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在第13個字的詩句
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出自唐·王維·送元二使安
-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 出自唐·劉皂·旅次朔方
-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 出自·柳宗元·與浩初上人
-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 出自唐·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 -- 出自唐·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 出自唐·劉皂·旅次朔方 / 渡桑干
- 那堪旅館經殘臘,只把空書寄故鄉。 -- 出自唐·王建·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 出自唐·殷堯藩·同州端午
-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滿故城。 -- 出自唐·韋莊·金陵圖
-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 出自唐·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 描寫思鄉的詩句:卻恐它鄉勝故鄉 -- 出自··
- 離別的詩句: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 -- 出自··
- 離別的詩句: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來 -- 出自··
- 離別的詩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出自··
- “來時萬里同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全詞翻譯賞析 -- 出自··
-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故人昔新今尚故,還見新人有故時。 -- 出自唐·李白·怨情
- 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羞故林。 -- 出自唐·李白·白頭吟
- 寶書長劍掛高閣,金鞍駿馬散故人。 -- 出自唐·李白·猛虎行 ( 此詩蕭士□云是偽作 ) 【上彬下
-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 -- 出自宋·蘇軾·陽關曲
- 渚宮寂寞依古郢,楚地荒茫非故基。 -- 出自宋·蘇軾·渚宮
- 渚宮寂莫依古郢,楚地荒茫非故基。 -- 出自宋·蘇軾·渚宮
- 簿書鼛鼓不知春,佳句相呼賴故人。 -- 出自宋·蘇軾·寒食日答李公擇三絕次韻
- 倚賴春風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 -- 出自宋·蘇軾·寄蘄簟與蒲傳正
- 他年萬騎歸應好,奈有移文在故丘。 -- 出自宋·蘇軾·喬將行,烹鵝鹿出刀劍以飲客,以詩戲之
- 隱如寒月墮清晝,空有孤光留故躔。 -- 出自宋·蘇軾·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
- )尺一東來喚我歸,衰年已迫故山期。 -- 出自宋·蘇軾·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還汶公館我于東堂閱舊
- 少年辛苦事犁鋤,剛厭青山繞故居。 -- 出自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野人廬
- 幅巾我欲相隨去,海上何人識故侯。 -- 出自宋·蘇軾·贈王子直秀才
- ?世傳陶谷學士買得黨太尉家故妓,遇雪,陶取雪水烹團茶,謂妓曰:“黨家應不識此? -- 出自宋·蘇軾·趙成伯家有姝麗仆忝鄉人不肯開樽徒吟春雪謹
- 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幾于仁宗也。 -- 出自宋·蘇軾·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 老濞宮妝傳父祖,至今遺民悲故主。 -- 出自宋·蘇軾·于潛女
- (張故居為大水所壞,新卜此室故居之東。 -- 出自宋·蘇軾·訪張山人得山中字二首
- 吾今那復夢周公,尚喜秋來過故宮。 -- 出自宋·蘇軾·周公廟廟在岐山西北八九里廟后百許步有泉依
- 不須覽鏡坐自了,明年乞身歸故鄉。 -- 出自宋·蘇軾·贈寫御容妙善師
- 香山居士留遺跡,天竺禪師有故家。 -- 出自宋·蘇軾·天竺寺
- 烝豚未害為純孝,貍首何妨助故人。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開祖
- 一辭故國十經秋,每見秋瓜憶故丘。 -- 出自唐·杜甫·解悶十二首
-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 出自唐·杜甫·至后
- 安得如鳥有羽翅,托身白云還故鄉。 -- 出自唐·杜甫·大麥行
- 有花有酒有笙歌,其奈難逢親故何。 -- 出自唐·白居易·寄明州于駙馬使君三絕句
- 早聞一箭取遼城,相識雖新有故情。 -- 出自唐·白居易·贈楊秘書巨源
- 今朝一酌臨寒水,此地三回別故人。 -- 出自唐·白居易·履信池櫻桃島上,醉后走筆,送別舒員外,兼
- 停留五馬經寒食,指點三峰過故鄉。 -- 出自唐·白居易·和楊同州寒食干坑會后聞楊工部欲到知予與
- 乍來天上宜清凈,不用回頭望故山。 -- 出自唐·白居易·馮閣老處見與嚴郎中酬和詩因戲贈絕句
- 薛劉相次埋新壟,沈謝雙飛出故鄉。 -- 出自唐·白居易·憶杭州梅花因敘舊游寄蕭協律
- 料君即卻歸朝去,不見銀泥衫故時。 -- 出自唐·白居易·看常州柘枝贈賈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