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6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一十六個字的詩句
-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寒山《杳杳寒山道》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夜來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aa5郭寒。 -- 出自宋·蘇軾·贈莘老七絕
- 聞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時柯葉,霜雪歲寒馀。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喚起子陸子
- 余杭邑客多羈貧,其間甚者蕭與殷:天寒身上猶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塵。 -- 出自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贈蕭、殷二協(xié)律
- 新霜拆栗罅,宿雨飽豆莢,枯柳無鳴蜩,寒花有穿蝶。 -- 出自宋·陸游·秋郊有懷
- 昨者始見公,凜然須如銀,敗席留煮茗,寒廳無雜賓。 -- 出自宋·陸游·送陳德邵宮教赴行在二十韻
- 高颿泊江渚,歲晚風(fēng)雨頻,愿言添衣裘,寒陰能薄人。 -- 出自宋·陸游·送陳德邵宮教赴行在二十韻
- 一朝獲其詩,驚喜踰素料,夜窗取吟諷,寒燈耿相照。 -- 出自宋·陸游·謝徐志父帳干惠詩編
- 皓鶴奪鮮,白[閑鳥]失素,千里廣鋪寒野。 -- 出自宋·柳永·望遠行·長空降瑞
- 正茫茫、相催無定,只恁東生西沒,半均寒暑。 -- 出自宋·周邦彥·留客住·嗟烏兔
- 壯士有仇未得報,拔劍欲去憤已平,夜寒酒多愁遽明。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五弦行
- 風(fēng)力蕭蕭吹短衣,茅檐霜日淡暉暉,天寒塞北雁行落,歲晚大梁書信稀。 -- 出自宋·黃庭堅·寄張仲謀次韻
- 唧唧候鳴聲,涓涓報初溜,輕巾漉糟腳,寒泉養(yǎng)罌缶。 -- 出自宋·蘇轍·釀重陽酒
- 深庭廣排筵會,聽笙歌猶未徹,漸覺輕寒,透簾穿戶。 -- 出自宋·無名氏·女冠子·同云密布
- 青春白日不照貧士屋,使我四壁長年寒。 -- 出自宋·晁補之·寄懷壽光主簿四叔父
- 亭館舊時無價,城闕當(dāng)年殘霸,煙水卷寒沙。 -- 出自·沈祖棻·水調(diào)歌頭 雨夜集飲秦淮酒肆,用東山體
- 眉月畫應(yīng)慵瘦*□對鏡、怨容光淚痕寒染翠綃裳。 -- 出自宋·張玉娘·小重山 秋思
- 微云霮{上雨下對}弄余春,清曉微寒尚著人。 -- 出自宋·張耒·微云
- 春云霮{上雨下對}弄朝暉,清峭余寒透夾衣。 -- 出自宋·張耒·自二月末苦雨寒食前一日始晴視園中花乃殊不
- 學(xué)撫瑤琴,時時欲翦,更掬水魚鱗波底寒。 -- 出自宋·劉過·沁園春·銷薄春冰
- 縣符旁午催調(diào)發(fā),大車小車聲軋軋,霜寒晷短路又滑,擔(dān)夫肩穿牛蹄脫。 -- 出自宋·劉克莊·運糧行
- 椰冠野服雙鬢星,抱書自隨妙娉婷,眼寒海南蜑家丁。 -- 出自宋·洪咨夔·題李杜蘇黃像·東坡
- 攏鬢新收玉步搖,背燈初解繡裙腰,枕寒衾冷異香焦。 -- 出自唐·韓偓·浣溪沙
- 狂吹鳴籬,祥E648剪水,分明欺壓寒梅。 -- 出自宋·葛立方·滿庭芳·狂吹鳴籬
- 月里暗香,水邊疏影,淡妝宜瘦,玉骨禁寒。 -- 出自宋·葛立方·風(fēng)流子·細草芳南苑
- 玉骨綃裳韻太孤,天教飛雪伴清癯,林寒疏蕊半開落,野迥暗香疑有無。 -- 出自宋·劉子翚·梅花
- 宿雨乍開銀漢,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廣寒游。 -- 出自宋·張元干·水調(diào)歌頭·最樂賢王子
- 此中消息有盈(月肉),春夢一覺秋風(fēng)寒。 -- 出自近代·弘一·滑稽傳題詞四絕
- 松下凌霜古干,竹外橫窗疏影,同是翠寒姿。 -- 出自宋·李處全·水調(diào)歌頭·微雨眼明處
- 風(fēng)勾月引,余事作詩人,詞歌雪,氣凌云,寒瘦倫郊島。 -- 出自宋·史浩·驀山溪·清淡無限
- 三家笑荒陋,十日寄蕭條,破戶無人掩,寒爐折竹燒。 -- 出自宋·李流謙·豐都驛呈任子厚詩二首
- 歲晚朔云邊雪,壓盡蠻煙瘴雨,過雁落寒汀。 -- 出自宋·吳鎰·水調(diào)歌頭·三楚上游地
- 不許常人著手,管定竿頭先折,提桶落寒泉。 -- 出自宋·夏元鼎·水調(diào)歌頭·我有一竿竹
- 但花下紅云,尚通夕照,柳邊白月,自落寒潮。 -- 出自宋·利登·風(fēng)流子·梨園花柳地
- 重袖調(diào)元大手,歸傲綸巾一線,志不在寒鯨。 -- 出自宋·黃子功·水調(diào)歌頭·綰纖釣臺下
- 圭灶先知曉,盆池別見天,古寺尋僧飯,寒巖衣鹿裘。 -- 出自宋·廖融·句
- 更選甚、南枝與北枝,是一種春風(fēng),待爭寒暖。 -- 出自元·李俊明·洞仙歌 謝楊成之寄梅 原作一,據(jù)張氏研古樓
- 最是宮黃一點,散下天香萬斛,來自廣寒秋。 -- 出自元·顧阿瑛·水調(diào)歌頭 天香詞
- 見本來一性,沖開昊境,朗如秋月,清似寒泉。 -- 出自元·侯善淵·洞天春
- 窗下煙江白鳥,窗外浮云蒼狗,未肯便寒盟。 -- 出自元·劉因·水調(diào)歌頭 同諸公飲王丈利夫飲山亭,索賦長
- 二客病跛阻攀登(謂劍丞貞長),坐聽寒滴覓新句。 -- 出自近代·陳三立·琴初貞長劍丞過湖居偕往看桂花滿覺隴遂至理
- 滔滔隨岫遠,{氵亹}{氵亹}浸沙寒。 -- 出自宋·杜范·九月二十六日觀水
- 羨子幽棲地,空山十月天,清檐朝飯后,寒壁夜深禪。 -- 出自宋·李之才·奉答勤師山中見寄
- 遠水去無極,離人來幾時,暝煙沈古道,寒日墮喬枝。 -- 出自宋·釋懷古·灞陵秋居酬友人見寄
- 拍盲入草尋人去,歸來羞對白云,倦倚寒巖枯樹。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 飽雪筠林野之姿,癯猶高節(jié);抱松石歲寒之骨,老更蒼棱。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秋云消兮天青而闊,夜月上兮水白而寒。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魚潛水而秋痕愈碧,鶴臥松而月夢猶寒。 -- 出自宋·釋正覺·大寧悟長老寫師像求贊
- 圓蒲曲木兮清白傳家,老鶴蒼松兮歲寒去就。 -- 出自宋·釋正覺·善友陸銓寫真請贊
- 天工施春不愛惜,樂與枯槎借顏色,歲寒日晚律候嚴,已遣南枝報消息。 -- 出自宋·王洋·自縣圃行梅化因成五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