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在第11個字的詩句
弩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弩射潮低。 -- 出自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 何以即今云海上,千鈞強弩射天吳。 -- 出自宋·陸游·醉歌
- 津吏戒船東下穩,縣僚負弩晝歸榮。 -- 出自宋·晏殊·送凌侍郎歸鄉
- 漁父持竿不敢言,獵夫布弩空惆悵。 -- 出自元·王冕·蝦蟆山
- 高車來駕建朱旗,銅牙文弩擐犀皮。 -- 出自宋·梅堯臣·會稽婦
- 君今雖不苦稱意,尚驅文弩彯朱幡。 -- 出自宋·梅堯臣·送孫學士知太平州
- 蘇合輕裘霜莫犯,銅牙大弩吏先迎。 -- 出自宋·梅堯臣·送樂職方知泗州
- 須學依墻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龐。 -- 出自宋·王令·寄衡父滿翁
- 已覺副車驚博浪,更攜連弩望蓬壺。 -- 出自宋·錢惟演·始皇
- 船如走丸勢不住,力適萬弩云濤盤。 -- 出自宋·文同·五里三灘
- 相如昔乘使者車,縣令負弩當前驅。 -- 出自宋·強至·送王賓玉
- 健兒長鑰及馬腹,壯士勁弩當心胸。 -- 出自宋·吳泳·祁山歌上制帥聞敵退清水縣作
- 歸懸金印大如斗,里官負弩驅旗槍。 -- 出自宋·李彌遜·送族甥游學臨安
- 待西風、長城飲馬,朔庭張弩。 -- 出自宋·楊冠卿·賀新郎·薄暮垂虹去
- 不記錢王建國年,尚遺強弩射潮痕。 -- 出自宋·柴望·錢唐
- 眾犬僵仆兒輩走,猛士腰弩成蹶張。 -- 出自宋·何夢桂·和南山弟虎圖行
- 石筏橫津蛟莫窺,近山張弩或眠旗。 -- 出自元·王逢·江邊竹枝詞(七首)
- 北宋田為不伐曾作黑漆弩,可能原為民間詞,流傳至元,音律有變。 -- 出自元·白賁·鸚鵡曲 陽春白雪后集卷一案鸚鵡曲原名?
- 安得秦皇射蛟手,為操強弩下滄溟。 -- 出自明·袁凱·朝天宮觀方道士所畫三山圖(三首)
- 風直鹢郊傷六翮,機藏鼷弩惜千鈞。 -- 出自宋·宋庠·贈令狐進士
- 幾日陜郊迎郡副,車前懸弩雜軍麾。 -- 出自宋·宋庠·送將作監丞張唐卿通理陜州
- 蒼髯老翁百夫勇,蹶張強弩金仆姑。 -- 出自宋·艾性夫·射虎行贈張生
- 窄衫鬌髻號鬼國,腰鐮挾弩親農田。 -- 出自明·羅洪先·李將軍歌
- 雖然過那邊,枉發千鈞之弩。 -- 出自宋·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
- 行色光輝水國春,龍函畫弩菟分銀。 -- 出自宋·蘇頌·送集賢趙少卿出守淝州
- 高閣和鉛人暫去,秋郊驅弩吏趨迎。 -- 出自宋·蘇頌·送沈學士守毗陵
- 柴潭樓下碧漪漪,上有伏弩下潛螭。 -- 出自明·何喬新·柴潭樓(在汝寧)
- 紛綸世事集眇軀,有若萬弩向一狙。 -- 出自明·孫蕡·周玄初祈晴詩
- 堂堂坐控十三州,長驅鐵弩射潮頭。 -- 出自明·湯胤勣·鐵券歌
-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弩射潮低。 -- 出自宋·蘇軾·八月十五看潮五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