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7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 -- 出自宋·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
-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 出自魏晉·曹操·短歌行
-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 出自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 從此信音稀,嶺南無雁飛。 -- 出自宋·李師中·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
- 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 -- 出自宋·辛棄疾·瑞鶴仙·賦梅
- 木葉紛紛下,東南日煙霜。 -- 出自唐·劉昚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
- 江北荷花開,江南楊梅熟。 -- 出自唐·李白·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 趙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 出自唐·李白·贈清漳明府侄聿
- 借問剡中道,東南指越鄉。 -- 出自唐·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 云夢南州,武昌南岸,昔游應記。 -- 出自宋·蘇軾·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
- )孤云落日西南望,長羨歸鴉自識村。 -- 出自宋·蘇軾·詹守攜酒見過用前韻作詩聊復和之
-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學道未従潘盎,(南海謂狂為盎,潘近世得道者也。 -- 出自宋·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
- 吾卜居儋耳城南,嘗一至庭下,今日又見之進士黎子云及其弟威家。 -- 出自宋·蘇軾·五色雀?并引?
- 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龜山背。 -- 出自宋·蘇軾·龜山辯才師
- 丁丑歲六月,軾南遷過瓊,始得雙泉之甘于城之東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滿,泉相去咫尺而異味。 -- 出自宋·蘇軾·泂酌亭詩?并引?
- 松柏蕭森溪水南,道人只作兩團庵。 -- 出自宋·蘇軾·絕句三首
- 兩慰郁相望,東南百步場。 -- 出自宋·蘇軾·城南縣尉水亭得長字
- 歸去來兮,吾方南遷安得歸。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去來兮辭
- 鴻漸偏宜丹鳳南,冠霞帔月影毿毿。 -- 出自宋·蘇軾·來鶴亭
- 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 出自先秦·詩經·七月
- 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 出自先秦·詩經·擊鼓
- 元龜象齒,大賂南金。 -- 出自先秦·詩經·泮水
-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謝人,以作爾庸。 -- 出自先秦·詩經·崧高
-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 出自先秦·詩經·巷伯
-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 出自先秦·詩經·斯干
- 有略其耜,俶載南畝。 -- 出自先秦·詩經·載芟
- 維女荊楚,居國南鄉,昔有成湯。 -- 出自先秦·詩經·殷武
- 既敬既戒,惠此南國。 -- 出自先秦·詩經·常武
- 瞻彼溥原,乃陟南岡。 -- 出自先秦·詩經·公劉
-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 出自先秦·詩經·江漢
- 匪適株林,從夏南兮! -- 出自先秦·詩經·株林
- 畟畟良耜,俶載南畝。 -- 出自先秦·詩經·良耜
-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 出自·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 太守頃者領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 出自唐·杜甫·可嘆
-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 出自唐·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 遲暮嗟為客,西南喜得朋。 -- 出自唐·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 塞北春陰暮,江南日色曛。 -- 出自唐·杜甫·歸雁二首
- 葉縣郎官宰,周南太史公。 -- 出自唐·杜甫·敬簡王明府
- 巫峽千山暗,終南萬里春。 -- 出自唐·杜甫·喜觀即到,復題短篇二首
- 巫峽蟠江路,終南對國門。 -- 出自唐·杜甫·九日五首
- 渭水流關內,終南在日邊。 -- 出自唐·杜甫·覽鏡呈柏中丞
- 峽口大江間,西南控百蠻。 -- 出自唐·杜甫·峽口二首
- 陽翟空知處,荊南近得書。 -- 出自唐·杜甫·遠懷舍弟穎、觀等
- 空延佇,恨舟車南北,欲往何從。 -- 出自宋·辛棄疾·聲聲慢·停云靄靄
- 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 -- 出自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 君若好登臨,城南有秋山。 -- 出自唐·白居易·中隱
- 獨在高亭上,西南望遠山。 -- 出自唐·白居易·晚望
- 向夕天又晴,東南余霞披。 -- 出自唐·白居易·首夏同諸校正游開元觀,因宿玩月
- 好去采薇人,終南山正綠。 -- 出自唐·白居易·送王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