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8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 出自·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 出自唐·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 臨水一長嘯,忽思十年初。 -- 出自唐·白居易·垂釣
-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 出自明·袁凱·京師得家書
- 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 -- 出自明·高啟·吊岳王墓
- 萬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淚看嬋娟。 -- 出自宋··望江南·燕塞雪
-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 出自唐·溫庭筠·瑤瑟怨
-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 出自宋·陳與義·詠牡丹
-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 出自唐·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
-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 -- 出自宋·秦觀·還自廣陵
- 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 出自宋·王十朋·紅梅
- 一簾紅雨桃花謝,十里清陰柳影斜。 -- 出自元··陽春曲·春景
- 誰問旗亭,美酒斗十千。 -- 出自宋·賀鑄·行路難·縛虎手
- 九日清尊欺白發,十年為客負黃花 -- 出自·陳師道·九日寄秦覯
-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五千里外三年客,十二峰前一望秋。”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萬株松樹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全詩鑒賞 -- 出自··
-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全詩鑒賞 -- 出自··
- 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 出自··
- 一簾紅雨桃花謝,十里清陰柳影斜 -- 出自··
- 好鞍好馬乞與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 出自唐·李白·少年行其三 ( 此詩嚴粲云是偽作 )
- 江行幾千里,海月十五圓。 -- 出自唐·李白·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
- 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 出自宋·蘇軾·木蘭花令
- 良農惜地力,幸此十年荒。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
- 東坡先生無一錢,十年家火燒凡鉛。 -- 出自宋·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
-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 -- 出自宋·蘇軾·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
- 九衢燈火雜夢寐,十年聚散空咨嗟。 -- 出自宋·蘇軾·興龍節侍宴前一日,微雪,與子由同訪王定國
- 人皆種榆柳,坐待十畝陰。 -- 出自宋·蘇軾·滕縣時同年西園
-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 出自宋·蘇軾·獄中寄子由二首
- 公才與曹丕,豈止十倍加。 -- 出自宋·蘇軾·是日至下馬磧憩于北山僧舍有閣曰懷賢南直斜
-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 -- 出自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
- 屈居華屋啖棗脯,十年俯仰龍旗前。 -- 出自宋·蘇軾·王晉卿作煙江疊嶂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
- 聯翩出儒將,豈惟十朱輪。 -- 出自宋·蘇軾·葉待制求先墳永慕亭詩
- 故國千峰外,高臺十日留。 -- 出自宋·蘇軾·郁孤臺(以下四首,皆虔州。)
- ?其中后二首卷二十四已收,題為“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二首”。 -- 出自宋·蘇軾·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三首
- 云師來寶山,一住十五秋。 -- 出自宋·蘇軾·去年秋,偶游寶山上方。入一小院,闃然無人
- 自盩厔東南行二十余里,朝謁太平宮二圣御容。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晨登一葉舟,醉兀十里溪。 -- 出自宋·蘇軾·自雷適廉宿于興廉村凈行院
- 好將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 -- 出自宋·蘇軾·少年游 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 幸此一郡老,依然十年初。 -- 出自宋·蘇軾·到潁未幾公帑已竭齋廚索然戲作數句
- 振旅歸來還侍燕,十分宣勸恐難勝。 -- 出自宋·蘇軾·次韻穎叔觀燈
- 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 -- 出自宋·蘇軾·聞子由瘦?儋耳至難得肉食?
- .元豐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東坡生日也。 -- 出自宋·蘇軾·李委吹笛?并引?
-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 -- 出自宋·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 早知事大繆,恨不十年讀。 -- 出自宋·蘇軾·袁公濟和劉景文登介亭詩復次韻答之
- 此云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潤還復至其室則死葬數月矣作詩題其壁云師來寶山,一住十五秋。 -- 出自宋·蘇軾·去年秋偶游寶山上方入一小院闃然無人有僧隱
- 翹關負重君無力,十年不入紛華域。 -- 出自宋·蘇軾·次韻秦觀秀才見贈秦與孫莘老李公擇甚熟將入
- 斬蛟將軍飛上天,十年海水生紅煙。 -- 出自宋·蘇軾·送馮判官之昌國
- 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 出自宋·蘇軾·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
- 五紀歸來鬢未霜,十眉環列坐生光。 -- 出自宋·蘇軾·蘇州閭丘江君二家雨中飲酒二首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