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在第9個字的詩句
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 -- 出自唐·李商隱·潭州
-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 -- 出自清·陳維崧·南鄉子·邢州道上作
-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 出自唐·李白·蘇臺覽古
-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 出自兩漢·虞姬·和項王歌
-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 出自唐·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 落花狼藉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 出自五代·李煜·阮郎歸·呈鄭王十二弟
-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 出自唐·李白·北風行
- 其七醉上山公馬,寒歌寧戚牛。 -- 出自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 出自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 胡人綠眼吹玉笛,吳歌白纻飛梁塵。 -- 出自唐·李白·猛虎行 ( 此詩蕭士□云是偽作 ) 【上彬下
- 雕盤綺食會眾客,吳歌趙舞香風吹。 -- 出自唐·李白·扶風豪士歌
- 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 -- 出自唐·李白·送儲邕之武昌
- 緬書羈孤意,遠寄棹歌聲。 -- 出自唐·李白·淮陰書懷寄王宗成 (一作王宗城 )
- 青樓夾兩岸,萬室喧歌鐘。 -- 出自唐·李白·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 與君對此歡未歇,放歌行吟達明發。 -- 出自唐·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
- 徒悲蕙草歇,復聽菱歌愁。 -- 出自唐·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 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后庭花。 -- 出自唐·李白·金陵歌,送別范宣
- 泛此黃金花,頹然清歌發。 -- 出自唐·李白·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遺吾孔子琴撫之潸然感舊
- 詩因鼓吹發,酒為劍歌雄。 -- 出自唐·李白·在水軍宴韋司馬樓船觀妓
- 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 出自唐·李白·送韓侍御之廣德
- 相約相期何太深,棹歌搖艇月中尋。 -- 出自唐·李白·江上贈竇長史
- 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顰月臨眉,醉霞橫臉,歌聲悠揚云際。 -- 出自宋·蘇軾·哨遍·睡起畫堂
- 有如市倡抹青紅,妖歌嫚舞眩兒童。 -- 出自宋·蘇軾·題王逸少帖
- 畫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 -- 出自宋·蘇軾·王晉卿作煙江疊嶂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
- 早晚淵明賦歸去,浩歌長笑老斜川。 -- 出自宋·蘇軾·和林子中待制
- 不用教絲竹,唱我新歌詞。 -- 出自宋·蘇軾·答李邦直
- 指點云間數點紅,笙歌正擁紫髯翁。 -- 出自宋·蘇軾·九日舟中望見有美堂上魯少卿飲處以詩戲之
- 絳蠟燒殘玉斝飛,離歌唱徹萬行啼。 -- 出自宋·蘇軾·次韻代留別
- 明朝鬧絲管,寒食雜歌哭。 -- 出自宋·蘇軾·連日與王忠玉張全翁游西湖訪北山清順道潛二
- 心衰目極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 -- 出自宋·蘇軾·滄洲亭懷古?此詩為沈遼作?
- 路傍小兒笑相逢,齊歌萬事轉頭空。 -- 出自宋·蘇軾·次韻和晁無咎學士相迎
- 于是蹶然而起,起而歌曰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餞余歸。 -- 出自宋·蘇軾·黃泥坂詞
- 免使謫仙明月下,狂歌對影只三人。 -- 出自宋·蘇軾·再次韻答完夫穆父(二公自言,先世同在西掖
- 史才資筆削,使指載歌謠。 -- 出自宋·蘇軾·壽叔文
- 東鄰主人游不歸,悲歌夜夜聞舂相。 -- 出自宋·蘇軾·趙郎中往莒縣逾月而歸復以一壺遺之仍用元韻
- 三吳重時節,九陌自歌舞。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劉景文路分上元
- 游九仙山,聞里中兒歌《陌上花》。 -- 出自宋·蘇軾·陌上花三首(并引)
-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歌緩緩妾回家。 -- 出自宋·蘇軾·陌上花三首(并引)
- 吾詩自堪唱,相子棹歌聲。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王鞏(一題:次韻答參寥)
- 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云斷。 -- 出自宋·李清照·殢人嬌
- 脫衣已被漢恩暖,離歌不道易水寒。 -- 出自宋·李清照·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
-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 出自唐·杜甫·閣夜
- 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 -- 出自唐·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 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 -- 出自唐·杜甫·寄題江外草堂(梓州作,寄成都故居)
- 熏風行應律,湛露即歌詩。 -- 出自唐·杜甫·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 今朝烏鵲喜,欲報凱歌歸。 -- 出自唐·杜甫·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 萬古一骸骨,鄰家遞歌哭。 -- 出自唐·杜甫·寫懷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