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第6個字的詩句
城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出自唐·杜甫·春望
-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 出自唐·杜甫·野望
-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 出自唐·李頎·古從軍行
- 幅巾藜杖北城頭,卷地西風滿眼愁。 -- 出自宋·陸游·秋晚登城北樓
- 前年伐月支,城上沒全師。 -- 出自唐·張籍·沒蕃故人
-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 出自唐·韋莊·臺城
- 下馬登鄴城,城空復何見。 -- 出自唐·岑參·登古鄴城
-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 出自唐·祖詠·終南望余雪
- 蓬鬢哀吟長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 -- 出自唐·盧綸·逢病軍人
-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 出自唐·戴叔倫·客夜與故人偶集 /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 半夜銜枚,滿城深雪,忽已亡懸瓠。 -- 出自宋·李綱·念奴嬌·憲宗平淮西
-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 -- 出自明·陳霆·踏莎行·晚景
-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 出自魏晉·陳琳·飲馬長城窟行
- 《夜上受降城聞笛》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唐··
-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 出自··
-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 出自··
- “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鶯聲歷歷秦城曉,柳色依依灞水春”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唐··
- “曉來江氣連城白,雨后山光滿郭青。”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 出自··
- 自古帝王宅,城闕閉黃埃。 -- 出自唐·李白·對酒
- 昨日方為宣城客,掣鈴交通二千石。 -- 出自唐·李白·猛虎行 ( 此詩蕭士□云是偽作 ) 【上彬下
- 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峣。 -- 出自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爭爨。 -- 出自唐·李白·南奔書懷
- 日下空庭暮,城荒古跡馀。 -- 出自唐·李白·秋日與張少府、楚城韋公藏書高齋作
- 繡簾高卷傾城出。 -- 出自宋·蘇軾·菩薩蠻·繡簾高卷傾城出
- 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舉。 -- 出自宋·蘇軾·水龍吟·古來云海茫茫
- 丹青欲寫傾城色,世上今無揚子華。 -- 出自宋·蘇軾·牡丹
- 城中居人厭城郭,喧闐曉出空四鄰。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踏青
- 城中居人厭城離,喧闐曉出空四鄰。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踏青
- 試令江湖處城市,卻似麋鹿游汀洲。 -- 出自宋·蘇軾·和蔡準郎中見邀游西湖三首
- 濤頭寂寞打城還,章貢臺前暮靄寒。 -- 出自宋·蘇軾·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 碧潭近在古城東,神物所蟠誰敢侮。 -- 出自宋·蘇軾·起伏龍行
- 遙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 -- 出自宋·蘇軾·安國寺尋春
- 殺牛撾鼓祭,城郭為傾動。 -- 出自宋·蘇軾·雷州八首
- 陶泓不稱管城沐,醉石可助平泉醒,故持二物與夫子,欲使妙質留天庭。 -- 出自宋·蘇軾·次韻范純父涵星硯月石風林屏詩
- (十三日宿武城鎮,即俗所謂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野闊橫雙練,城堅聳百樓。 -- 出自宋·蘇軾·用前韻再和霍大夫
- 汴泗繞吾城,城堅如削鐵。 -- 出自宋·蘇軾·答王鞏(鞏將見過,有詩自謂惡客,戲之。)
- 君不見秦趙城易璧,指圖睨柱相矜夸。 -- 出自宋·蘇軾·張近幾仲有龍尾子石硯以銅劍易之
- 吾卜居儋耳城南,嘗一至庭下,今日又見之進士黎子云及其弟威家。 -- 出自宋·蘇軾·五色雀?并引?
- 超然臺上雪,城郭山川兩奇絕。 -- 出自宋·蘇軾·大雪青州道上有懷東武園亭寄交孔周翰
- 試上城南望城北,際天菽粟青成堆。 -- 出自宋·蘇軾·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應
- 先君昔愛洛城居,我今亦過嵩山麓。 -- 出自宋·蘇軾·別子由三首兼別遲
- 放船江瀨淺,城郭近連村。 -- 出自宋·蘇軾·晚游城西開善院,泛舟暮歸,二首
- 舟橫渡口重城近。 -- 出自宋·蘇軾·漁家傲 送臺守江郎中
- 幅巾不擬過城市,欲踏徑路開新蹊。 -- 出自宋·蘇軾·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 青山只在古城隅,萬里歸來卜筑初。 -- 出自宋·蘇軾·次韻韶倅李通直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