪,雙嶺馳來欲并雄。 -- 出自宋·陳師道·桓山
洪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
- 猛虎不看幾上肉,洪爐不鑄囊中錐。 -- 出自唐·李白·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蘇軾云是偽作 )
-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 -- 出自唐·李白·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 出自唐·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 忽遺蒼生望,獨與洪崖群。 -- 出自唐·李白·題元丹丘潁陽山居
- 太古歷陽郡,化為洪川在。 -- 出自唐·李白·歷陽壯士勤將軍名思齊歌
- 西北舟杭山,堯時洪水,系舟山上。 -- 出自宋·蘇軾·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綠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
- 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 -- 出自宋·蘇軾·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為韻
- 憶昔北尋小有洞,洪河怒濤過輕舸。 -- 出自唐·杜甫·憶昔行
-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 -- 出自唐·白居易·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后
- 衰發蕭蕭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燈。 -- 出自宋·陸游·自詠示客
洪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
- 中國有七圣,半路頹洪荒。 -- 出自唐·李白·上云樂
- 歸來歸去來,宵濟越洪波。 -- 出自唐·李白·紀南陵題五松山 (一作南陵五松山感時贈別
- 鰲抃山海傾,四溟揚洪流。 -- 出自唐·李白·留別賈舍人至二首
- 欲向錢塘訪圓澤,葛洪川畔待秋深。 -- 出自宋·蘇軾·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 暴雨漲荒溪,尺水生洪流。 -- 出自宋·蘇軾·送宋君用游輦下
- 指麾安率土,蕩滌撫洪爐。 -- 出自唐·杜甫·行次昭陵
- 磬折辭主人,開帆駕洪濤。 -- 出自唐·杜甫·遣遇
- 飄蕭將素發,汩沒聽洪爐。 -- 出自唐·杜甫·大歷三年春,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
- 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 出自唐·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
- 漂流隨大海,錘鍛任洪爐。 -- 出自唐·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洪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
- 遙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 -- 出自宋·蘇軾·安國寺尋春
- 濁酒尋陶令,丹砂訪葛洪。 -- 出自唐·杜甫·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 但見元氣常調和,自免洪濤恣凋瘵。 -- 出自唐·杜甫·石犀行
- 千載傅巖疑可致,一篇洪范向誰論? -- 出自宋·陸游·閔雨
- 斗間紫氣龍埋獄,天上洪爐帝鑄顏。 -- 出自唐·杜牧·道一大尹存之學士庭美學士簡于圣明
- 奇峰一見驚魂魄,意想洪爐始開辟。 -- 出自唐·劉禹錫·九華山歌
- 就日望云皆善祝,圣人洪算與天長。 -- 出自宋·晏殊·端午詞·御閣
- 三境上真垂介福,綿綿洪算等南山。 -- 出自宋·晏殊·元日詞其二·御閣
- 度嶺梅甘坼,潛泉脈暗洪。 -- 出自唐·元稹·春六十韻
- 于今莫笑胡僧妄,本是洪荒劫后灰。 -- 出自近代·王國維·讀史二十首
洪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 彼亦一時,此亦一時,浩浩洪流之詠何必奇。 -- 出自唐·李白·東山吟
- 如今別酒休辭醉,試聽雙洪落后聲。 -- 出自宋·蘇軾·次顏長道韻送傅倅
