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7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一十七個字的詩句
-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 出自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版本一)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 出自唐·杜甫·閣夜
- 南天三旬苦霧開,赤日照耀從西來,六龍寒急光裴回。 -- 出自唐·杜甫·晚晴
- 有客驂麟并鳳,云遇青山赤壁,相約上高寒。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我志在寥闊
- 有客驂鸞并鳳,云遇青山、赤壁,相約上高寒。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 趙昌父七月望日用東坡韻,敘太
- 林花謝了春紅,[2]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 出自唐·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 富貴不可為,禍機發(fā)須臾,貧賤不可為,饑寒死路衢。 -- 出自宋·陸游·書幸
- 君不見無愁高緯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 -- 出自唐·溫庭筠·雜曲歌辭·達摩支
- 此時滿筵看一舉,荻花忽旋楊花舞,砉如寒隼驚暮禽,颯若繁埃得輕雨。 -- 出自唐·盧綸·和趙給事白蠅拂歌
- 見華星影里,仙棋局靜,清風行處,瑞玉圭寒。 -- 出自宋·吳文英·沁園春·澄碧西湖
- 郁郁閶門軒蓋,浩浩龍津車馬,風雪一家寒。 -- 出自元·元好問·水調歌頭 長源被放,西歸長安,過予內(nèi)鄉(xiāng),
- 這秋芳自韻,不爭春艷,霜根難老,偏耐風寒。 -- 出自宋·陳著·沁園春·吾菊坡兄
- 別有非常手段,捻聚虛空一片,澄澈夜光寒。 -- 出自元·姬翼·水調歌頭·徹底探囊篋
- 揮灑煙云來腕底,靈氣胸中未已,看枯木寒山如此。 -- 出自近代·柳亞子·金縷曲 哲夫作枯筆山水一小幀見贈,為訂交
- 桂殿風香暗度,羅襪銀床立盡,冷浸一鉤寒。 -- 出自宋·張玉娘·水調歌頭 次東坡韻
- 吃盡風﹀雨︽,那見霜凝雪凍,饑了又添寒。 -- 出自宋·葛長庚·水調歌頭·苦苦誰知苦
- 向雷聲震處,一陽來復,玉爐火熾,金鼎煙寒。 -- 出自宋·葛長庚·沁園春·要做神仙
- 丞相祠堂何處,太傅石碑墮淚,木老瀑泉寒。 -- 出自宋·劉克莊·水調歌頭·敕使竟空反
- 客難揚雄拓落,友笑王良來往,面汗背芒寒。 -- 出自宋·劉克莊·水調歌頭·遣作嶺頭使
- 莫問浮云起滅,且跨剛風游戲,露冷玉簫寒。 -- 出自宋·劉克莊·水調歌頭·老子頗更事
- 翁意在乎林壑,客亦知夫水月,滿腹貯清寒。 -- 出自宋·劉克莊·水調歌頭·落日幾呼渡
- 我讀內(nèi)篇未竟,忽被急符驅去,洞閉白云寒。 -- 出自宋·劉克莊·水調歌頭·羯虜問周鼎
- 久苦諸君共事,更盡一杯別酒,風露夜深寒。 -- 出自宋·劉克莊·水調歌頭·半世慣歧路
- 待得銀盤擎出,只怕玉峰醉倒,衰病不禁寒。 -- 出自宋·劉克莊·水調歌頭·怪事廣寒殿
- 算這邊贏得,黑貂裘敝,那邊輸了,翡翠衾寒。 -- 出自宋·劉克莊·沁園春·遼鶴重來
- (《江夜歲暮》)望臘早花緣樹見,隨巖寒水隔林聞。 -- 出自唐·趙嘏·殘句
- 斜入酒樓歌處,微褪茅檐煙際,窗戶漾光寒。 -- 出自宋·袁去華·水調歌頭·云凍鳥飛滅
- 新舊今逢二妙,人地一時清絕,高并兩峰寒。 -- 出自宋·劉一止·水調歌頭·縹緲青溪畔
- 曾是使君風度,元有胸中丘壑,六月竹風寒。 -- 出自宋·仲并·水調歌頭·華棟一何麗
- 仰見先生風節(jié),更有兩公名德,冰雪照人寒。 -- 出自宋·陳居仁·水調歌頭·重過釣臺路
- 把酒一聽欸乃,過了黃花時節(jié),水國倍生寒。 -- 出自·王炎2·水調歌頭·千里倦游客
- 梅嶺綠陰青子,蒲澗清泉白石,怪我舊盟寒。 -- 出自宋·崔與之·水調歌頭 題劍閣
- 命飛瓊步月,瑤臺凝凈,云英搗雪,玉杵光寒。 -- 出自宋·趙福元·沁園春·珠斗闌干
- 一曲中分夷險,兩牖空光平布,滿洞貯清寒。 -- 出自宋·吳千能·水調歌頭·澹氏人安在
- 任爾炎涼千變,不改山河一色,爽氣逼人寒。 -- 出自宋·李曾伯·水調歌頭·萬里凈無翳
- 使蜀居諸葛,兵屯自肅,朝留一范,賊膽須寒。 -- 出自宋·趙汝騰·沁園春·人道恥堂
- 寂寞六郎秋扇,牽補靈均破屋,風露半襟寒。 -- 出自宋·劉將孫·水調歌頭·搖風猶似旆
- 曾把絲綸一擲,藐視山河九鼎,高議凜人寒。 -- 出自宋·沈明叔·水調歌頭·漢事正猶豫
- 鵝溪白繭光昭回,上實羅浮山南絕壁之寒梅。 -- 出自宋·蔡士裕·題所藏趙清獻公梅花圖
- (以上并見《紀事》)中丞為國拔賢才,寒俊欣逢藻鑒開。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lián)句
- 今日芙蓉洲上,洗盡平生塵土,銀漢溢清寒。 -- 出自元·趙孟*·水調歌頭 與魏鶴臺飲夫容洲,牟成甫用東坡
- 看浴酒發(fā)春,海棠睡暖,笑波生媚,荔子漿寒。 -- 出自元·仆散汝弼·風流子 金石萃編卷一百五十八載溫泉風流子
- 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煙原上,沙晚不勝寒。 -- 出自元·王惲·水調歌頭 送王子初之太原
- 數(shù)日春風著物,一夜秋霜滿野,六月宛陵寒。 -- 出自元·吳存·水調歌頭 代送路同知罷歸 以上鄱陽五家集本
- 與勉夫對坐蕭齊,即景漫賦江楓汀樹,掛寒云零亂。 -- 出自元·袁易·洞仙歌 去冬無雪,新歲乃稍稍見,正月二十
- 庭列森森玉樹,座擁駢駢珠履,金碗蔗漿寒。 -- 出自元·周權·水調歌頭 慶壽
- 寒。 -- 出自元·李道純·沁園春·得遇真?zhèn)?/a>
- 君不見燕山萬里客更難,赤泥嶺上春風寒。 -- 出自宋·戴表元·赤泥嶺行
- 病余惟有骨崚嶒,節(jié)物催人祗自驚,肩比寒山為獨聳,心將秋水覺雙清。 -- 出自宋·丘葵·重九
- 一默定千差,常說熾然說說拙,萬古清風寒穩(wěn)徹骨。 -- 出自宋·釋崇岳·維摩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