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11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 出自宋·黃庭堅·次元明韻寄
-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 出自唐·杜牧·寄揚州韓綽
-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 出自唐·劉長卿·別嚴士元
- 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 出自宋·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 出自唐·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
-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 出自宋·辛棄疾·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 青山霽后云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 -- 出自唐·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 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 -- 出自宋·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 出自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一
-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 出自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 出自宋·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
- 厭見千門萬戶,經過北里南鄰。 -- 出自唐·王維·田園樂七首·其一
- 思鄉詩詞名句: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 出自··
- 詩詞名句鑒賞:“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 出自··
-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描寫春天的詩句:《憶江南》 -- 出自··
- 穆陵關北愁愛子,豫章天南隔老妻。 -- 出自唐·李白·萬憤詞投魏郎中
-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 出自唐·李白·白毫子歌
- 豈惟鄴侯三萬軸,家有世南行秘書。 -- 出自宋·蘇軾·張競辰永康所居萬卷堂
-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 出自宋·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 歸來鄰里應迎笑,新長淮南舊桂叢。 -- 出自宋·蘇軾·送杜介歸揚州
- 今年秋熟君知否,應向江南飽食粳。 -- 出自宋·蘇軾·真興寺閣禱雨
- (是日與監宮張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于溪堂。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君歸嶺北初逢雪,我亦江南五見春。 -- 出自宋·蘇軾·書王定國所藏王晉卿畫著色山二首
- 早知臭腐即神奇,海北天南總是歸。 -- 出自宋·蘇軾·次韻郭功甫觀予畫雪雀有感二首
- 醒時情味吾能說,日在西南白草岡。 -- 出自宋·蘇軾·子玉家宴用前韻見寄復答之
- 五噫已出東洛,三復愿比南容。 -- 出自宋·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
- 子云三世惟身在,為向西南說病容。 -- 出自宋·蘇軾·送鮮于都曹歸灌口舊居
- 偶還仗內身如寄,尚憶江南酒可賒。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仲至喜雪御筵
- 死生契闊君休問,灑淚西南向白云。 -- 出自宋·蘇軾·董儲郎中嘗知眉州與先人游過安丘訪其故居見
- 細看造物初無物,春到江南花自開。 -- 出自宋·蘇軾·次荊公韻四絕
- 山城九月冒朝寒,講武臺南路屈盤。 -- 出自宋·蘇軾·講武臺南有感?此詩為黃庭堅作?
- 胡羊代馬得安眠,窮發之南共一天。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見寄四首
- 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 -- 出自宋·蘇軾·溪陰堂
- 十年江海寄浮沉,夢繞江南黃葦林。 -- 出自宋·蘇軾·書皇親畫扇
- 月明小艇湖邊宿,便是江南鸚鵡洲。 -- 出自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荻蒲
- 此詩更欲憑君改,待與江南子布看。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邦直子由四首
- 亂山環合水侵門,身在淮南盡處村。 -- 出自宋·蘇軾·六年正月二十日復出東門仍用前韻
- 駕言隨子聽所之,豈以師南華而廢從安期。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去來兮辭
- 受降城下紫髯郎,戲馬臺南古戰場。 -- 出自宋·蘇軾·陽關詞三首 贈張繼愿
- 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 出自宋·蘇軾·寄蔡子華
- 奉親官舍當有擇,得郡江南差可喜。 -- 出自宋·蘇軾·送江公著知吉州
- 山翁不復見新詩,疑是河南石壁曦。 -- 出自宋·蘇軾·答海上翁?一作答玉師?
- 荔枝已成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 出自宋·蘇軾·殘句荔枝已成吾發白
- 系舟淮北雨折軸,系舟淮南風斷橋。 -- 出自宋·蘇軾·再過泗上二首
- 爾來三百年,名與淮水東南馳。 -- 出自宋·蘇軾·蘇州姚氏三瑞堂(姚氏世以孝稱)
-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 出自宋·蘇軾·惠崇春江曉景二首(亦作書袞儀所藏惠崇畫二
- 羨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南看浴鷗。 -- 出自宋·蘇軾·次答邦直、子由五首
- 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馌彼南畝。 -- 出自先秦·詩經·甫田
-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勞之。 -- 出自先秦·詩經·黍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