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第9個字的詩句
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 出自宋·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 人間富貴總腥膻,且和露、攀花三嗅 -- 出自··
- 學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 -- 出自唐·李白·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贈別 【此水旁】
- 別乘一來,有唱應須和。 -- 出自宋·蘇軾·點絳唇·閑倚胡床
- 僧房有宿火,手足漸和柔。 -- 出自宋·蘇軾·雪后至臨平與柳子玉同至僧舍見陳尉列
- 折楊新曲萬人趨,獨和先生于蒍于。 -- 出自宋·蘇軾·生日,王郎以詩見慶,次其韻,并寄茶二十一
- 還對茂林修竹,似永和節。 -- 出自宋·蘇軾·勸金船 和元素韻自撰腔命名
- 散我不平氣,洗我不和心。 -- 出自宋·蘇軾·聽僧昭素琴
- 請公作詩寄父老,往和萬壑松風哀。 -- 出自宋·蘇軾·武昌西山
- 珍重多情關令尹,直和根撥送春來。 -- 出自宋·蘇軾·謝關景仁送紅梅栽二首
- 最喜詩人高唱至,正和前線捷音聯,妙香山上戰旗妍。 -- 出自·毛澤東·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 起行視天宇,春氣漸和柔。 -- 出自唐·杜甫·晦日尋崔戢李封
- 氣衰甘少寐,心弱恨和愁。 -- 出自唐·杜甫·不寐
- 廉頗仍走敵,魏絳已和戎。 -- 出自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
- 錦鯨卷還客,始覺心和平。 -- 出自唐·杜甫·太子張舍人遺織成褥段
- 三足之烏足恐斷,羲和送將何所歸。 -- 出自唐·杜甫·相和歌辭·前苦寒行二首
- 薄衣臨積水,吹面受和風。 -- 出自唐·杜甫·上巳日徐司錄林園宴集
- 高枕虛眠晝,哀歌欲和誰。 -- 出自唐·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
- 不如卻付騷人手,留和南風解慍詩。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 徐衡仲惠琴不受
- 律遲太簇管,日緩羲和馭。 -- 出自唐·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 詩成寄與我,鏘若金和絲。 -- 出自唐·白居易·和陽城驛
- 況當好時節,雨后清和天。 -- 出自唐·白居易·朝歸書寄元八
- 始知聽韶獲,可使心和平。 -- 出自唐·白居易·祗役駱口驛,喜蕭侍御書至,兼睹新詩,吟諷
- 大聲粗若散,颯颯風和雨。 -- 出自唐·白居易·五弦
- 面色不憂苦,血氣常和平。 -- 出自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 命首句為題二首
- 聞君古淥水,使我心和平。 -- 出自唐·白居易·聽彈古淥水 琴曲名
- 方安陰慘夕,遽變陽和節。 -- 出自唐·白居易·別氈帳火爐
- 云映嵩峰當戶牖,月和伊水入池臺。 -- 出自唐·白居易·以詩代書寄戶部楊侍郎勸買東鄰王家宅
- 池臺晴間雪,冠蓋暮和云。 -- 出自唐·白居易·與諸同年賀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蕭尚書亭
- 直至日出后,猶得心和平。 -- 出自唐·白居易·寄崔少監
- 聞道北都今一變,政和軍樂萬人安。 -- 出自唐·白居易·寄太原李相公
- 始知聽韶濩,可使心和平。 -- 出自唐·白居易·祇役駱口驛,喜蕭侍御書至,兼睹新詩,吟諷
- 早苗多間草,濁水半和泥。 -- 出自唐·白居易·茅城驛
- 杖策人扶廢病身,晴和強起一迎春。 -- 出自唐·白居易·強起迎春戲寄思黯
- 我今實多幸,事與心和會。 -- 出自唐·白居易·自在
- 當令外國懼,不敢覓和親。 -- 出自唐·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
- 蒸雞殊減膳,屑麹異和羹。 -- 出自唐·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
- 深慚走馬金牛路,驟和陳王白玉篇。 -- 出自唐·李商隱·行至金牛驛寄興元渤海尚書
- 青女丁寧結夜霜,羲和辛苦送朝陽。 -- 出自唐·李商隱·丹丘
- 每帶余酲蹋花影,又和殘夢聽鶯聲。 -- 出自宋·陸游·野興
- 戰馬死槽櫪,公卿守和約,窮邊指淮淝,異域視京雒。 -- 出自宋·陸游·醉歌
- 閑從孫叟蘇門嘯,醉和荊卿易水歌。 -- 出自宋·陸游·舟中作
- 身閑詩曠逸,心靜夢和平。 -- 出自宋·陸游·山中
- 已興工部耳聾嘆,更和文公齒落詩。 -- 出自宋·陸游·雜賦
- 寧負翁子薪,恥售卞和玉。 -- 出自宋·陸游·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
- 莫笑花前白發新,宣和人醉慶元春。 -- 出自宋·陸游·雜題
- 欲到東園還嬾起,卻和殘睡聽鳴禽。 -- 出自宋·陸游·春陰
- 武丁命傅說,治國如和羹;天亦命放翁,用此以養生。 -- 出自宋·陸游·養生
- 吳中寒氣薄,歲暮亦和風。 -- 出自宋·陸游·歲暮
- 掀髯笑嵇阮,舉袂謝和緩,氣住則神住,時至骨自換。 -- 出自宋·陸游·書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