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在第6個字的詩句
昧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金丹寧誤俗,昧者難精討。 -- 出自唐·李白·擬古其八
- 唯有無生三昧觀,榮枯一照兩成空。 -- 出自唐·白居易·廬山草堂夜雨獨宿寄牛二李七庾三十二員外
- 托身侍云陛,昧旦趨華軒。 -- 出自唐·王維·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yè)二十韻,給事首春
- 千里永相望,昧昧我思之,幸唯季優(yōu)游,歲晚相攜持。 -- 出自宋·王安石·夜夢與和甫別如赴北京時和甫作詩覺而有作因
- 澄觀有材邀昧陋,霽云無力報奸回。 -- 出自宋·王安石·和吳御史臨淮感事
- 達觀聽兩行,昧者乃多態(tài)。 -- 出自宋·秦觀·無題二首
- 感傷遂成詩,昧者宜書紳。 -- 出自唐·韓愈·謝自然詩
- 須煩佛界三昧手,拈出茶經(jīng)第二泉。 -- 出自宋·楊萬里·惠泉分茶,示正孚長老
- 工師盡取聾昧人,豈是先王作之過。 -- 出自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立部伎
- 老入蒲團三昧定,坐看穿膝長蘆芽。 -- 出自宋·范成大·寄題西湖并送凈慈顯老三絕
- 懶拙已成三昧解,此生還證一圓通。 -- 出自宋·范成大·晚集南樓
- 上座獨超三昧地,諾惺庵里證般舟。 -- 出自宋·范成大·謝龔養(yǎng)正送蘄竹杖
- 乃知歷數(shù)定,昧者徒私憂。 -- 出自宋·范成大·秦淮
- 唯有草書三昧法,龍蛇夭矯鎖黃塵。 -- 出自宋·黃庭堅·題蘇才翁草書壁後
- 頓首惶恐臣昧死,越錄敢言天下事。 -- 出自宋·戴復古·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士院
- 仁義殊齟齬,昧者尊惡砳。 -- 出自宋·曾鞏·寄王介卿
- 何纖勿冒,何昧勿晰。 -- 出自明·劉基·擢彼喬松
- 沉沉翳光景,昧昧感昏旦。 -- 出自明·劉基·秋懷(五首)
- 曾對浦云長昧齒,重來華表不知年。 -- 出自唐·張祜·寄王尊師
- 莫說他人,休昧自己,暗里圣賢自見。 -- 出自宋·無名氏·望梅花·是是非非休辯
- 運起周天三昧火,鍛煉真 -- 出自宋·無名氏·浪淘沙 此下原有浪淘沙我有屋三間一首未注
- 明徹口頭三昧,拂跡便、忘言守拙。 -- 出自元·姬翼·柳梢青·明徹口頭三昧
- 我法果無在,昧者茲有涯。 -- 出自宋·宋祁·和成上人
- 宜乎今古惑昧者,搖擺舌吻歸之仙。 -- 出自宋·王令·八檜圖
- 淪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園中。 -- 出自宋·陳與義·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
- 併入晴窗三昧手,不須辛苦讀騷經(jīng)。 -- 出自宋·陳與義·墨戲二首·蘭
- 寶鑒塵埃蒙昧,須從磨煉輝輝。 -- 出自元·譚處端·西江月·役我盡因心意
- 一點靈光不昧。 -- 出自元·譚處端·如夢令 述懷
- 頹闌斜照綱昧絲,陳跡凄涼萬古悲。 -- 出自宋·真山民·東粵廟
- 覺利名之不昧,知貧賤而勿悲。 -- 出自宋·陳普·歸去來辭
- 六龍不翔,昧昧八荒。 -- 出自隋·佚名·太學生徐公
- 閉囚斷外事,昧坐半馀期。 -- 出自唐·沈佺期·傷王學士
- 畫得詩禪三昧少,詩如無住一聯(lián)多。 -- 出自宋·劉克莊·諸人頗有和余百梅詩者各賦一首
- 景光昭百世,昧谷謾西沉。 -- 出自宋·周必大·光宗皇帝挽詩二首
- 棋色應(yīng)同三昧色,牡丹何似九秋丹。 -- 出自宋·周必大·頃創(chuàng)棋色之論邦衡深然之明日府中花會戲成二
- 何時來施三昧手,慰我渴夢思長江。 -- 出自宋·洪邁·陳德瑞饋新茶
- 頗疑如幻三昧力,上方手攬歸吾廬。 -- 出自宋·洪邁·宿禪寂院
- 獨養(yǎng)靈龜不昧,有人高臥頤軒。 -- 出自宋·劉子翚·寄題陳良臣頤軒四首
- 留得驚人三昧語,珠璧騰輝宇宙。 -- 出自金·蔡松年·念奴嬌 送范季沾還云門
- 憑伏石槽三昧水,浴茲從昔無垢人。 -- 出自宋·吳則禮·由刁園步至因勝求浴
- 透出老禪三昧眼,鍋醒逋客二毛身。 -- 出自宋·吳則禮·攜茶過智海
- 弄影競垂三昧手,倚風疑裊五枝蓮。 -- 出自宋·陳造·梁教授次柘枝詩韻再和
- 因師寫物三昧手,公取天機付筆端。 -- 出自宋·陳造·題因師蒲桃圖二首
- 好將鼻祖三昧法,直響金華講經(jīng)去。 -- 出自宋·吳泳·壽范翁
- 誰識薌林三昧手,能令花落又花開。 -- 出自宋·王庭珪·浣溪沙
- 珍重薌林三昧手,不教一日不花開。 -- 出自宋·曾慥·浣溪沙
- 知有筆端三昧力,試將些語為招魂。 -- 出自宋·王灼·次韻任元受除夕
- 擊拂共看三昧手,白云洞中騰玉龍。 -- 出自宋·鄧肅·道原惠茗以長句報謝
- 以此得瑞名,昧者強臆斷。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
- 維元首之昧昧兮,而股肱孰為其良。 -- 出自宋·曹勛·琴操·殘形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