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在第6個(gè)字的詩句
恍在第六個(gè)字的詩句
- 凌兢石橋去,恍惚入青冥。 -- 出自唐·李白·贈僧崖公
- 更盡聞呼鳥,恍來報(bào)曉鐘。 -- 出自唐·李白·宿無相寺
-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踟躕張冠道,恍若塞上行。 -- 出自·毛澤東·五律·張冠道中
- 高聲詠一篇,恍若與神遇。 -- 出自唐·白居易·山中獨(dú)吟
- 誰言千載後,恍若到鄒魯。 -- 出自宋·陸游·上丁
- 歸踏長安道,恍然皆舊游,處處見題名,始驚歲月遒。 -- 出自宋·陸游·還都
- 那知是羈客,恍若在家舍。 -- 出自宋·陸游·立秋后十日風(fēng)雨凄冷獨(dú)居有感
- 酣酣天地寬,恍恍嵇劉伍。 -- 出自唐·杜牧·雨中作
- 忽逢乘馬客,恍若驚麏顧。 -- 出自唐·劉禹錫·蠻子歌
- 相對起云霞,恍如游仙夢。 -- 出自宋·范仲淹·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三·二室道
- 云窗霧閣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 -- 出自唐·韓愈·華山女
- 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 -- 出自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bǔ)闕、李十一拾遺、
- 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棧。 -- 出自唐·韓愈·贈張籍
- 蛻蟬蠻煙中,恍若醉夢醒。 -- 出自宋·范成大·一百八盤
- 向來脫新羈,恍已還舊觀。 -- 出自宋·范成大·華嚴(yán)寺
- 鬼神滿衰聽,恍惚難自分。 -- 出自唐·孟郊·秋懷
- 獨(dú)有失意人,恍然無力行。 -- 出自唐·孟郊·感興
- 視聽隨物變,恍誰識其由。 -- 出自宋·蘇轍·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會景亭
- 不見室家好,恍如揖重城。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見寄
- 晃蕩河漢高,恍悢窗戶深。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
- 歸來覽新構(gòu),恍然發(fā)深思。 -- 出自宋·蘇轍·題南都留守妙峰亭
- 灑然塵滓消,恍爾心目醒。 -- 出自宋·曾鞏·北湖
- 見此崩五內(nèi),恍惚生狂癡。 -- 出自魏晉·蔡琰·悲憤詩
- 入門復(fù)上堂,恍恍生驚疑。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古離別
- 今來上真觀,恍若心靈訝。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上真觀
- 斜來島嶼隱,恍若瀟湘隔。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二游詩·任詩
- 長吟想風(fēng)馭,恍若升蓬瀛。 -- 出自唐·錢起·臥疾,答劉道士
- 依稀醉后拜,恍惚夢中辭。 -- 出自唐·李端·游終南山因寄蘇奉禮士尊師苗員外
- 丘陵仙鬼事恍惚,共和十鼓記亡一。 -- 出自宋·晁補(bǔ)之·胡戢秀才效歐陽公集古作琬琰堂
- 舊夢忽以醒,恍不如何所。 -- 出自宋·陳著·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爐亭勞余出山且取子美
- 本來中無主,恍惚求諸外。 -- 出自宋·陳著·吾黨與佛會
- 天上玉樓終恍惚,人間遺事已埃塵。 -- 出自宋·張耒·歲暮福昌懷古四首其三{李賀宅}
- 昏迷蒙兮浩恍惚,了者瞀兮失南北。 -- 出自宋·張耒·愬魃:
- 回視東下人,恍如御風(fēng)行。 -- 出自宋·王令·蘄口道中三首
- 高崖落絳葉,恍如人世秋。 -- 出自宋·陳與義·出山道中
- 秋氣動天地,恍然情未窮。 -- 出自宋·寇準(zhǔn)·秋思
- 憶從西江來,恍惚欣見之。 -- 出自宋·韓元吉·望靈山
- 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 -- 出自宋·張炎·解連環(huán) 孤雁
- 翛然簿書暇,恍若巖壑內(nèi)。 -- 出自宋·韓維·奉同原甫度支廳壁許道寧畫松
- 佳景忽在眼,恍如隔晨朝。 -- 出自宋·韓維·和曼叔憩永惠院
- 杳杳冥冥恍恍,忽忽相應(yīng)。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看清靜經(jīng),因作是詞,贈徐司判
- 展春風(fēng)圖畫,恍人世、有神仙。 -- 出自元·白樸·木蘭花慢 為樂府宋生賦。宋字壽香,燕城好
- 疏欞生遙素,恍疑曙光升。 -- 出自明·宋濂·清夜
- 飄飖雙鬢風(fēng),恍惚無定止。 -- 出自明·李東陽·夜過邵伯湖
- 幽靈汗漫入恍惚,始信丹青有奇骨。 -- 出自明·李東陽·題程亞卿所藏劉進(jìn)畫魚
- 達(dá)識尚凝常恍惚,愚蒙溶解故相違。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何謂此中生恍惚,直須款曲細(xì)精研。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何謂此中生恍惚,直須欵曲細(xì)精研。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達(dá)識尚凝常恍惚,愚蒙學(xué)解故相違。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