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詩句
汾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 汾水碧依依,黃云落葉初飛。 -- 出自五代·孫光憲·河瀆神·汾水碧依依
- 汾晉為豐沛,暴隋竟滌除。 -- 出自唐·杜甫·別張十三建封
- 汾云晴漠漠,朔吹冷颾颾。 -- 出自唐·白居易·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
- 汾王昔監謗,變雅今尚載。 -- 出自宋·王安石·楊劉
- 汾川花鳥意,并奉屬車塵。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 汾陰有寶氣,赤堇多奇铓。 -- 出自唐·劉禹錫·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因寄呈江西裴
- 汾陽舊部曲,白發萬人潸。 -- 出自宋·楊萬里·張幾仲侍郎挽詞三首
- 汾陰西祀告升平,四海無波鏡樣清。 -- 出自宋·楊萬里·題汪季路太丞魏野草堂圖二首
- 汾陰備冬禮,長樂應和風。 -- 出自唐·王昌齡·夏日花萼樓(酉甫)宴應制
- 汾川三月雨,晉水百花春。 -- 出自唐·魚玄機·寄劉尚書
汾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出自先秦·詩經·汾沮洳
-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 -- 出自先秦·詩經·汾沮洳
-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1]。 -- 出自先秦·詩經·汾沮洳
- 并汾諸子何為者,坐與文章立太平。 -- 出自宋·王安石·讀唐書
- 彼汾惟帝鄉,雄都信郁盤。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幸晉陽宮
- 彼汾這曲嘉可游,木蘭為楫桂為舟。 -- 出自唐·李嶠·汾陰行
- 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 出自唐·李嶠·蘭
- 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處士卑。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104
- 游汾舉仙軷。 -- 出自南北·沈約·三日侍林光殿曲水宴應制詩
-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 出自元·元好問·摸魚兒 雁丘詞
汾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君家汾陽家,永巷車雷奔。 -- 出自宋·蘇軾·用王鞏韻送其侄震知蔡州
- 大兒汾陽中令君,小兒天臺坐忘真。 -- 出自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 暫屈汾陽駕,聊飛燕將書。 -- 出自唐·杜甫·收京三首
- 千秋汾晉間,事與云水白。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 吾聞汾晉間,竹少重如玉。 -- 出自唐·白居易·湓浦竹
- 有客汾陰至,臨堂瞪雙目。 -- 出自唐·劉禹錫·葡萄歌
- 氣歇汾陰鼎,魂飛京兆阡。 -- 出自唐·岑參·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 可憐汾上柳,相見也依依。 -- 出自唐·岑參·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參曾居此郡八九年)
- 白云汾水上,人北鴈南飛。 -- 出自宋·歐陽修·送賈推官赴絳州
- 別數汾陽考,重鐫宋父銘。 -- 出自宋·秦觀·正仲左丞生日
汾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 出自唐·李白·太原早秋
-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 -- 出自宋·蘇軾·點絳唇·不用悲秋
- 君不見汾陽富貴近古無,二十四考書中書;又不見慈明起自布衣中,九十五日至三公。 -- 出自宋·陸游·放歌行
- 漢帝臨汾水,周仙去洛濱。 -- 出自唐·李嶠·歌
- 白云度汾水,黃河繞晉關。 -- 出自唐·李嶠·又送別
- 朅來虛汾。 -- 出自南北·謝靈運·贈安成詩
- 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 -- 出自唐·劉長卿·送薛承矩秩滿北游
- 鞍馬并汾地,爭迎陸與潘。 -- 出自唐·盧綸·送尹樞令狐楚及第后歸覲
- 鳳蹕游汾曲,非態得傳人。 -- 出自宋·司馬光·丁尚書挽詞二首
汾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 韓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 -- 出自先秦·詩經·韓奕
- 疊鼓蹙成汾水浪,閃旗驚斷塞鴻飛。 -- 出自唐·劉禹錫·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鎮太原
- 君去試看汾水上,白云猶似漢時秋。 -- 出自唐·岑參·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得秋字)
