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在第14個(gè)字的詩句
杜在第一十四個(gè)字的詩句
- 山遠(yuǎn)翠眉長。高處凄涼。菊花清瘦杜秋娘。 -- 出自宋·吳文英·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 使君朱旆來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 -- 出自宋·蘇軾·襄陽樂
- 聞道華陽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 -- 出自宋·蘇軾·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
- 君不見東吳顧文學(xué),君不見西漢杜陵老。 -- 出自唐·杜甫·醉歌行,贈(zèng)公安顏少府請(qǐng)顧八題壁
- 江西十州百萬戶,父非姓召母非杜。 -- 出自宋·楊萬里·餞洪帥張伯子華學(xué)尚書移鎮(zhèn)京口
- 明朝酒醒入官府,方知不是城南杜。 -- 出自元·王冕·對(duì)景吟
- 延陵大士詩中虎,接武黃陳肩李杜。 -- 出自宋·白玉蟾·贈(zèng)吳道士
- 當(dāng)時(shí)從臣皆俊良,近侍共推徐與杜。 -- 出自明·劉基·贈(zèng)杜安道
- 不容妄繼酂侯蕭,何嘗敢掘城南杜。 -- 出自宋·朱翌·簡宗人利賓
- 怕折露條愁輕別,更煙暝長亭啼杜宇。 -- 出自宋·周密·大圣樂·嬌綠迷云
- 原抄此詩謄此圖,開卷時(shí)時(shí)揖羊杜。 -- 出自宋·陳造·題陳主管東墻三峴圖
- 插架茫茫紛四部,莫向離騷泥蘅杜。 -- 出自宋·李流謙·次韻張通甫見貽
- 唯於前輩識(shí)蘇黃,卻向古人窺李杜。 -- 出自宋·姜特立·應(yīng)致遠(yuǎn)謁放翁
- 因思離宮與別館,南至九崇北鄠杜。 -- 出自宋·姜特立·因見市人以瓦缶蒔花屋上有感
- 愛一川好處,高山流水,不減城南杜曲。 -- 出自宋·呂勝己·瑞鶴仙·殘梅飄簌簌
- 可堪三月風(fēng)光,五更魂夢,又都被、杜鵑催攢。 -- 出自宋·程垓·祝英臺(tái)/祝英臺(tái)近
- 君不見君家鼻祖唐興初,日與房杜為朋徒。 -- 出自宋·卓田·麻姑山七古壽主簿母
- 奈何琴劍匆匆,而今心事,在月夜、杜鵑聲里。 -- 出自宋·張輯·祝英臺(tái)近·竹間棋
- 他日開圖思我時(shí),溪上春深采芳杜。 -- 出自明·張以寧·題馬致遠(yuǎn)清溪曉渡圖(致遠(yuǎn),廣西憲掾。子琬
- 羽檄向來召貔虎,乃詠出車歌杕杜。 -- 出自宋·宗澤·道逢散遣之卒云講和退師無所用之矣輒以二
- 清明寒食方便家酹,痛哭深山聞杜鵑。 -- 出自宋·柴隨亨·憶昔
- 與鷹寫真惟楚公,與公作歌惟老杜。 -- 出自宋·范令聞·楚公鷹
- 憐君風(fēng)韻過諸王,顧我才情非小杜。 -- 出自宋·郭印·陪程元詔文彧李久善游漢州天寧元詔有詩見遺
- 彌縫輔贊要真儒,相國豈無房與杜。 -- 出自宋·郭印·感時(shí)一首再用前韻呈元詔久善文彧
- 江南春意滿芳洲,長襲幽香佩蘭杜。 -- 出自宋·李復(fù)·趙{左山右蒙}惠二詩酬以來韻
- 會(huì)須體物奪天機(jī),便可分庭抗李杜。 -- 出自宋·龐謙孺·表侄趙文鼎監(jiān)稅傳才拙所定九品杜詩說正宗作
- 前朝勝境開華洲,今代書聲讀芳杜。 -- 出自明·蔡羽·花村草堂為李子原承歌
- 雨過芳洲春水深,更擬蹇裳采芳杜。 -- 出自明·林環(huán)·題王晉卿春曉圖
- 霜厚如雪野易風(fēng),空村家家門尚杜。 -- 出自明·秋潭舷公·送生明還雪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