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在第7個字的詩句
愧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恨無左車略,多愧魯連生。 -- 出自唐·李白·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
-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卻入西州門,永愧北山靈。 -- 出自宋·蘇軾·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詩云︰人稀野店休安
- 嗟君老狂不知愧,更吟丑婦惡嘲謗。 -- 出自宋·蘇軾·送碧香酒與趙明叔教授
- 回思十年事,無愧篋中筆。 -- 出自宋·蘇軾·子由生日
- 相従歸故山,不愧仙人杞。 -- 出自宋·蘇軾·以黃子木拄杖為子由生日之壽
- 繆為淮海帥,每愧廚傳缺。 -- 出自宋·蘇軾·到官病倦未嘗會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 吾刀不汝問,有愧在其肝。 -- 出自宋·蘇軾·以雙刀遺子由子由有詩次其韻
- 一朝出従仕,永愧李仲元。 -- 出自宋·蘇軾·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韻二首
- 困來臥重裀,憂愧自不眠。 -- 出自宋·蘇軾·和陶怨詩示龐鄧
- 知君向西望,不愧塔中人。 -- 出自宋·蘇軾·書泗州孫景山西軒
- 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 -- 出自先秦·詩經·抑
- 答云一書記,所愧國士知。 -- 出自唐·杜甫·送高三十五書記
- 發揮王子表,不愧史臣詞。 -- 出自唐·杜甫·哭李常侍嶧二首
- 仰看西飛翼,下愧東逝流。 -- 出自唐·杜甫·破船
- 吾衰臥江漢,但愧識玙璠。 -- 出自唐·杜甫·貽華陽柳少府
- 長為萬里客,有愧百年身。 -- 出自唐·杜甫·中夜
- 即今蓬鬢改,但愧菊花開。 -- 出自唐·杜甫·九日五首
- 美芹或以獻,深愧野人腹。 -- 出自宋·辛棄疾·吳克明廣文見和再用韻答之
- 其次即及我,我愧非其倫。 -- 出自唐·白居易·酬張十八訪宿見贈 自此后詩為贊善大夫時所
- 昔余謬從事,內愧才不足。 -- 出自唐·白居易·納粟
- 我為同州牧,內愧無才術。 -- 出自唐·白居易·六年春贈分司東都諸公
- 來慚荷寵命,去愧無能名。 -- 出自唐·白居易·別蘇州
- 伊予再塵忝,內愧非才哲。 -- 出自唐·白居易·再授賓客分司
- 兩度見山心有愧,皆因王事到山中。 -- 出自唐·白居易·在因公事到駱口驛
- 下慚蘇人淚,上愧劉君辭。 -- 出自唐·白居易·答劉禹錫白太守行
- 漸知吾潦倒,深愧爾留連。 -- 出自唐·白居易·答林泉
- 煩君贊詠心知愧,魚目驪珠同一封。 -- 出自唐·白居易·與微之唱和,來去常以竹筒貯詩,陳協律美而
- 我轉官階常自愧,君加邑號有何功? -- 出自唐·白居易·妻初授邑號告身
- 衡門蝸舍自慚愧,收得身來已五年。 -- 出自唐·白居易·履道居三首
- 回看左右能無愧,養活枯殘廢退身。 -- 出自唐·白居易·能無愧
- 此時太守自慚愧,重衣復衾有余溫。 -- 出自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
- 盛時儻來合慚愧,壯歲忽去還感傷。 -- 出自唐·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題郡樓,兼呈周、殷二判官
- 何人顧蓬徑,空愧求羊蹤。 -- 出自唐·王維·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
- 既飽負朝陽,自愧爾何德! -- 出自宋·陸游·秋思
- 垂名千古易,無愧寸心難。 -- 出自宋·陸游·遣興
- 一寸丹心幸無愧,庭空月白夜燒香。 -- 出自宋·陸游·燒香
- 屬饜糠麧猶多愧,徙倚柴荊只自悲。 -- 出自宋·陸游·洊饑之余復苦久雨感嘆有作
- 有書嬾讀吾堪愧,睡起何妨自磑茶。 -- 出自宋·陸游·蝸廬
- 霜嚴雞喔喔,但愧讀書功。 -- 出自宋·陸游·炭盡地爐危坐至夜分戲作
- 出處有心終有愧,圣賢無命亦無成。 -- 出自宋·陸游·反感憤
- 深知萬言策,不愧九原人。 -- 出自宋·陸游·送王景文
- 坐令龍鶴菜,猶愧首陽薇。 -- 出自宋·陸游·題龍鶴菜帖
- 乞得奉祠還自愧,猶將名姓到中朝。 -- 出自宋·陸游·奉祠
- 不能自勉去,但愧來何暮。 -- 出自唐·杜牧·題池州弄水亭
- 東皋亦自給,殊愧遠相安。 -- 出自唐·杜牧·貽隱者
- 猶依食貧地,已愧省煩人。 -- 出自宋·王安石·初憩和州
- 仰慚冥冥士,俯愧擾擾甿。 -- 出自宋·王安石·少狂喜文章
- 國人咸寡和,遙愧洛陽才。 -- 出自唐·孟浩然·和賈主薄弁九日登峴山
- 農當勉力吏當愧,敢不酌酒澆神龍。 -- 出自宋·歐陽修·答楊辟喜雨長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