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在第6個字的詩句
棹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 出自唐·溫庭筠·利州南渡
-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乘興忽復起,棹歌溪中船。 -- 出自唐·李白·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
- 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 -- 出自宋·蘇軾·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 怕行人西去,棹歌聲闋。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塵土西風
- 玉女峰前一棹歌,煙鬟霧髻動清波。 -- 出自宋·辛棄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便整松江一棹,點檢能言鴨。 -- 出自宋·辛棄疾·六么令·酒群花隊
- 吳頭楚尾,一棹人千里。 -- 出自宋·辛棄疾·露天曉角 旅興
- 黃柳影籠隨棹月,白蘋香起打頭風。 -- 出自唐·白居易·小舫
- 興闌卻揮短棹去,曉渡清伊聽玉笙。 -- 出自宋·陸游·書感
- 歌罷卻揮孤棹去,石闌干下買漁蓑。 -- 出自宋·陸游·舟中作
- 云晴開螮蝀,棹發起鸕鶿。 -- 出自唐·岑參·還東山洛上作
- 隱隱歌聲歸棹遠。 -- 出自宋·歐陽修·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
- 向暮卷空罾,棹歌菱浦北。 -- 出自宋·歐陽修·游龍門分題十五首·魚罾
- 豈如江上舟,棹歌方酩酊。 -- 出自宋·歐陽修·自岐江山行至平陸驛五言二十四韻
- 蕩子天涯歸棹遠。 -- 出自唐·溫庭筠·河傳·湖上
- 舟移疑入鏡,棹舉若乘波。 -- 出自唐·駱賓王·疇昔篇
- 山尊在漁舟,棹月情已醉。 -- 出自唐·王昌齡·緱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
-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 -- 出自宋·姜夔·浣溪沙
-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 出自宋·姜夔·浣溪沙 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
- 沙尾風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盤。 -- 出自宋·姜夔·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六
- 幾度天風吹棹轉,望中樓閣陰晴變。 -- 出自近代·王國維·蝶戀花·憶掛孤帆東海畔
- 千頃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歸。 -- 出自宋·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
- 滿載清閑一棹孤,長風相送入仙都。 -- 出自宋·范成大·縹緲峰
- 簡子約同湖棹,周郎許過田廬。 -- 出自宋·范成大·書事三絕
- 子蘭橈兮蕙棹,願因子兮凌波。 -- 出自宋·范成大·歸將
- 蘭鹢對飛漁棹急,彩虹翻影海旗搖。 -- 出自唐·李紳·新樓詩二十首·東武亭
- 漸鼓吹、催行棹。 -- 出自宋·黃庭堅·品令·敗葉霜天曉
- 今日伐鼓出,棹歌傲陽侯。 -- 出自宋·黃庭堅·丙申泊東流縣
- 得意東風去棹,怎憐會重離輕。 -- 出自宋·吳文英·木蘭花慢·幾臨流送遠
- 山屏醉纈,連棹東西岸。 -- 出自宋·吳文英·瑞龍吟·大溪面
- 誰分蒼涼歸棹后,萬千哀樂集今朝。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 誰分蒼涼歸棹后,萬千哀樂聚今朝。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96
- 隨意轉船回棹,似飛空無跡。 -- 出自宋·朱敦儒·好事近·漁父長身來
- 越女行歌縱棹輕,蒼茫雖浦晚煙凝。 -- 出自宋·司馬光·龍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數權與史誠之更相酬和
- 比翼鴛鴦舉棹回,雙飛蝴蝶遇風開。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四十五
- 漁榔靜,獨奏棹歌,邀妃試酌清觴。 -- 出自宋·蔣捷·晝錦堂·染柳煙消
- 清江九曲,一棹破煙昏。 -- 出自宋·無名氏·促拍滿路花
- 樵聲喧竹嶼,棹唱入蓮叢。 -- 出自宋·無名氏·空水共澄鮮
- 篷高時見月,棹穩不妨書。 -- 出自宋·王禹偁·赴長洲縣作
- 京口浪花迎棹白,海門山色入樓寒。 -- 出自宋·王禹偁·送牛學士知潤州
-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 出自漢·劉徹·秋風辭
- 不管使君征棹遠,依然飛下舊池塘。 -- 出自宋·晁補之·將別歷下二首二
- 斷港漫生歸棹興,流年空感浴蘭時。 -- 出自宋·陳著·次韻弟茝懷歸
- 宮館余基輟棹過,黍苗無限獨悲歌。 -- 出自唐·許渾·姑蘇懷古
- 秋寺臥云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遲。 -- 出自唐·許渾·送陸拾遺東歸
- 催促花邊煙棹發。 -- 出自宋·毛滂·減字木蘭花·曾教風月
- 花滿碧溪歸棹遠,回首煙波。 -- 出自宋·韓元吉·浪淘沙·倦客怕離歌
- 一夜雪迷蘭棹。 -- 出自宋·劉過·水龍吟 寄陸放翁
- 雪汁融融溪棹回,此山林竹亦佳哉。 -- 出自宋·劉過·書僧舍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