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城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 出自·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 -- 出自宋·陳克·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 出自宋·謝逸·送董元達
- 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 -- 出自宋·周紫芝·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 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 -- 出自唐·高適·營州歌
- “千里無人旋風起,鶯啼燕語荒城里”全詩鑒賞 -- 出自··
- “古寺拆為修寨木,荒墳開作甃城磚。”全詩賞析 -- 出自唐··
- 坐來黃葉落四五,北斗已掛西城樓。 -- 出自唐·李白·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時凝弟在席
- 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 -- 出自唐·李白·送賀監歸四明應制
- 朝辭明主出紫宮,銀鞍送別金城空。 -- 出自唐·李白·送程、劉二侍郎兼獨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 但覺秋來歸夢好,西南自有長城。 -- 出自宋·蘇軾·河滿子 湖州作,寄益守馮當世
- 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 -- 出自宋·蘇軾·山村五絕
- 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 -- 出自宋·蘇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 (十五日至郿縣,縣有董卓城,其城象長安,俗謂之小長安。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歸去青云還記否,交游勝絕古城隈。 -- 出自宋·蘇軾·徐州送交代仲達少卿
- 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 出自宋·蘇軾·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
- 共喜使君能鼓樂,萬人爭看火城還。 -- 出自宋·蘇軾·與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歸
- 不為游人問鄉里,豈知身是錦城僧。 -- 出自宋·蘇軾·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見,留二絕
- 仙人已去鹿無家,孤棲悵望層城霞。 -- 出自宋·蘇軾·仙都山鹿
- (子由初赴南京,送之出東門,登城上,覽山川之勝,云此地可作樓觀,于是始有改筑之意。 -- 出自宋·蘇軾·次韻和劉貢甫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
- 惟有清淮供四望,年年依舊背城流。 -- 出自宋·蘇軾·題清淮樓
- 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 -- 出自·毛澤東·臨江仙·贈丁玲
- 遺氓豈尚種桑麻,殘虜如聞保城郭。 -- 出自宋·李清照·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
- 借問夔州壓何處,峽門江腹擁城隅。 -- 出自唐·杜甫·夔州歌十絕句
- 長安壯兒不敢騎,走過掣電傾城知。 -- 出自唐·杜甫·高都護驄行
- 孤城西北起高樓,碧瓦朱甍照城郭。 -- 出自唐·杜甫·越王樓歌
- 青春波浪芙蓉園,白日雷霆夾城仗。 -- 出自唐·杜甫·樂游園歌
- 秋盡東行且未回,茅齋寄在少城隈。 -- 出自唐·杜甫·秋盡
-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 出自唐·杜甫·又于韋處乞大邑瓷碗
- 愿逢顏色關塞遠,豈意出守江城居。 -- 出自唐·杜甫·寄岑嘉州(州據蜀江外)
-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 -- 出自唐·白居易·李夫人
- 如今邊將非無策,心笑韓公筑城壁。 -- 出自唐·白居易·城鹽州-美圣謨而誚邊將也
- 還乘小(舟婁)艓,卻到古湓城。 -- 出自唐·白居易·重到江州感舊游題郡樓十一韻
- 白片落梅浮澗水,黃梢新柳出城墻。 -- 出自唐·白居易·春至
- 黃鳥無聲葉滿枝,閑吟想到洛城時。 -- 出自唐·白居易·將至東都先寄令狐留守
- 白馬朱衣兩宮相,可憐天氣出城來。 -- 出自唐·白居易·與皇甫庶子同游城東
- 宿雨長齊鄰舍柳,晴光照出夾城花。 -- 出自唐·白居易·自題新昌居止因招楊郎中小飲
- 使君年紀三十馀,少年白皙專城居。 -- 出自唐·王維·送崔五太守
- 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 -- 出自唐·李商隱·夢澤
- 禿尾驢嘶小市門,側蓬帆過古城村。 -- 出自宋·陸游·即事
- 不然萬里將天威,提兵直解邊城圍,苜蓿滿川胡馬肥,掩取不遣一騎歸。 -- 出自宋·陸游·書感
- 曲幾坐看窺戶月,短蓬臥聽隔城鐘。 -- 出自宋·陸游·幽居
- 久占煙波弄釣舟,業風吹作鳳城游。 -- 出自宋·陸游·秋雨
- 咫尺之天今萬里,空在長安一城里。 -- 出自宋·陸游·長門怨
- 蘸岸頓添三尺水,沾泥不貸一城花。 -- 出自宋·陸游·春雨
- 上谷飛狐傳號令,蕭關積石列城陴。 -- 出自宋·陸游·塞上
- 楊柳梨花迎客處,至今時夢到城南。 -- 出自宋·陸游·梨花
- 銀燭檀槽醉海棠,老來非復錦城狂。 -- 出自宋·陸游·雪後尋梅偶得絕句十首
- 抵死愁禁千斛酒,薄情雨送一城花。 -- 出自宋·陸游·雨中遣懷
- 桐帽絁裘擁半酣,肩輿咿軋轉城南。 -- 出自宋·陸游·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