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在第7個(gè)字的詩句
坦在第七個(gè)字的詩句
- 既傾南國貌,遂坦東床腹。 -- 出自唐·白居易·和夢(mèng)游春詩一百韻
- 出門向關(guān)路,坦坦無阻艱。 -- 出自唐·白居易·和櫛沐寄道友
- 拳拳奉天理,坦坦息心機(jī)。 -- 出自宋·陸游·學(xué)易
- 唯君游其間,坦坦得所循。 -- 出自宋·王安石·別馬秘丞
- 悠悠乘畫舸,坦坦解朝紳。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答提刑張?zhí)﹪L新醖
- 不跌先獨(dú)驚,稍坦深自慶。 -- 出自宋·楊萬里·小憩二龍爭(zhēng)珠,蓋兩長嶺夾一圜峰故名。自此
- 泥乾馬蹄松,路坦亭堠速。 -- 出自宋·范成大·蚤晴發(fā)廣安軍,晚宿萍池村莊
- 洞無畦畛心常坦,凜若冰霜節(jié)最高。 -- 出自宋·曾鞏·酬柳國博
- 巍巍百世業(yè),坦坦四夷柔。 -- 出自宋·梅堯臣·祫享觀禮二十韻
- 珠非珠,海非海,坦然心量包法界。 -- 出自宋·張伯端·采珠歌
- 到處逢人問梅坦,有時(shí)見夢(mèng)說蘭亭。 -- 出自宋·陳著·挽張正甫二首
- 乾易以知險(xiǎn),履坦期同躋。 -- 出自宋·包恢·酬袁守方秋崖遺寶帶橋詩以雇我老非題柱客各
- 坐臥住行,逍遙坦蕩。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贈(zèng)馬先生
- 忘伎巧,任淳風(fēng)坦坦,圣道平平。 -- 出自元·丘處機(jī)·神光燦
- 諭開方便治,平坦絕崎嶇。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shí)
- 亨時(shí)得路方平坦,沙堤犖錯(cuò)黃金羈。 -- 出自宋·曾豐·壽陳龍圖
- 有條路,最好行,坦坦蕩蕩如天平。 -- 出自明·憨山大師·擔(dān)板漢歌(有引)
- 瑤殿清閟,玉墄坦夷。 -- 出自隋·佚名·嘉泰三年皇后冊(cè)寶十三首
- 帝闕肅開,天階坦屐。 -- 出自隋·佚名·紹定三年壽明仁福睿皇太后冊(cè)寶九首
- 屠希祖是屠牛坦,今日卻屠秋兔毫。 -- 出自宋·晁說之·贈(zèng)筆處士屠希
- 捫蘿上絕頂,坦坦類平陸。 -- 出自宋·沈與求·游玲瓏山因訪朱氏草堂
- 譬彼乘車,弗率坦野。 -- 出自明·何景明·刺促篇
- 青門有歸路,坦坦高槐下。 -- 出自唐·劉駕·青門路
- 孰知安行健,履坦非掀橫。 -- 出自宋·李廌·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
- 穩(wěn)得身心常坦坦,此事從來高著眼。 -- 出自宋·曹勛·戲妙德二偈
- 或崎難著足,或坦可敷席。 -- 出自宋·胡寅·賦吳守友石臺(tái)
- 朝天門外路,路坦坦、走去聲瑤京。 -- 出自宋·呂勝己·木蘭花慢·朝天門外路
- 經(jīng)營眺高岡,夷坦開平疇。 -- 出自宋·岳珂·山中書懷
- 萬里一鞭涂甚坦,太極門開初未遠(yuǎn)。 -- 出自宋·王柏·汪功父聘石友
- 兩手癖開混沌,坦然直露丹宗。 -- 出自宋·蕭廷之·西江月·兩手劈開混沌
- 逸志清虛,放心坦蕩,莫令煩冗縈牽。 -- 出自元·王哲·滿庭芳 戰(zhàn)公求問
- 一點(diǎn)靈明,兩條坦路。 -- 出自元·王哲·踏莎行 贈(zèng)友人
- 履道如斯常坦坦,步步蓬 -- 出自元·王丹桂·煉丹砂 贈(zèng)徒單姑姑
- 爭(zhēng)知大道堂堂,坦平驀直,也要師開發(fā)。 -- 出自元·李道純·百字令 示眾破惑
- 九京逢桂老,東坦愧羲之。 -- 出自宋·許月卿·挽妹婿汪汻四首
- 掛樹蛇留蛻,逾坦虎印蹄。 -- 出自宋·艾性夫·有感
- 次竹編蓬學(xué)缺坦,中門以外蟻回旋。 -- 出自宋·孔武仲·寶豐倉秋納三首
- 誅鋤險(xiǎn)異歸平坦,洗濯英華出草萊。 -- 出自宋·孔武仲·試院書事呈子駿明叔三篇
- 語孟兩部書,坦坦無峣崎。 -- 出自宋·陳淳·謹(jǐn)所之贈(zèng)王氏子
- 曲曲彎彎,平平坦坦。 -- 出自宋·釋法薰·偈頌六十八首
- 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縱遇鋒刀常坦坦,只困得只金剛眼。 -- 出自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崎崎嶇嶇平坦坦,平坦坦處甚崎嶇。 -- 出自宋·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 大智洞明,大道坦平。 -- 出自宋·釋祖欽·智坦西堂請(qǐng)
- 細(xì)行循循,大道坦坦。 -- 出自宋·釋祖欽·行坦上人
- 何時(shí)王右軍,來坦東床腹。 -- 出自宋·宋伯仁·丑女歌
- 昭昭陳軌轍,坦坦辟榛莽。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shí)·讀晦翁遺文悽愴有作
- 淮縣當(dāng)年逼塞坦,乃翁采棒此縣門。 -- 出自宋·汪炎昶·送江天多之淮東梁縣迎先尉公柩兼陳言行省二
- 沾恩陋河海,屐坦失丞崤。 -- 出自宋·汪炎昶·謝梅庵汪制史免絲分得交字韻
- 惟此公共美,路坦行自跼。 -- 出自宋·王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