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在第3個字的詩句
嵯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 出自唐·李白·早秋單父
- 背上嵯峨兩肉山,明駝有債自須還。 -- 出自宋·陸游·縱筆
- 祠宇嵯峨接寶坊,扁舟又系畫橋傍。 -- 出自宋·陸游·禹祠
- 駭浪嵯峨風(fēng)作之,蛟龍血人以為嬉;畏涂寄命三十載,賴有痛飲紓吾悲。 -- 出自宋·陸游·雪中獨酌
- 火云嵯峨如疊嶂,百病攻衰非一狀。 -- 出自宋·陸游·贈汪叔潛
- 禍來嵯峨兮勢如壞墻,當伏重誅兮鼎耳劍鋩。 -- 出自宋·陸游·長信宮詞
- 云髻嵯峨。 -- 出自魏晉·曹植·閨情詩
- 一片嵯峨墮碧空,嵚崎歷落最玲瓏。 -- 出自宋·白玉蟾·畫石二首
- 軍廚嵯峨糟作丘,萬甕沸響玉蟻浮。 -- 出自宋·張耒·寄曼叔求酒
- 風(fēng)起嵯峨云。 -- 出自南北·何遜·九日侍宴樂游苑詩為西封侯作
- 石鼓嵯峨尚有文,舊題銅鼓更無人。 -- 出自宋·方信孺·銅鼓
- 絳闕嵯峨映五云,華簪合遝會芳宸。 -- 出自宋·周必大·又金國賀正旦使副到闕紫宸殿宴致語口號
- 天門嵯峨城九重,虎豹為衛(wèi)蛟龍宮。 -- 出自明·何景明·游獵篇
- 夢繞嵯峨里,神疏骨亦寒。 -- 出自唐·齊己·寄上荊渚,因夢廬岳,乃圖壁賦詩
- 入門嵯峨森紫玉,冷風(fēng)吹面天香馥。 -- 出自宋·鄧肅·黃楊巖
- 蜀山嵯峨九折外,瓊樓絳闕迷風(fēng)煙。 -- 出自宋·李石·題金馬碧雞神祠
- 翠峰嵯峨三十六,寒泉落空響哀玉。 -- 出自宋·高似孫·紀夢
- 屏山嵯峨高云衢,五畝下著吾儂居。 -- 出自宋·劉學(xué)箕·簡康侄求先君石山
- 棧云嵯峨漢江碧,一眼長淮天不隔。 -- 出自宋·程公許·送崔吉甫外刺安康分韻得客字
- 瑤巖嵯峨兮龍翔鳳飛,玄廬肅啟兮松楸露晞。 -- 出自宋·王柏·馬華父母葉氏挽詞
- 漢碣嵯峨幾百秋,曲墳遺廟越山頭。 -- 出自宋·陳允平·曹娥廟
- 巫影嵯峨。 -- 出自宋·譚宣子·鳴梭·織綃機上度鳴梭
- 九疊嵯峨倚著天,悔隨寒瀑下巖煙。 -- 出自唐·若虛·懷廬山舊隱
- 大別嵯峨,鵠逢縹緲,盡在先生幾案前。 -- 出自元·許有壬·沁園春·弱冠離家
- 蜀山嵯峨歸未得,盤盤先垅臨川側(cè)。 -- 出自元·虞集·家兄孟修父輸賦南還
- 殿閣嵯峨接帝京,阿房當日苦經(jīng)營。 -- 出自近代·李大釗·玉泉流貫頤和園墻根,潺潺有聲,聞通三海
- 西子嵯峨高髻擁,東鄰嬌小秀眉彎。 -- 出自宋·項安世·過王師嶺堠見荊門郢州山
- 萬鐘嵯峨劍頭米,九州幾何太倉秕。 -- 出自宋·項安世·都下次韻酬松陽葉叔文
- 大山嵯峨勢千尋,小山左右羅瑤簪。 -- 出自宋·項安世·賦運使張大監(jiān)道州石山以張詩平地風(fēng)瀾險于水
- 九峰嵯峨擁金碧,來游知費幾兩屐。 -- 出自·彭老·大滌洞天留題
- 萬仞嵯峨鳥道難,劍辦揮處骨毛寒。 -- 出自宋·釋善清·偈五首
- 新冢嵯峨古冢平,冢頭澆酒又清明。 -- 出自宋·釋文珦·原上曲
- 樓閣嵯峨千里鑒,田疇夷坦一枰棋。 -- 出自宋·蘇頌·公說再和并前十五篇輒復(fù)課六章用足前篇之闕
- 翠巘嵯峨插斗牛,仙家風(fēng)景自清幽。 -- 出自宋·王南一·西湖
- 云嶺嵯峨掛夕陽,含虛南洞更徜徉。 -- 出自宋·張大直·題含虛南洞
- 古廟嵯峨占地靈,四山環(huán)抱聳螺青。 -- 出自宋·趙善漮·游西山
- 怪石嵯峨勢若擎,天成斗室一蓬瀛。 -- 出自宋·趙彥鈕·同友人訪石室
- 山勢嵯峨接遠峰,九皋鶴唳徹長空。 -- 出自宋·趙瞻·鶴鳴古洞
- 雙塔嵯峨聳碧空,爛銀堆里紫金峰。 -- 出自·馮子振·登金山
- 雪山嵯峨控西極,寒井陰光混開辟。 -- 出自明·皇甫涍·雪山歌奉寄彭太保
- 赤城嵯峨敞靈區(qū),中天秀色光盤紆。 -- 出自明·孫蕡·周玄初祈晴詩
- 太華嵯峨一望遙,到門猶礙過溪橋。 -- 出自明·張紞·登太華寺(二首)
- 九嶷嵯峨楚云碧,鷓鴣啼雨湘江夕。 -- 出自明·鄭希良·夜雨
-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 出自唐·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