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在第7個字的詩句
朔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 出自唐·李白·玉壺吟
- 歲星入漢年,方朔見明主。 -- 出自唐·李白·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 任従飽死笑方朔,肯為雨立求秦優(yōu)。 -- 出自宋·蘇軾·戲子由
- 汝南相従三晦朔,君去苦早我來暮。 -- 出自宋·蘇軾·送歐陽季默赴闕
-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出車
- 子云窺未遍,方朔諧太枉。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
- 侏儒飽笑東方朔,薏苡讒憂馬伏波。 -- 出自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
- 惟應碧桃下,方朔是狂夫。 -- 出自唐·李商隱·圣女祠
- 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 -- 出自唐·李商隱·茂陵
- 四紀妖氛暗幽朔;諸人但欲口擊賊,茫茫九原誰可作! -- 出自宋·陸游·前有樽酒行
- 王正會夷夏,月朔盛旗幡。 -- 出自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
- 淮夷既平,震是朔南。 -- 出自唐·柳宗元·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師,集大功
- 受朝松露曉,頒朔桂煙涼。 -- 出自唐·溫庭筠·題翠微寺二十二韻
-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 -- 出自唐·王昌齡·放歌行
- 詎知金馬側(cè),方朔有奇才。 -- 出自唐·李嶠·門
- 邇來百馀年,正朔歸江東。 -- 出自宋·文天祥·彭城行
- 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滿東南天一角。 -- 出自宋·戴復古·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士院
- 鳳洮鳴鏑滿,云朔羽書稠。 -- 出自明·湯顯祖·送艾太仆六十韻(太仆以乙科為郎,論江陵起
- 胡秦何密邇,沙朔氣雄哉。 -- 出自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
- 天圣二年四月朔,一宵雷雨撼山川。 -- 出自宋·白玉蟾·七曲石塘寺
- 勝賞挨排三月朔,嫩晴將息百花天。 -- 出自宋·白玉蟾·繡香亭招飲
- 長安侏儒勝方朔,水邊潭母哀王孫。 -- 出自宋·梅堯臣·杜挺之新得知州將出京遺予薪芻豆
- 振衣向河朔,河朔人偉奇。 -- 出自宋·梅堯臣·郭之美忽過云往河北謁歐陽永叔沈子山
- 誰言王母桃,方朔不得偷。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答葉學古
- 歲在乙酉孟春朔,天氣凝滯云不開。 -- 出自宋·陳著·后紀時行
- 赤縣無人存正朔,青衫有淚哭琵琶。 -- 出自近代·柳亞子·次韻和陳巢南歲暮感懷之作
- 從此中原虛正朔,遂令驕虜擅皇都。 -- 出自近代·柳亞子·四月二十五日
- 不應煩暑路,河朔趁飛觥。 -- 出自宋·宋祁·送天雄監(jiān)兵李中吉
- 自憐待從非方朔,不識壺{左齒右慮}是隱詞。 -- 出自宋·宋祁·陪季秋大宴
- 憶昔胡來動河朔,渡河飲馬吹胡角。 -- 出自宋·張耒·聽客話澶淵事
- 侍臣不異東方朔,應喜仙桃滿禁林。 -- 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 金馬空故事,方朔漫多端。 -- 出自宋·毛滂·水調(diào)歌頭·金馬空故事
- 絲蠶地說連河朔,戎馬塵聞近虜庭。 -- 出自宋·魏野·送王衢之任德之推官
- 泗州已復漢正朔,議飾初廟修洛陽,草茅螻蟻百無用,山林豈復中原夢。 -- 出自宋·劉過·呈陳總領五首
- 震疊威霆兮逾朔幕,汪洋惠露兮浹編氓。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奉先歌
- 乙巳之秋七月朔,太陽無光天索寞。 -- 出自宋·方岳·日食守局
- 山麂見人頭卓朔,野鴟得鼠腹鼓亨。 -- 出自宋·方岳·效演雅
- 凍結(jié)南云,寒風朔吹。 -- 出自元·白樸·踏莎行 詠雪
- 荏苒余十齡,晦朔幾朒朓。 -- 出自明·宋濂·示呂生(有序)
- 起上林苑賞方朔,發(fā)會稽兵惜虎符。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武帝
- 南荒春較早,上朔日常暄。 -- 出自宋·曾豐·元日海南試筆
- 日麗于天,日斯朔月。 -- 出自隋·佚名·淳熙十六年皇后冊寶十三首
- 仰止靈岳,鎮(zhèn)于朔于。 -- 出自隋·佚名·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
- 朝菌一生迷晦朔,靈蓂千歲換春秋。 -- 出自宋·張俞·朱槿花二首
- 朝菌何曾閱晦朔,棫樸那知遮薪槱。 -- 出自元·高明·題支離叟
- 喜逢今改旦,正朔復歸唐。 -- 出自唐·沈佺期·答魑魅代書寄家人
- 扈從由來是方朔,為申冤氣在長平。 -- 出自唐·沈佺期·獄中聞駕幸長安二首
- 甲子八百九十朔,醉鄉(xiāng)三萬六千場。 -- 出自宋·周必大·二老堂會七兄樂語口號
- 日官起歷失氣朔,深春為臘冬為梅。 -- 出自宋·洪咨夔·冬雷行
- 如今冷笑東方朔,唯用詼諧侍漢皇。 -- 出自唐·韓偓·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