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在第3個(gè)字的詩句
戎在第三個(gè)字的詩句
- 問元戎早晚,鳴鞭徑去,解天山箭。 -- 出自金·元好問·水龍吟·從商帥國器獵于南陽同仲澤鼎玉賦此
- “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往來戎馬間,邊風(fēng)裂儒冠。 -- 出自宋·蘇軾·送曹輔赴閩漕
- 一落戎馬間,五見霜葉零。 -- 出自宋·蘇軾·送家安國教授歸成都
- 肇敏戎公,用錫爾祉。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江漢
- 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烈文
- 萬里戎王子,何年別月支? -- 出自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 垂老戎衣窄,歸休寒色深。 -- 出自唐·杜甫·初冬
- 崩騰戎馬際,往往殺長吏。 -- 出自唐·杜甫·送顧八分文學(xué)適洪吉州
- 頃壯戎麾出,叨陪幕府要。 -- 出自唐·杜甫·哭王彭州掄
- 中原戎馬盛,遠(yuǎn)道素書稀。 -- 出自唐·杜甫·登舟將適漢陽
- 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 出自唐·杜甫·放船
- 何知戎馬間,復(fù)接塵事屏。 -- 出自唐·杜甫·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
- 向非戎事備征伐,君肯辛苦越江湖。 -- 出自唐·杜甫·惜別行送劉仆射判官(仆射乃其主將劉乃仆射
- 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 出自宋·辛棄疾·水龍吟 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 每至戎人送馬時(shí),道旁千里無纖草。 -- 出自唐·白居易·陰山道
- 郊無戎馬郡無事,門有棨戟腰有章。 -- 出自唐·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題郡樓,兼呈周、殷二判官
- 淮浦戎初遁,興州盜甫平。 -- 出自宋·陸游·雨晴
- 烽傳戎壘密,驛遠(yuǎn)客程貪。 -- 出自宋·陸游·頃歲從戎南鄭屢往來興鳳間暇日追懷舊游有賦
- 曉束戎衣一悵然,五年奔走遍窮邊。 -- 出自宋·陸游·蜀州大閱
- 已通戎略逢黃石,仍占星文耀碧虛。 -- 出自唐·劉禹錫·酬鄆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懷見寄兼呈樂天
- 佇聞戎馬息,入賀領(lǐng)鴛行。 -- 出自唐·劉禹錫·奉和司空裴相公中書即事通簡舊僚之作
- 憚華戎,廓封略。 -- 出自唐·柳宗元·樂府雜曲·鼓吹鐃歌·戰(zhàn)武牢
- 富兵戎,盈倉箱。 -- 出自唐·柳宗元·樂府雜曲·鼓吹鐃歌·獸之窮
- 昔年戎虜犯榆關(guān),一敗龍城匹馬還。 -- 出自唐·溫庭筠·傷溫德彝
- 在昔戎戈動(dòng),今來宇宙平。 -- 出自唐·李世民·還陜述懷
- 歸來戎馬間,驚顧似羈雌。 -- 出自唐·韓愈·歸彭城
- 嗟爾戎人莫慘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 出自唐·韓愈·武關(guān)西逢配流吐番
- 履霜戎不早,蔓草要勿滋。 -- 出自宋·楊萬里·古路
- 人笑戎葵定自癡,不愁曦景蠶兼遲。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程元成紛事山居三詠·葵心堂
- 跡在戎府掾,心游天臺(tái)春。 -- 出自唐·王昌齡·送韋十二兵曹
- 西州戎馬地,賢豪事雄特。 -- 出自唐·元稹·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
- 漢法戎施幕,秦官郡置監(jiān)。 -- 出自唐·元稹·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
- 感昔戎行。 -- 出自南北·謝靈運(yùn)·答謝諮議
- 驅(qū)馳戎地馬,聚散林間禽。 -- 出自唐·王建·幽州送申稷評事歸平盧
- 會(huì)當(dāng)戎事息,聯(lián)影繞池行。 -- 出自唐·王建·和裴相公道中贈(zèng)別張相公
- 海內(nèi)戎衣卷,關(guān)中賊壘平。 -- 出自唐·劉長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時(shí)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
-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簡盧陟
- 早約戎裝去看城,聯(lián)鑣壕上嘆風(fēng)塵。 -- 出自宋·文天祥·出真州
- 三年戎服行,五嶺文玉會(huì)。 -- 出自宋·文天祥·獻(xiàn)州道中
- 飄飖戎幕下,出入關(guān)山際。 -- 出自唐·高適·贈(zèng)別王十七管記
- 寧知戎馬間,忽展平生懷。 -- 出自唐·高適·酬裴員外以詩代書
- 遙傳戎旅作,已報(bào)關(guān)山冷。 -- 出自唐·高適·同呂員外酬田著作幕門軍西宿盤山秋夜作
- 莫著戎衣期上清,東方曼倩逢人輕。 -- 出自唐·盧綸·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
- 春初戎馬掠河壖,屬國倉皇不解鞍。 -- 出自宋·蘇轍·送王宗望郎中赴河?xùn)|漕
- 憶昨戎馬地,別時(shí)心草草。 -- 出自唐·崔顥·贈(zèng)輕車
- 因參戎幕下,寄宅湘川口。 -- 出自唐·戴叔倫·同兗州張秀才過王侍御參謀宅賦十韻(柳字)
- 況茲戎馬郊,為貳維多謨。 -- 出自宋·梅堯臣·送韓子文寺丞通判瀛州
- 從來戎馬地,饗士日椎牛。 -- 出自宋·梅堯臣·送陸介夫?qū)W士通判秦州
- 地息戎馬牧,民苦黃河流。 -- 出自宋·梅堯臣·送柳秘丞大名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