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握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弄粉調朱柔素手,問何時重握。 -- 出自宋·周邦彥·丹鳳吟·迤邐春光無賴
- 平星轉作上臺星,獨運璇璣握玉衡。 -- 出自宋·曾豐·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
- 嫩筍觸沙抽犢角,新荷拿水握兒拳。 -- 出自宋·曾豐·首夏歸途感物自酌
- 何老長身李白須,傳聞死尚握州符。 -- 出自宋·劉克莊·聞何立可李茂欽訃二首
- 點點新霜上鬢須,深藏誰辨握中瑜。 -- 出自宋·劉克莊·答卓常簿二首
- 西清垂意君知否,應記青綾握舊蘭。 -- 出自宋·周必大·廷秀再用韻見寄末句易檀為蘭故亦不復從前韻
- 北省諫書藏舊草,南宮郎署握新蘭。 -- 出自唐·李群玉·送秦煉師歸岑公山
- 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雖細握非輕。 -- 出自唐·徐寅·筆
- 東家昨夜虜小姑,西婦朝篷握刀笑。 -- 出自宋·沈與求·山西行
- 浙水東西兩節旄,君今于此握戎韜。 -- 出自宋·楊億·景陽諫議赴馀杭
- 翠{左無右瓦}瓊罌才一握,極知風味勝黃斑。 -- 出自宋·劉子翚·致中惠瓜因成二絕句
- 寄謝銅街攀柳日,無忘粉署握蘭時。 -- 出自唐·武平一·餞唐永昌
- 君不見溫家玉鏡臺,提攜抱握九重來。 -- 出自唐·張宏纮·雜曲歌辭·行路難
- 顧影無言,清淚濕、但絲絲盈握。 -- 出自宋·方千里·丹鳳吟·宛轉回腸離緒
- 惟恐動搖天地窄,只應掌上握山川。 -- 出自宋·李石·扇子詩
- 淺非冷蕊,深非幽艷,中無倚握。 -- 出自宋·陳亮·桂枝香·仙風透骨
- 縱欲憑江魚寄往,漫霜毫頻握,幾時得見,諸事都記著。 -- 出自宋·楊澤民·丹鳳吟·荏苒秋光虛度
- 挑脫金寬雙玉腕,怕人猜偷握。 -- 出自宋·陳允平·丹鳳吟·暗柳煙深何處
- 仙府色饒攀桂侶,蓮花光讓握蘭身。 -- 出自唐·王傳·和襄陽徐相公商賀徐副使加章綬
- 君子三歸擅一名,秋毫雖細握非輕。 -- 出自唐·徐夤·詠筆二首
- 十年共語昨來非,長憶初年握手時。 -- 出自宋·陳傅良·挽劉端木司戶
- 廬山道士菊潭仙,前世滄浪握楚荃。 -- 出自宋·樂雷發·聽廬山胡道士彈離騷
- 紅裳姹女掩蕉扇,綠綬髯翁握蒲劍。 -- 出自宋·劉鏜·觀儺
- 持節南來聳百城,就分帥閫握邊兵。 -- 出自宋·劉穎·西湖再開呈張經略
- 唐世末年稱五代,宋承周禪握乾符。 -- 出自宋·羅燁·小說引子
- 風度幽間識宇高,暫分明寄握牛刀。 -- 出自宋·梅摯·酬贈王益舜良殿丞
- 藏機百千諸佛知,黃鶴樓前握手歸。 -- 出自宋·釋道寧·偈六十九首
- 喚醒惺惺石上瞌睡主人公,握手評論,掀眉笑語。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 攪叢林人七八處,今行而據;握拄杖子四十年,師坐而橫。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飲茶作別出蘿門,相送猶懷握手溫。 -- 出自宋·釋正覺·寄大洪和尚
- 有志會須能卒事,豈令久困握空拳。 -- 出自宋·孫應時·恭和家大人鬻田訓子詩韻
- 共驚高義摩云表,定上夷庚握斗魁。 -- 出自宋·唐士恥·代人次韻曹郎中雷字二首
- 尚書尺一征東趨,章以繡豸握銀菟。 -- 出自明·馬之駿·悲崔行
- 泰陵松柏五云高,再見姬康握赤刀。 -- 出自明·王寵·辛巳書事(四首)
- 建業青山是帝都,暫勞開府握軍符。 -- 出自明·王稚登·送吳中丞之金陵
- 何人彩筆能生花,何人赤手握靈蛇。 -- 出自明·吳鼎芳·王二丈挽詞(伯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