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在第4個字的詩句
承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雨露初承黃紙詔,煙霞欲別紫霄峰。”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玉津園承平苑囿雜耕桑,六圣勤民計慮長。 -- 出自宋·蘇軾·次韻奉和錢穆父蔣潁叔王仲至詩四首
- 不顯不承,無射于人斯。 -- 出自先秦·詩經·清廟
- 陰崖卻承霜雪干,偃蓋反走虬龍形。 -- 出自唐·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
- 推薦非承乏,操持必去嫌。 -- 出自唐·杜甫·東津送韋諷攝閬州錄事
- 想夜半承明。 -- 出自宋·辛棄疾·木蘭花慢 滁州送范倅
- 葉密獨承日,花繁偏受露。 -- 出自唐·白居易·有木詩八首
- 香積筵承紫泥詔,昭陽歌唱碧云詞。 -- 出自唐·白居易·廣宣上人以應制詩見示因以贈之詔
- 隱葉棲承露,攀花出未央。 -- 出自唐·王維·聽宮鶯
- 束帶趨承明,守官唯謁者。 -- 出自唐·王維·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走筆成)
- 須不羨、承明班列。 -- 出自清·納蘭性德·金縷曲 慰西溟
- 醉面貪承夕露,釣竿喜近秋風。 -- 出自宋·陸游·夏日六言
- 與君語承華,念此非不夙。 -- 出自宋·王安石·寄吳沖卿
- 八柱共承天,東西別隱然。 -- 出自唐·劉禹錫·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 出自唐·劉禹錫·鶴嘆二首
- 宗伯方承命,元龜遂告猷。 -- 出自宋·秦觀·進南郊慶成詩
- 王公厭承明,出守南宮鑰。 -- 出自宋·秦觀·南京妙峰亭
- 應詔肅承明詔。 -- 出自魏晉·曹植·責躬
- 飛化上承。 -- 出自魏晉·曹植·甘露謳
- 瓊爵是承。 -- 出自魏晉·曹植·甘露謳
- 寶剎遙承露,天花近足春。 -- 出自唐·李世民·謁并州大興國寺詩
- 洞主參承驚豸角,島夷安集慕霜威。 -- 出自唐·元稹·送嶺南崔侍御
- 女弟新承寵,阿大李延年。 -- 出自明·唐寅·相逢行
- 薄薄難承雨,翻翻不受風。 -- 出自宋·范成大·戲題索橋
- 瑞草唯承天上露,紅鸞不受世間塵。 -- 出自唐·王建·和蔣學士新授章服
- 黃雀舞承塵,倚恃主人仁。 -- 出自唐·孟郊·黃雀吟
- 江鴻恥承眷,云津未能翔。 -- 出自唐·孟郊·贈萬年陸郎中
- 萬木長承新雨露,千門空對舊河山。 -- 出自唐·劉長卿·上陽宮望幸
- 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別是武陵源。 -- 出自唐·劉長卿·送臺州李使君,兼寄題國清寺
- 子孫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 出自唐·高適·送渾將軍出塞
- 北闕趨承半隙塵,南梁笑客皆飛霰。 -- 出自唐·李紳·南梁行
- 注欲透承塵,濕難庇廚簏。 -- 出自唐·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 便面猶承墜露,金鉦半吐東墻。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乙宮四首
- 雁影相承接,龍圖共始終。 -- 出自唐·羅隱·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 一夜看承應未別,秋好處,雁來時。 -- 出自宋·吳文英·江神子/江城子
- 女弟新承寵,諸兄近拜侯。 -- 出自唐·崔顥·相逢行
- 懋德垂承詔,遺榮遽乞身。 -- 出自宋·曾鞏·送任逵度支監嵩山崇福宮
- 況又新承太守薦,羈鞅日背東門馳。 -- 出自宋·曾鞏·送劉醫博
- 萬世是承,四方是瞻。 -- 出自宋·司馬光·瞻彼南山
- 鱉禁叨承詔,金華侍執經。 -- 出自宋·司馬光·神宗皇帝挽詞五首
- 仁圣初承緒,敷在籲俊賢。 -- 出自宋·司馬光·宋相國挽辭二首
- 賤生偶承之,竊祿聊自庇。 -- 出自宋·司馬光·酬胡侍講先生見寄
- 相府新承檄,蘭臺舊校文。 -- 出自宋·司馬光·送次道能判西京
- 并日屢承檄,無時不里糧。 -- 出自宋·司馬光·送聶之美攝尉韋城
- 昧旦丕承。 -- 出自南北·謝朓·齊雩祭歌 世祖武皇帝
- 詎想謁承明。 -- 出自南北·庾信·經陳思王墓詩
- 后人訛承訛,官傍妄加木。 -- 出自宋·蔣捷·銅官山
- 望闕未承丹鳳詔,開門空對楚人家。 -- 出自唐·戴叔倫·贈司空拾遺
- 金殿一承恩,貂蟬滿鄉里。 -- 出自唐·陳陶·續古二十九首
- 揆予謬承獎,自昔從纓弁。 -- 出自唐·宋之問·郡宅中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