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在第4個字的詩句
棹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 出自唐·劉長卿·別嚴士元
-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 出自宋·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
- 津妾一棹歌,脫父于嚴刑。 -- 出自唐·李白·東海有勇婦 代關中有賢女
- 清晨鼓棹過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樓。 -- 出自唐·李白·對雪醉後贈王歷陽
- 小舟飛棹去如梭。 -- 出自宋·蘇軾·畫堂春·柳花飛處麥搖波
-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 出自宋·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 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后不知何處。 -- 出自宋·蘇軾·漁父/漁歌子
- 輕舟短棹先秋折。 -- 出自宋·蘇軾·雙荷葉/憶秦娥
- 未成短棹還三峽,已約輕舟泛五湖。 -- 出自宋·蘇軾·十月十五日觀月黃樓席上次韻
- 扁舟小棹截湖來,正見青山駁云錦。 -- 出自宋·蘇軾·和公濟飲湖上?一作:袁公濟飲客湖上,東坡
- 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 -- 出自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 明朝短棹輕衫夢,只在溪南罨畫樓。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趁得東風汗漫游
- 如今歸棹如掤箭,不似來時上水船。 -- 出自宋·辛棄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松灣隨棹月,桃浦落船花。 -- 出自唐·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 悠然倚棹坐,水思如江海。 -- 出自唐·白居易·同韓侍郎游鄭家池吟詩小飲
- 愛水多棹舟,惜花不掃地。 -- 出自唐·白居易·日長
-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 -- 出自宋·陸游·鵲橋仙·一竿風月
- 煙中一棹小江秋,憶上牛頭倚寺樓。 -- 出自宋·陸游·湖山雜賦
- 浩然縱棹去,漫漫菰蒲聲。 -- 出自宋·陸游·海氣
- 十年短棹樂滄波,強著朝衫棄釣蓑。 -- 出自宋·陸游·延和殿退朝口號
- 看君一棹煙波樂,悔不常為采藥翁。 -- 出自宋·陸游·贈倪道士
- 潮生鼓棹去,煙波浩無窮。 -- 出自宋·陸游·寄題嚴居厚伴釣軒
- 它時樣棹華亭岸,更看全窠買鶴歸。 -- 出自宋·陸游·寄題李季章侍郎石林堂
- 獨轅短棹聊乘興,野草幽花自斗妍。 -- 出自宋·陸游·戲題僧庵
- 多緣去棹將愁遠,猶倚危亭欲下遲。 -- 出自唐·杜牧·送別
-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 -- 出自唐·杜牧·題禪院
- 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 出自宋·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 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 出自宋·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 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 出自宋·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 觥船一棹百分空,看朱成碧顏始紅。 -- 出自宋·王安石·送吳顯道五首
-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五年前此會同。 -- 出自宋·王安石·送張明甫
- 晚潮去棹浮清浸。 -- 出自宋·歐陽修·玉樓春
-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 -- 出自宋·歐陽修·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 -- 出自宋·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
- 月寒征棹孤。 -- 出自宋·秦觀·阮郎歸·瀟湘門外水平鋪
- 女娟擁棹前。 -- 出自魏晉·曹植·精微篇
- 一拋蘭棹逐燕鴻,曾向江湖識謝公。 -- 出自唐·溫庭筠·贈鄭征君家匡山首春與丞相贊皇公游止
- 一隨菱棹謁王侯,深愧移文負釣舟。 -- 出自唐·溫庭筠·寄裴生乞釣鉤
- 輕橈短棹隨風便。 -- 出自宋·晏殊·漁家傲·越女采蓮江北岸
- 碧鱗驚棹側,玄燕舞檐前。 -- 出自唐·李世民·初夏
- 白蘋滿棹何時歸,秋著蘆花知不知。 -- 出自宋·楊萬里·跋袁起巖所藏後湖帖并遺像一軸,詩中語皆檃
- 兩仙一棹軟琉璃,碎撼廣寒桂花雪。 -- 出自宋·楊萬里·和石湖居士范至能與周子充夜游石湖松江詩韻
- 千篙百棹力都竭,十里九磯船正愁。 -- 出自宋·楊萬里·回望黃巢磯之險,心悸久之
- 煙波一棹知何許,鶗鴂兩山相對鳴。 -- 出自宋·朱熹·水口行舟
- 客來倚棹巖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閑。 -- 出自宋·朱熹·九曲棹歌
- 懸知片棹云邊集,大有吟情雪里生。 -- 出自宋·姜夔·次韻胡仲方因楊伯子見寄
- 小童一棹舟如葉,獨自編闌鴨陣歸。 -- 出自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 戈船戰棹疾如飛,莫遣潮沙淀海湄。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袁起巖許浦按教水軍二絕句
- 西風滿棹蒲帆飽,秉燭相尋語夜深。 -- 出自宋·范成大·寄溧陽陳朋元明府,約秋末過之
- 忽思短棹中流橫,釣線隨風浮月明。 -- 出自宋·范成大·涪州江險不可泊,入黔江檥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