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在第11個字的詩句
塔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 出自宋·范成大·橫塘
-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尋孤塔認西東。 -- 出自宋·蘇軾·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jù)它本補。〕)
- 獨望鐘山喚寶公,林間白塔如孤鶴。 -- 出自宋·蘇軾·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風,得鐘山泉公書,寄詩
-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尋孤塔主西東。 -- 出自宋·蘇軾·虔州八境圖八首
- 半月悠悠在廣陵,何樓何塔不同登。 -- 出自唐·白居易·與夢得同登棲靈塔
- 大海龍宮無限地,諸天雁塔幾多層。 -- 出自唐·李商隱·題白石蓮花寄楚公
- 云門戍樓鼓坎坎,山尾佛塔燈層層。 -- 出自宋·陸游·夜歸
- 擺撥簿書呼酒榼,南湖西塔有幽期。 -- 出自宋·陸游·雨中遣懷
- 城角危樓晴靄碧,林間雙塔夕陽紅。 -- 出自宋·陸游·將至京口
- 轉(zhuǎn)頭已失望夫石,黃山孤塔迎人來。 -- 出自宋·陸游·黃山塔
- 中流回望始太息,煙中白塔高嶙峋。 -- 出自宋·陸游·自山中泛舟歸郡城
- 渺渺長江下估船,亭亭孤塔隱蒼煙。 -- 出自宋·陸游·曉出城東
- 入港綠潮深蘸岸,披云白塔遠招人。 -- 出自宋·陸游·蕭山
- 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 -- 出自近代·魯迅·題三義塔
- 淮沂無山四封庳,獨有廟塔尤峨巍。 -- 出自宋·王安石·憶昨詩示諸外弟
- 腸斷龜山離別處,夕陽孤塔自崔嵬。 -- 出自宋·秦觀·再遣朝華
- 老檜如憧翠接連,山茶作塔綠縈纏。 -- 出自宋·楊萬里·寒食雨中,同舍約游天竺,得十六絕句呈陸務(wù)
- 萬里銀河瀉瓊海,一雙玉塔表金山。 -- 出自宋·楊萬里·過揚子江二首
- 天遠地平城更闊,千尋玉塔尺來高。 -- 出自宋·楊萬里·船過蘇州二首
- 招信上流總奔赴,僧伽孤塔政彎環(huán)。 -- 出自宋·楊萬里·盱眙軍東山飛步亭和大守霍和卿韻
- 枕上驚回丹闕夢,屋頭白塔滿鈴風。 -- 出自宋·范成大·范陽驛
- 〈公少年過泗州,于僧伽塔中見一老僧,謂公歸視祖墓,有白兔者,君當?shù)谝蝗思暗冢讯弧? -- 出自宋·蘇轍·王君貺宣徽挽詞三首
- 擬策孤筇避冶游,上方一塔俯清秋。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38
- 鴻雁南飛江北流,亭亭雙塔是升州。 -- 出自宋·賀鑄·東華馬上懷寄清涼和公兼簡社中王拙居士
- 法定禪房臨峭合,辟支靈塔冠層巒。 -- 出自宋·曾鞏·靈巖寺兼簡重元長老二劉居士
- 學繡女兒行水潯,遙看三塔小如針。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二十五
- 急鼓冬冬下泗州,卻瞻金塔在中流。 -- 出自宋·晁補之·赴廣陵道中三首
- 松間鳥語如我招,仰見白塔當林梢。 -- 出自宋·晁補之·徑山
- 仙石拂衣寒起霧,層沙聚塔遠凌空。 -- 出自宋·宋祁·東湖禪院
- 東風淮聲鳴萬鼓,山頭孤塔藏煙霧。 -- 出自宋·張耒·春陰泊龜山寄園明
- 塔禮寒山。 -- 出自唐·楊巨源·送澹公歸嵩山龍?zhí)端略岜編?/a>
- 滄海附船浮浪久,碧山尋塔上云遙。 -- 出自唐·張喬·贈頭陀僧
- 煙里微茫第一山,眼明白塔俯滄灣。 -- 出自宋·韓元吉·初見龜山塔
- 幸謝鄉(xiāng)豪并力,穿新壙、起塔重重。 -- 出自元·丘處機·滿庭芳 余自東離海上,西入關(guān)中,十五馀年
- 飛藹晚樓迷紫翠,夕陽孤塔認丹青。 -- 出自宋·本之·詩一首
- 高聳心抽筆直,下蟠上銳塔圓。 -- 出自宋·劉克莊·余作生墳何生謙致檜十株答以六言二首
- 想亦自營歸寂處,一丘卵塔種青松。 -- 出自宋·劉克莊·贈風水僧
- 每想苑墻危逼路,更思缽塔曉凌煙。 -- 出自唐·貫休·感懷寄盧給事二首
- 毗沙大像何光輝,手擎巨塔凌云飛。 -- 出自唐·歐陽炯·題景煥畫應(yīng)天寺壁天王歌
- 銷得青城千嶂下,白蓮標塔帝恩深。 -- 出自唐·齊己·荊州貫休大師舊房
- 試向中流東北望,城南實塔在門前。 -- 出自宋·程師孟·入涌泉道中
- 居士禿巾撩楚雁,僧伽孤塔供淮天。 -- 出自宋·吳則禮·夢過盱眙城追寄曾照老
- 更喜鸰原俱有子,還來雁塔再題名。 -- 出自宋·吳芾·送侄赴廷試
- 詔下龍墀思舊德,名標雁塔看諸郎。 -- 出自宋·仲并·上孟郡王生辰三首
- 僅老相從五十朞,來瞻遺塔我心悲。 -- 出自宋·樓鑰·吊僅老塔
- 小休危亭帶曲折,未盡高塔當崔嵬。 -- 出自宋·趙蕃·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
- 同袍秦外铦師兄,哦詩禮塔作佛事,同吃地爐山芋羹。 -- 出自宋·周文璞·堯章金銅佛塔歌
- 休向長江問陳跡,浮梁孤塔不堪論。 -- 出自宋·岳珂·庚子三月二十七日又易守當涂四月十一日發(fā)辭
- 妃子當年井尚存,誰栽石塔向云根。 -- 出自宋·趙希邁·楊妃井
- 兩山宛似南北峰,況有層塔相映帶。 -- 出自宋·姚勉·次楊監(jiān)簿新癖小西湖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