- 節製重并汾,淹留又見春。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答并州鄭大資見寄
- 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 -- 出自唐·李嶠·汾陰行
- 萬里雙旌汾水上,玉鞭遙指白云莊。 -- 出自唐·王建·田侍郎歸鎮
- 高城置酒,汾流澹澹,無言目送。 -- 出自元·元好問·水龍吟·漢家金粟堆空
- 舊鼎更開汾。 -- 出自南北·庾信·奉和趙王西京路春旦詩
- 合弩暫凌汾。 -- 出自南北·庾信·同盧記室從軍詩
- 因之來橫汾,作辭心切忉。 -- 出自宋·梅堯臣·秋風篇
汾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
-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 出自兩漢·劉徹·秋風辭
- 應從漢武橫汾日,數到劉公戲馬年。 -- 出自宋·蘇軾·在彭城日,與定國為九日黃樓之會。今復以是
- 應従漢武橫汾日,數到劉公戲馬年。 -- 出自宋·蘇軾·在彭城日與定國為九日黃樓之會今復以是日相
- 咸寧英氣似汾陽,夜飲軍容出紅妝。 -- 出自宋·蘇軾·書渾令公燕魚朝恩圖
- 君家富貴有汾陽,只要文章光焰長。 -- 出自宋·辛棄疾·和郭逢道韻
- 介山當驛秀,汾水繞關斜。 -- 出自唐·李商隱·寒食行次冷泉驛
-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氣雄。 -- 出自唐·張九齡·國親故(后缺)
- 晉水千廬合,汾橋萬國從。 -- 出自唐·王昌齡·駕幸河東
- 泰獄陪封禪,汾陰頌鬼神。 -- 出自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韻
- 內家近制橫汾曲,樂府新諧役鄧歌。 -- 出自明·唐寅·詠春江花月夜
汾在第七個字的詩句更多>>
- 吳苑燕辭人去,汾川雁帶書來。 -- 出自唐·劉禹錫·酬令狐相公六言見寄
- 欲吊二公子,橫汾無輕舟。 -- 出自唐·岑參·驪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
- 田彼河曲,家乎汾浦。 -- 出自唐·王勃·倬彼我系
- 背陜關山險,橫汾鼓吹頻。 -- 出自唐·李隆基·南出雀鼠谷答張說
- 御歸梁苑,駕回汾水鳳樓閑。 -- 出自宋·朱敦儒·望海潮·嵩高維岳
- 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 -- 出自元·元好問·八月并州雁
- 漢皇無事暫游汾,底事狐貍嘯作群。 -- 出自唐·韋莊·贈戍兵
- 在鎬皇歡洽,橫汾睿藻新。 -- 出自宋·寇準·和御制祀后土
- 衣綈英主首祠汾,他日燕齊盡羨門。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賈生
- 思皇真考,岳封汾祀。 -- 出自宋·蔡襄·親祀南郊詩
汾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
- 二十四年能幾許,汾陽回首亦成癡。 -- 出自宋·陸游·寓嘆
- 卻投晉山老,愁見汾陽花。 -- 出自唐·岑參·送宇文南金放后歸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
- 別君汾水東,望君汾水西。 -- 出自唐·張籍·寄別者
- 平原曉雨半槐夏,汾上午風初麥秋。 -- 出自宋·黃庭堅·奉送劉君昆仲
- 王通持底答揚素,汾曲先人有敝廬。 -- 出自宋·晁補之·和胡戢七首
- 令弟為縣尹,高城汾水隅。 -- 出自唐·李頎·送裴騰
- 高下尋花春景遲,汾陽臺榭白云詩。 -- 出自唐·張喬·春日有懷
- 郊射貫侯初復古,汾祠獲鼎未云奇。 -- 出自明·高啟·大駕親祀方丘選射齋宮奉次御制韻
- 傷心不見昔人歌,汾水秋風有飛雁。 -- 出自明·高啟·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時至正己亥歲
- 先生用自況,散發汾水頭。 -- 出自宋·晁說之·和資道讀王績傳
汾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
- 六纛雙旌萬鐵衣,并汾舊路滿光輝。 -- 出自唐·白居易·送令狐相公赴太原
- 應言在鎬樂,不讓橫汾秋。 -- 出自唐·張九齡·經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
- 楚客憶關中,疏溪想汾水。 -- 出自唐·劉禹錫·海陽十詠·裴溪
- 舊物中書令,玉潤繼汾陽。 -- 出自宋·無名氏·水調歌頭·人道孰為大
- 明發登太行,遠望將汾水。 -- 出自宋·梅堯臣·弟得臣歸覲并州
- 徒聞漢武帝,獨有橫汾歌。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裴如晦秋懷
- 故山彭澤上,歸夢向汾水。 -- 出自唐·李頻·下第后屏居書懷寄張侍御
- 漢陽無遠寺,見說過汾城。 -- 出自唐·雍陶·岳陽晚景
- 克商遷洛邑,興漢出汾陰。 -- 出自宋·丁謂·鼎
- 姓名半出多顯揚,河汾便是盧溪樣。 -- 出自宋·曾豐·寄題項圣予盧溪書院
汾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
- 北風吹白云,萬里渡河汾 -- 出自唐·蘇颋·汾上驚秋
