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在第14個字的詩句
宗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春來有喜何人見,好學神孫類祖宗。 -- 出自宋·蘇軾·太皇太后閣六首
- 悃愊無華真漢吏,文章爾雅稱吾宗。 -- 出自宋·蘇軾·蘇潛圣挽詞
- 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 -- 出自先秦·詩經·板
-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 出自先秦·詩經·湛露
- 鳧鹥在潀,公尸來燕來宗,既燕于宗,福祿攸降。 -- 出自先秦·詩經·鳧鹥
- 謝家固不多安石,阮氏還能幾嗣宗。 -- 出自宋·辛棄疾·新年團拜后和主敬韻并呈雪平
- 人人呼為天子鏡,我有一言聞太宗。 -- 出自唐·白居易·百煉鏡-辨皇王鑒也
- 煙水云山千萬重,散人名號繼吾宗。 -- 出自宋·陸游·書齋壁
- 巍巍闕里與天崇,禮樂詩書萬世宗。 -- 出自宋·陸游·讀老子傳
- 我赴文場君受戒,道邊曾共望高宗。 -- 出自宋·陸游·感舊贈超師
- 傅說說命三四紙,有能師者稱祖宗。 -- 出自唐·元稹·人道短
- 玻璃濯錦遙相通,指麾大渡來朝宗。 -- 出自宋·范成大·萬景樓
- 紫蓋黃旗在湖海,故應河伯欲朝宗。 -- 出自宋·范成大·漸水
- 長得蕭何為國相,自西流水盡朝宗。 -- 出自唐·王建·上武元衡相公
- 章川貢川結襟帶,梅嶺桂嶺來朝宗。 -- 出自宋·黃庭堅·題虔州東禪圓照師新作御書閣
- 從此滂沱徧枯槁,愛民天子似仁宗。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文少激祈雨有感
- 見說黃芽心地轉,更于何趣覓仙宗。 -- 出自明·朱元璋·題神樂道士
- 花紅柳綠菩提相,燕語鶯啼般若宗。 -- 出自宋·白玉蟾·醉作觀音像仍為書贊三首
- 入得青山第幾重,龍蟠鳳舞著仙宗。 -- 出自宋·無名氏·奉謝徐獻子
- 賈生北望朝文帝,白傅何期哭憲宗。 -- 出自宋·王禹偁·揚道中感事兼簡史館丁學士
- 塵侵煙染尤堪重,年號標題歷武宗。 -- 出自宋·王禹偁·頃年謫宦解梁收得令孫補闕毛詩音義其本乃會
- 當初管晏權輕重,父子君臣尚且宗。 -- 出自宋·邵雍·五伯
- 卻憶隋文駕六龍,意比姬滿朝河宗。 -- 出自宋·晁補之·游棲巖寺呈提刑學士毅夫兄
- 萬卷仙經話總同,金丹只此是根宗。 -- 出自宋·張伯端·七言四韻十六首
- 回頭笑謂安得此,但與劉伶阮嗣宗。 -- 出自宋·陳著·與前人對酌醉中
- 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風流—世宗。 -- 出自近代·柳亞子·題夏內史集
- 白頭官吏知年幾,猶指屏風說孝宗。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高資冢上五樓穹,先祖曾經相哲宗。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百川袞袞東赴海,學者皆知孔氏宗。 -- 出自宋·蘇泂·存沒口號
- 力士鐺隨狂李白,華陽巾墊郭林宗。 -- 出自宋·方岳·次韻秋崖落成
- 供養五臺曼殊象,阇黎疑未識真宗。 -- 出自清·乾隆·黛螺頂
- 弄田播種近臣從,不比親耕典秩宗。 -- 出自清·乾隆·御園耕種
- 只應龍種如高帝,何止虹髯似太宗。 -- 出自明·李東陽·大行皇帝挽歌辭(二首)
- 敬身天不寬曾子,白眼人當殺嗣宗。 -- 出自宋·陳普·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 高宗誠實夢傅說,傅說何嘗夢高宗。 -- 出自宋·陳普·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 代天去惡如拔薤,后剪枝葉先其宗。 -- 出自宋·陳普·夜臺
- 青瑣門前招不去,相期猶不負林宗。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王允
- 君看奕葉東吳陸,轉作詞章便覆宗。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陸機
- 慕道焚修萬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夸灶傳家祖赤松,吹煙授道悟元宗。 -- 出自宋·曾豐·試宜黃侯湛墨二首
- 不律不呂自中節,非夔非襄誰傳宗。 -- 出自宋·曾豐·南康劉尉于廳事之東開軒日清瀨蓋取其前松聲
- 為掃蓮花師子座,待余重舉絕言宗。 -- 出自明·憨山大師·寄燕都慈壽寺別山長老
- 清凈之化浹百年,寡欲愛民自祖宗。 -- 出自宋·晁說之·連日與性之王君談遽來告別因作
- 偶有時戲筆,官奴藏去,有時醉墜,宗武扶將。 -- 出自宋·劉克莊·沁園春·疇昔遭逢
- 丁寬與易俱東去,神秀離禪作北宗。 -- 出自宋·劉克莊·梅花十絕答石塘二林
- 太皇勛德侔高帝,陛下謙恭似孝宗。 -- 出自宋·劉克莊·辛卯滿散天基節即事六首
- 竹湖疇昔嘆兼通,孔墨何曾是別宗。 -- 出自宋·劉克莊·哭日老二首
- 聞道嶺南歌圣主,一如河北感仁宗。 -- 出自宋·劉克莊·送李漕用之二首
- 東漢聘君真處士,晚唐先輩亦文宗。 -- 出自宋·劉克莊·答徐雷震投贈
- 絕頂來尋煉藥蹤,老仙端的是吾宗。 -- 出自宋·劉克莊·劉仙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