- 城東泗水步可到,路轉河洪翻雪白。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與顏長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種柳
- 草荒城角開新徑,雨入河洪失舊灘。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邦直子由四首
- 晉鄭思遠七十七,方與葛洪一相識。 -- 出自宋·白玉蟾·贈周龐齋居士
- 野人愛向山中宿,況在葛洪丹井西。 -- 出自唐·顧況·山中(一作朱放詩,題作山中聽子規)
- 幽人自愛山中宿,又近葛洪丹井西。 -- 出自唐·朱放·山中聽子規
- 六尺四面起棱角,顏色萇洪血涂抹。 -- 出自宋·徐照·石屏歌為潘隱父作
- 杲日西沉遠隴,輕飚南起洪崖。 -- 出自元·丘處機·玉爐三澗雪 暮景
- 帝見堯心憂,勃然發怒決洪流。 -- 出自唐·盧仝·月蝕詩
洪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惜別愁窺玉女窗,歸來笑把洪崖手。 -- 出自唐·李白·下途歸石門舊居
- 愿従少陵博一句,山木盡與洪濤傾。 -- 出自宋·蘇軾·軾近以月石硯屏獻子功中書公復以涵星硯獻純
- 舟人漁子入浦溆,山木盡亞洪濤風。 -- 出自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 望之眉宇何軒軒,高談浩若洪河翻。 -- 出自宋·陸游·感舊
- 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 -- 出自唐·李賀·五粒小松歌
- 千篙撐折百丈斷,日暮稍與洪相通。 -- 出自宋·范成大·釣池口阻風,迷失港道
- 漁翁舟子相笑語,不覺已過洪濤堆。 -- 出自元·王冕·關河雪霽圖為金陵王與道題
- 五夜流珠粲夢卿,九青鸞倚洪崖醉。 -- 出自唐·陳陶·小笛弄(一作小弄蓮)
- 便使烏龜開口,出頭喜謨,吸洪濤、枯干北海,使巨波、澆灌西湖。 -- 出自宋·無名氏·玉胡蝶
- 聞有謫僊乘興入,飄然欲拍洪崖肩。 -- 出自宋·梅堯臣·和綺翁游齊山寺次其韻
洪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 出自唐·李白·梁園吟
- 一朝六鰲被釣去,岱輿員嶠沉洪濤。 -- 出自宋·陸游·神山歌
- 今宵合過山陽驛,泊船問來是洪澤。 -- 出自宋·楊萬里·至洪澤
- 顧己文章非酷似,敢將幽劣俟洪爐。 -- 出自唐·盧綸·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覽詩卷因以見示
- 從此謁師知不遠,求官先有葛洪心。 -- 出自唐·皮日休·寄題羅浮軒轅先生所居
- 傾墻摧棟壓老弱,冤聲未定隨洪流。 -- 出自宋·黃庭堅·流民嘆
- 浪許薄才酬大雅,長愁小戶對洪鍾。 -- 出自宋·黃庭堅·南康席上贈劉李二君
- 敝帚不掃舍人門,如愿不謁青洪君。 -- 出自宋·黃庭堅·戲用題元上人此君軒詩韻奉答周彥起予之作病
- 天上立談迎白日,握中隨物轉洪鈞。 -- 出自宋·曾鞏·韓魏公挽歌詞二首
- 品物蕓蕓游太虛,不知誰氏宰洪爐。 -- 出自宋·司馬光·還陳殿丞原人論
洪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 出自唐·杜甫·贈李白
- 定國既去逾月,復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游,以為陳跡,喟然而嘆。 -- 出自宋·蘇軾·百步洪二首(并敘)
- 武昌山下蜀江東,重向仙舟見葛洪。 -- 出自唐·劉禹錫·赴和州于武昌縣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絕
- 既登科,見張鄧公,為公言:“吾為射洪令,尉捕得一人,疑其行劫,吾覺其非是,釋之,問其所従來,則山中隱者也。 -- 出自宋·蘇轍·王君貺宣徽挽詞三首
- 羞將白發隨馮叟,欲就丹砂繼葛洪。 -- 出自宋·蘇轍·柳子玉郎中挽詞二首
- 鄰家父老走相報,門前大水如奔洪。 -- 出自元·王冕·喜雨歌為宋太守賦
- 奔流落峽噴白雪,石角險過百丈洪。 -- 出自元·王冕·吹簫出峽圖
- 東望海波蒼茫浩渺無所極,高流洪濤黯風色。 -- 出自宋·司馬光·海仙歌
- 傾翻半滴金瓶水,不覺人間雨發洪。 -- 出自宋·白玉蟾·曲肱詩二十首
- 一聲四海改昏蒙,雨陣所至川流洪。 -- 出自宋·白玉蟾·木郎祈雨咒
洪在第一十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洪在第一十六個字的詩句更多>>
洪在第一十八個字的詩句更多>>
洪在第二十個字的詩句更多>>
洪在第二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洪在第二十七個字的詩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