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在第11個(gè)字的詩句
幸在第一十一個(gè)字的詩句
- 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 出自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 吾君在位已五載,何不一幸乎其中? -- 出自唐·白居易·驪宮高
- 舊是六師開險(xiǎn)處,待陪巡幸扈星旌。 -- 出自清·納蘭性德·擬冬日景忠山應(yīng)制
- 天球及河圖,千古所共秘,幸今發(fā)其藏,雖老敢自棄。 -- 出自宋·陸游·讀書
- 三釜昔傷貧藉祿,一廛今幸老為氓。 -- 出自宋·陸游·題齋壁
- 逐客固宜安散地,閑民何幸樂升平。 -- 出自宋·陸游·初冬
- 圣世優(yōu)容許乞身,歸來猶幸齒齊民。 -- 出自宋·陸游·秋感
- 世事從來不可常,把茆猶幸得深藏。 -- 出自宋·陸游·歲暮書懷
- 穿仗兩曾觀揖遜,扶犁獨(dú)幸返耕桑。 -- 出自宋·陸游·春社有感
- 龔子吳中第一流,老農(nóng)何幸接英游! -- 出自宋·陸游·寄龔立道
- 千里永相望,昧昧我思之,幸唯季優(yōu)游,歲晚相攜持。 -- 出自宋·王安石·夜夢與和甫別如赴北京時(shí)和甫作詩覺而有作因
- 當(dāng)今睿孫承圣祖,岳神望幸河宗舞。 -- 出自唐·劉禹錫·平齊行二首
- 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 --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曲-留余慶
- 留馀慶,留馀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 --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十二曲——留馀慶
- 乖離會合謂無由,此會天幸非人謀。 -- 出自宋·歐陽修·哭圣俞
- 侵更歷漏氣彌厲,何由僥幸休須臾。 -- 出自唐·韓愈·射訓(xùn)狐
- 自笑孤蹤霜葉輕,官游何幸并耆英。 -- 出自宋·楊萬里·送俞漕子清大卿赴召二首
- 員外治中高帝孫,幕中何幸有詩人。 -- 出自宋·楊萬里·簡陸務(wù)觀史君編修二首
- 憶昔先皇幸朔方,屬車恩幸故難量。 -- 出自近代·王國維·頤和園詞
- 生把黃金買別離,是儂薄幸是儂愁。 -- 出自清·袁枚·寄聰娘
- 卻見同官喜復(fù)悲,此生何幸有歸期。 -- 出自唐·劉長卿·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贈袁贊府(時(shí)經(jīng)劉展平
- 禍生有基妖有漸,翠華西幸蒙塵埃。 -- 出自唐·羅隱·酬丘光庭
- 下種已遲空悵望,無心猶幸省工夫。 -- 出自宋·蘇轍·白須
- 未識吾君龍鳳章,諸儒望幸久南庠。 -- 出自宋·蘇轍·次韻門下呂相公車駕視學(xué)
- 杜紫微靈定相笑,青樓薄幸不知名。 -- 出自宋·賀鑄·揚(yáng)州敘游
- 高枕四封無一事,腐儒何幸偶專城。 -- 出自宋·曾鞏·閱武堂
- 上將鏖兵又欲旋,翠華巡幸已三年。 -- 出自唐·韋莊·聞回戈軍
- 紅樹蕭蕭閣半開,上皇曾幸此宮來。 -- 出自唐·張祜·華清宮四首
- 二月方當(dāng)爛漫時(shí),翠華未幸春無依。 -- 出自宋·邵雍·春游五首
- 此景得游無事日,也宜知幸福無涯。 -- 出自宋·邵雍·龍門石樓看伊川
- 為謀須求心無愧,作事莫幸人不知。 -- 出自宋·邵雍·首吟
- 清世文章日月懸,無才唯幸樂豐年。 -- 出自宋·邵雍·和魏教授見贈
- 君不見卒然佳會高歡難,幸值野王聊一彈。 -- 出自宋·晁補(bǔ)之·復(fù)用前韻呈明略雞肋集卷十四
- 七賢遠(yuǎn)跡冥鴻上,咸也復(fù)幸青云賞。 -- 出自宋·晁補(bǔ)之·復(fù)用前韻答十五叔父任城相會見和詩任城有李
- 畫舫何須載西子,青裙今幸拜東王。 -- 出自宋·朱翌·牡丹次韻
- 文字豈勞諸子重,風(fēng)塵多幸故人憂。 -- 出自唐·許渾·東游留別李叢秀才
- 鳳駕北歸山寂寂,龍旟西幸水滔滔。 -- 出自唐·許渾·驪山
- 借如聃功可升躍,鹿亦何幸飛相連。 -- 出自宋·王令·八檜圖
- 謬誤君恩再領(lǐng)州,名山猶幸復(fù)春游。 -- 出自宋·韓元吉·勸耕至赤松山
- 三邑久知歌惠愛,西州何幸著循良。 -- 出自宋·韓元吉·挽汪南美大夫詞
- 鄰舍未應(yīng)煩束缊,官庖猶幸有輿薪。 -- 出自宋·韓元吉·次韻陳子象謝新火詩
- 紅葉題詩誰與寄,青樓薄幸空遺跡。 -- 出自宋·張孝祥·滿江紅·秋滿蘅皋
- 潁水箕山一腐儒,麟符何幸玷恩除。 -- 出自宋·韓維·通判郎中以州早休特形詩詠輒依元韻
- 第一不如歸去好,東皋猶幸有鋤耰。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霜露慘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濟(jì)。 -- 出自先秦·宋玉·九辯
- 掛搭定知宜久住,歌吟何幸得流傳。 -- 出自宋·邊公式·詩一首
- 太祖姓趙都汴京,雪夜常幸趙普第。 -- 出自宋·陳普·歷代傳授歌
- 初悔投身落海涯,擁車猶幸襲蹤來。 -- 出自宋·曾豐·寄廣東提干田子真
- 官下有緣俱嶺表,社中何幸更江西。 -- 出自宋·曾豐·呈臨桂宰歐陽丈
- 同郡同年五弟兄,兩人猶幸竊余生。 -- 出自宋·曾豐·戊戌與彭元忠相別于安城丙午皆為東廣幕屬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