- 思鄉詩詞名句: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 出自··
- 憶昔傳游豫,樓船壯橫汾。 -- 出自唐·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 神靈漢代中興主,功業汾陽異姓王。 -- 出自唐·杜甫·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
- 笳簫凄欲斷,無復詠橫汾。 -- 出自唐·李商隱·昭肅皇帝挽歌辭三首
- 巍巍貞觀治,房魏出河汾。 -- 出自宋·陸游·感懷
- 王子愛清吹,日中翔河汾。 -- 出自魏晉·陶淵明·述酒
- 一旦改使節,匆匆指并汾。 -- 出自宋·范仲淹·送河東提刑張太博
- 東京望重兩并州,遂有汾陽整綴旒。 -- 出自宋·黃庭堅·郭明甫作西齋于潁尾請予賦詩二首
- 天祿淹回德齒尊,暫留汾曲兩朱轓。 -- 出自宋·司馬光·和李八丈小雪同會有懷鄰幾
汾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 遺民猶唱當時曲,秋雁起汾陰。 -- 出自宋·蘇軾·導引·帝城父老
- 君不見昔日西京全盛時,汾陰后土親祭祠。 -- 出自唐·李嶠·汾陰行
- 山川搖落雁南飛,想見橫汾鼓吹時。 -- 出自宋·張耒·七月六日二首
- 苦苦留君不得,攜孺子、到汾曲。 -- 出自宋·劉辰翁·霜天曉角·歸來把菊
- 細柳營開,團花袍窄,人指汾陽郭令公。 -- 出自宋·劉過·沁園春·玉帶猩袍
- 相思臨水下雙淚,寄入并汾向洛川。 -- 出自唐·令狐楚·游晉祠上李逢吉相公
- 愿云臺任滿,又還因任,賽汾陽考。 -- 出自宋·劉克莊·水龍吟·先生放逐方歸
- 重箋飲渭觀濠義,曾和橫汾過沛歌。 -- 出自宋·劉克莊·和竹溪懷樗庵二首
- 周旋王庾二公際,傳授并汾諸子問。 -- 出自宋·劉克莊·雜詠七言十首
- 書如逐客猶遭絀,辭取橫汾亦恐非。 -- 出自宋·劉克莊·題鄭寧文卷
汾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別時暮雨洛橋岸,到日涼風汾水波”全詩鑒賞 -- 出自··
- 處處驚烏夜月,年年落雁橫汾。 -- 出自元·元好問·木蘭花慢 送取新歸隱山陽兼簡玉川同社
- 山根百尺路前去,十夜耳中汾水聲。 -- 出自唐·張祜·過汾水關
- 白頭無復駕征驂,薄有田廬汾水南。 -- 出自宋·劉克莊·又和喜雨四首
- 我嘆今人似古人,絲桐為播汾陰曲。 -- 出自宋·李新·汾陰曲
- 坐與文皇致太平,玉骨如塵汾水上。 -- 出自宋·李流謙·送吳志行監稅
- 將領未承諸葛令,橐*已在汾陽胯。 -- 出自元·王惲·滿江紅 至元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夜夢丞相
- 先生居前三子后,恂恂如在汾河湄。 -- 出自宋·石介·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師居我東齊濟北張泂
- 天寶之亂唐已亡,中興幸有汾陽王。 -- 出自明·方孝孺·李白觀瀑圖
- 直疑仙去冰壺里,豈是生居汾水陽。 -- 出自宋·張九成·松棚
汾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軟飯一盂千萬足,那知世有郭汾陽。 -- 出自宋·陸游·述野人語
- 直是超然五湖客,未如終始郭汾陽。 -- 出自唐·杜牧·云夢澤
- 力保山河家又慶,只應中令敵汾陽。 -- 出自唐·許渾·出永通門經李氏莊
- 一自犬戎生薊北,便從征戰老汾陽。 -- 出自唐·薛逢·開元后樂
- 肇建元封陟介丘,寢尋毖禮臨汾水。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為政歌
- 怪君聽之過,喋喋每掛齒,謬引汾陽郭,遠拯夜郎李。 -- 出自清·梁啟超·寄趙堯生侍御以詩代書
- 但愿弟兄離華發,多批祠考賽汾陽。 -- 出自宋·劉克莊·□□□
-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 -- 出自明·李夢陽·秋望
- 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慚漢武賞汾中。 -- 出自唐·李忱·幸華嚴寺
- 此日欣逢臨渭賞,昔年空道濟汾詞。 -- 出自唐·李乂·奉和三日祓禊渭濱
汾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 欲笑周文歌宴鎬,遙輕漢武樂橫汾。 -- 出自唐·王維·大同殿柱產玉芝,龍池上有慶云神光照殿,百
- 眼前欲擬要真物,拂拭束絹付與汾陽生。 -- 出自宋·蘇轍·書郭熙橫卷
- 暫違冊府三重閣,先過樓船一曲汾。 -- 出自宋·宋祁·送河中司馬待制
- 愿以醍醐參圣酒,還將祇苑當秋汾。 -- 出自唐·沈佺期·從幸香山寺應制
- 僅有尹譙守伊洛,更無房魏說河汾。 -- 出自宋·劉克莊·寄題徐仲晦須友堂二首
- 初與游楊事伊洛,后聞王魏起并汾。 -- 出自宋·劉克莊·挽李秘監
- 早傳尺素頻來魏,莫待飛鴻晚過汾。 -- 出自宋·強至·送孫公素機宜書記赴太原劉龍圖之辟
- 終南太華入霄漢,秀色千里填河汾。 -- 出自宋·馮時行·紹興六年十月六日同信可舜弼進道謁隱甫值渠
- 廟食從今,綱常不弛,功烈何如郭汾陽。 -- 出自元·沈禧·沁園春 追次文丞相,題張巡許遠兩忠臣廟
- 酒罷樓頭觀妙算,公馀垅畔訪清汾。 -- 出自宋·度正·送胡茶馬赴京西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