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在第7個字的詩句
杜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榻畔煙花嘗嘆杜,海中童aa15尚追徐。 -- 出自宋·蘇軾·刁景純席上和謝生二首
- 但遣詩人歌杖杜,不妨侍女唱陽關。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雄州還朝留別
- 行人亦結束,杖杜乃歸期。 -- 出自宋·蘇軾·次韻錢穆父會飲
- 如今尺五城南杜,欲問東坡學種松。 -- 出自宋·蘇軾·予少年頗知種松手植數萬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
- 有杕[1]之杜,其葉湑湑[2]。 -- 出自先秦·詩經·杕杜
- 有杕[1]之杜,生于道左。 -- 出自先秦·詩經·有杕之杜
- 隋朝大業末,房杜俱交友。 -- 出自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
- 舊法依稀傳自杜,新方要妙得于陳。 -- 出自唐·白居易·詠家醞十韻
- 數聲新雁,回首杜陵何處。 -- 出自宋·陸游·感皇恩·小閣倚秋空
- 疋馬揚鞭游鄠杜,扁舟捩柂上瀟湘。 -- 出自宋·陸游·書志
- 掩書常笑城南杜,麻屨還朝授拾遺。 -- 出自宋·陸游·窮居
- 稚荷出溝港,芳杜滿汀洲。 -- 出自宋·陸游·春晴出游
- 有時登高望鄠杜,悲歌仰天淚如雨。 -- 出自宋·陸游·聞虜亂有感
- 鷗波萬里每媿杜,鶴化千載知非丁。 -- 出自宋·陸游·秋晴見天際飛鴻有感
- 素書款款誰憐杜,彩筆遒遒獨勝江。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酬宋中散二首
- 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 -- 出自唐·韓愈·醉留東野
- 何須多羨崔與杜,諸郎努力青云路。 -- 出自宋·楊萬里·題安福劉虞卿敏齋
- 西向洛陽歸鄠杜,回頭結念蓮花府。 -- 出自唐·韓翃·贈別王侍御赴上都
- 十里揚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 -- 出自宋·姜夔·琵琶仙·吳都賦云:「戶藏煙浦
- 君不見當時韋杜間,呼鷹走狗去不還。 -- 出自宋·周邦彥·開元夜游圖
- 幽蘅發空曲,芳杜綿所思。 -- 出自唐·孟郊·同年春燕
- 季春人病拋芳杜,仲夏溪波繞壞垣。 -- 出自唐·皮日休·奉和魯望藥名離合夏月即事三首
- 蚤知鵲山亭,李杜發佳思。 -- 出自宋·黃庭堅·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為韻寄李秉彝德叟
- 二子學邁俗,窺杜見牖窗。 -- 出自宋·黃庭堅·奉答謝公靜與榮子邕論狄元規孫少述詩長韻
- 南遷初不恨,李杜得從滂。 -- 出自宋·蘇轍·吳沖卿夫人秦國挽詞二首
- 舉世吟哦推李杜,時人不識有陳黃。 -- 出自宋·戴復古·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舉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
- 何人為我更作杜陵飲中八仙歌,將與冰壺主人為此對。 -- 出自宋·戴復古·趙尊道郎中出示唐畫四老飲圖滕賢良有詩亦使
- 我欲題詩追李杜,風流不是出群才。 -- 出自元·王冕·林壑亭
- 文章光焰駕李杜,李杜后來稱獨步。 -- 出自元·王冕·孫元實春游圖
- 休說城南有韋杜,白璧黃金天尺五。 -- 出自元·王冕·痛哭行
- 消奸化桀折牙杜蘗兮,寂不知其所之。 -- 出自宋·司馬光·送伊闕王大夫歌
- 韋平家法在,邵杜治聲優。 -- 出自宋·司馬光·送云卿知衛州
- 瀟湘期釣侶,鄠杜別家林。 -- 出自唐·韋莊·三用韻
- 遠水霽兮微明,杜蘅秀兮白芷生。 -- 出自唐·權德輿·雜言同用離騷體送張評事襄陽覲省
- 明光朝即邇,杕杜早成歌。 -- 出自唐·錢起·送蕭常侍北使
- 始買鈷鉧潭,鄠杜難計緡。 -- 出自宋·梅堯臣·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巖亭記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 江漢風流見羊杜,相門經術有韋平。 -- 出自宋·陳師道·寄襄州程大夫
- 游子暮何歸,韋杜城南村。 -- 出自宋·陳師道·城南寓居
- 詩酒未為知瘦杜,簞瓢元不誤賢回。 -- 出自宋·陳著·梅山弟家醉中
- 炎州結遙思,芳杜采應空。 -- 出自唐·馬戴·懷黃頗
- 歸人不可遲,芳杜滿洲時。 -- 出自唐·皇甫冉·雜言月洲歌送趙冽還襄陽
- 若使篇章深李杜,竹符還不到君分。 -- 出自宋·王令·讀白樂天集
- 二十四橋,頗有杜書記否。 -- 出自宋·劉辰翁·桂枝香·吹簫人去
- 五言多好句,顏杜減詩名。 -- 出自宋·徐照·送翁誠之
- 十里揚州,三生杜牧,可曾知此。 -- 出自宋·方岳·水龍吟·當年睡里聞香
- 獻吉才雄驁,學杜餔醨糟。 -- 出自清·錢謙益·古詩贈新城王貽上
- 無常到,相如老杜,著甚理逃*。 -- 出自元·譚處端·滿庭芳 贈福昌縣趙殿試
- 一日之間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 出自清·乾隆·登舟
- 白云洞口深,似杜重來跡。 -- 出自明·吳兆·武夷小桃源訪劉道人(甲辰暮春,能始、茂之
- 皂蓋折花憐老杜,黃梅時雨憶方回。 -- 出自宋·胡銓·和林和靖先生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