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 出自·近代·梅嶺三章
-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 出自·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 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 出自·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一
- 紫燕一雙嬌語碎,翠屏十二晚峰齊,夢魂消散醉空閨。 -- 出自五代·毛熙震·浣溪沙·花榭香紅煙景迷
- 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 -- 出自唐·王昌齡·青樓曲二首
- 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 -- 出自元·白樸·得勝樂·夏
- 城里夕陽城外雪,相將十里異陰晴。 -- 出自明·王守仁·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
-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紅橋火。 -- 出自清·鄭燮·滿江紅·思家
- “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譯文及賞析 -- 出自··
-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描寫春天的詩句:春風十里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 出自唐··
-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 出自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 道人自嫌三世將,棄家十年今始壯。 -- 出自宋·蘇軾·贈僧
- 四弦一抹擁袂立,再拜十分為我壽。 -- 出自宋·蘇軾·古纏頭曲
- 為公分作無盡燈,照破十方昏暗鎖。 -- 出自宋·蘇軾·徐使君分新火
- 天旋雷動玉塵香,起搜十裂照坐光。 -- 出自宋·蘇軾·真一酒歌?并引?
- 二十四橋亦何有,換此十頃玻璃風。 -- 出自宋·蘇軾·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三月十
- 趙子飲酒如淋灰,一年十萬八千杯。 -- 出自宋·蘇軾·趙郎中見和戲復答之
- 是日,涇原復奏夏賊數十萬人皆遁去。 -- 出自宋·蘇軾·九月十五日邇英講論語終篇賜執政講讀史官燕
- 仇池九十九,(仇池有九十九泉,予嘗夢至,有詩。 -- 出自宋·蘇軾·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
- 怪君西行八百里,清坐十日一事無。 -- 出自宋·蘇軾·次前韻送劉景文
- 賴有風流賢別駕,猶堪十里卷春風。 -- 出自宋·蘇軾·次韻和晁無咎學士相迎
-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 出自宋·蘇軾·司命宮楊道士息軒
- 泥丸尚一路,?古語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 出自宋·蘇軾·次前韻寄子由
- 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瓊肌香。 -- 出自宋·蘇軾·游博羅香積寺
- 江山萬里將頭白,骨肉十年終眼青。 -- 出自宋·蘇軾·失題一首
- 凈居寺,在光山縣南四十里大蘇山之南、小蘇山之北。 -- 出自宋·蘇軾·游凈居寺(并敘)
- 去未十年,而松之存者十不及三四。 -- 出自宋·蘇軾·萬松亭(并敘)
-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軾忝冒時,尚有富彥國、張安道、錢子飛、吳長文、夏公酉、陳令舉、錢醇老、王中父并軾與家弟轍,九人存焉。 -- 出自宋·蘇軾·王中父哀詞(并敘)
- 天旋雷動玉塵香,起溲十裂照坐光。 -- 出自宋·蘇軾·真一酒歌
- 曾貌先帝照夜白,龍池十日飛霹靂。 -- 出自唐·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 常時往還人,記一不識十。 -- 出自唐·杜甫·送率府程錄還鄉
- 梁公曾孫我姨弟,不見十年官濟濟。 -- 出自唐·杜甫·狄明府(博濟。一作寄狄明府)
- [周兼光祿卿,有家妓數十人。 -- 出自唐·白居易·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
-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 出自唐·白居易·上陽白發人-愍怨曠也
- 不如此毯溫且柔,年年十月來宣州。 -- 出自唐·白居易·紅線毯
- 忽然一笑千萬態,見者十人八九迷。 -- 出自唐·白居易·古冢狐-戒艷色也
- 大軍徒涉水如湯,未過十人二三死。 -- 出自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戒邊功也
- 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 -- 出自唐·白居易·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 是時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 出自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叟
- 臘月九日暖寒客,卯時十分空腹杯。 -- 出自唐·白居易·藍田劉明府攜酎相過與皇甫郎中卯時同飲醉后
- 高下三層盤野徑,沿洄十里泛漁舟。 -- 出自唐·白居易·題崔少尹上林坊新居
- 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 出自唐·白居易·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
- 欲上瀛州臨別時,贈君十首步虛詞。 -- 出自唐·白居易·送蕭煉師步虛詞十首卷后以二絕繼之
- 齊入文場同苦戰,五人十載九登科。 -- 出自唐·白居易·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兼簡張大、賈
- 每發一意,則成一篇,凡十四篇,皆主于酒,聊以自勸,故以何處難忘酒、不如來飲酒命篇。 -- 出自唐·白居易·勸酒十四首并序
- 肥醲不到口,年不登三十。 -- 出自唐·白居易·寄盧少卿
- 容貌一日減一日,心情十分無九分。 -- 出自唐·白居易·見元九
- 別后何人堪共醉,猶殘十日好風光。 -- 出自唐·白居易·醉中留別楊六兄弟 三月二十日別。
- 一片瓊英價動天,連城十二昔虛傳。 -- 出自唐·李商隱·一片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