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 出自宋·王禹偁·村行
- 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 -- 出自清·嚴遂成·烏江項王廟
-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 -- 出自清·陳維崧·醉落魄·詠鷹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 出自清·鄭燮·竹石
-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 出自唐·章碣·焚書坑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 出自·鄭燮·竹石
- 泰階得夔龍,桃李滿中原。 -- 出自唐·李白·書情題蔡舍人雄
- 三千堂上客,出入擁平原。 -- 出自唐·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悅
- 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 -- 出自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 清夜方歸來,酣歌出平原。 -- 出自唐·李白·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
- 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 出自唐·李白·南奔書懷
- 此堂見明月,更憶陸平原。 -- 出自唐·李白·題金陵王處士水亭
- 蛾眉笑躃者,賓客去平原。 -- 出自唐·李白·送薛九被讒去魯
- 西出蒼龍門,南登白鹿原。 -- 出自唐·李白·別韋少府
- 慷慨因劉表,凄涼為屈原。 -- 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 歲月曾幾何,客主皆九原。 -- 出自宋·蘇軾·遺直坊
- 神州豈止千重惡,赤縣原藏萬種邪。 -- 出自·毛澤東·七律·讀報詩之一
-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 出自唐·杜甫·古柏行
- 奇兵不在眾,萬馬救中原。 -- 出自唐·杜甫·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 愿枉長安日,光輝照北原。 -- 出自唐·杜甫·建都十二韻
- 南方六七月,出入異中原。 -- 出自唐·杜甫·貽華陽柳少府
- 嗚呼戰伐久,荊棘暗長原。 -- 出自唐·杜甫·園官送菜
- 用力何如巧作湊,封侯原自曲如鉤。 -- 出自宋·辛棄疾·題鶴鳴亭
- 兩泉水出更溫泉,這里原無一二三。 -- 出自宋·辛棄疾·題福州參泉二首
- 春風棠棣萼,秋日脊令原。 -- 出自宋·辛棄疾·周氏敬榮堂詩
- 即此自可樂,庶幾顏與原。 -- 出自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 野綠簇草樹,眼界吞秦原。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 獨尋秋景城東去,白鹿原頭信馬行。 -- 出自唐·白居易·城東閑游
- 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從一寺分。 -- 出自唐·白居易·寄韜光禪師
- 城鹽州,城鹽州,城在五原原上頭。 -- 出自唐·白居易·城鹽州-美圣謨而誚邊將也
- 文高柏梁殿,禮薄霸陵原。 -- 出自唐·白居易·德宗皇帝挽歌詞四首
- 凝笳隨曉旆,行哭向秋原。 -- 出自唐·王維·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歌
- 旌旗轉衰木,簫鼓上寒原。 -- 出自唐·王維·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 聲連鳷鵲觀,色暗鳳凰原。 -- 出自唐·王維·和陳監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
- 漁舟膠凍浦,獵火燒寒原。 -- 出自唐·王維·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別業不見留之作
- 故驛通槐里,長亭下槿原。 -- 出自唐·王維·送岐州源長史歸(同在崔常侍幕中,時常侍已
- 采地包山河,樹井竟川原。 -- 出自唐·王維·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二十韻,給事首春
- 一朝成萬古,松柏暗平原。 -- 出自唐·王維·達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詞二首
- 萬樹鳴蟬隔岸虹,樂游原上有西風。 -- 出自唐·李商隱·樂游原
-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出自唐·李商隱·登樂游原
- 貞吝嫌茲世,會心馳本原。 -- 出自唐·李商隱·明禪師院酬從兄見寄
- 渭水天開苑,咸陽地獻原。 -- 出自唐·李商隱·鄠杜馬上念漢書
- 憶昔西戍日,夜宿僊人原。 -- 出自宋·陸游·梅花絕句
- 有志師千載,無方起九原。 -- 出自宋·陸游·遣懷
- 昔戍西陲時,憑高望中原,愿欲乘天風,往吊綺與園。 -- 出自宋·陸游·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
- 恨無同志人,徒欲起九原。 -- 出自宋·陸游·秋懷十首以竹藥閉深院琴樽開小軒為韻
- 諸儒輕古學,遺虜盜中原。 -- 出自宋·陸游·老嘆
- 但愁垂老眼,不見定中原。 -- 出自宋·陸游·久疾
- 舊時胡虜陷關中,五丈原頭作邊面。 -- 出自宋·陸游·涼州行
- 蒼煙屯不散,疋素橫郊原。 -- 出自宋·陸游·衡門感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