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3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 出自·民歌·西洲曲
-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 出自唐·白居易·觀刈麥
-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 出自唐·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
-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 出自·李頎·送陳章甫
- 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 -- 出自宋·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 出自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 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 -- 出自宋·蘇軾·滿江紅·江漢西來
-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 出自南北·江總·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 長安九日詩
- 城隅南對望陵臺,漳水東流不復回。 -- 出自唐·岑參·登古鄴城
- 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花信。 -- 出自宋·萬俟詠·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
-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 -- 出自宋·文天祥·南安軍
- 凄涼南浦,斷橋斜月。 -- 出自宋·房舜卿·憶秦娥·與君別
- 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 -- 出自唐·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 出自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出自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 公子南橋應盡興,將軍西第幾留賓。 -- 出自唐·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 出自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 別日南鴻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飛。 -- 出自唐·魚玄機·閨怨
- 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 -- 出自宋·鄧剡·唐多令·雨過水明霞
-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 -- 出自明·于謙·岳忠武王祠
- 路入南中,桄榔葉暗蓼花紅。 -- 出自五代·歐陽炯·南鄉子·路入南中
-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 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
- 憶江南 -- 出自··
-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宋··
-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 出自··
- 扈從南出雀鼠谷 -- 出自··
- 水色南天遠,舟行若在虛。 -- 出自唐·李白·送別
- 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 出自唐·李白·梁甫吟
-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 出自唐·李白·白馬篇
- 渭橋南頭一遇君,酂臺之北又離群。 -- 出自唐·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 賴遇南平豁方寸,復兼夫子持清論。 -- 出自唐·李白·江夏贈韋南陵冰
- 憶在南陽時,始承國士恩。 -- 出自唐·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悅
- 詎知南山松。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四十七
- 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 出自唐·李白·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 余亦南陽子,時為梁甫吟。 -- 出自唐·李白·留別王司馬嵩
- 晚從南峰歸,蘿月下水壁。 -- 出自唐·李白·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
- 白云南山來,就我檐下宿。 -- 出自唐·李白·尋陽紫極宮感秋作
- 大臣南溟去,問道皆請謁。 -- 出自唐·李白·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岳僧方外
- 茫茫南與北,道直事難諧。 -- 出自唐·李白·春感
- 我來南山陽,事事不異昔。 -- 出自唐·李白·春歸終南山松龕舊隱
- 六月南風吹白沙,吳牛喘月氣成霞。 -- 出自唐·李白·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 昔在南陽城,唯餐獨山蕨。 -- 出自唐·李白·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遺吾孔子琴撫之潸然感舊
- 清景南樓夜,風流在武昌。 -- 出自唐·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
- 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 出自唐·李白·送通禪師還南陵隱靜寺
- 晉家南渡日,此地舊長安。 -- 出自唐·李白·金陵其一
- 水綠南薰殿。 -- 出自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其八
- 海潮南去過潯陽。 -- 出自唐·李白·橫江詞其二
- 萬里南遷夜郎國,三年歸及長風沙。 -- 出自唐·李白·江上贈竇長史
- 大火南星月,長郊北路難。 -- 出自唐·李白·送梁四歸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