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在第7個字的詩句
刺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膚肌。 -- 出自宋·蘇軾·和孔郎中荊林馬上見寄
- 諸侯非棄擲,半刺已翱翔。 -- 出自唐·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
- 不是章句無規刺,漸及朝廷絕諷議。 -- 出自唐·白居易·采詩官
- 客知貪睡多留刺,兒未來歸自檢書。 -- 出自宋·陸游·題齋壁
- 客書疑誤達,僧刺媿虛來。 -- 出自宋·陸游·地僻
- 袖闊日常籠短刺,肩寒春未換單衣。 -- 出自宋·陸游·贈徐相師
- 出游恥懷禰衡刺,歸臥盡讀倚相書。 -- 出自宋·陸游·寄題王才臣山居
-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鵜淬花白鷴尾。 -- 出自唐·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 挽菱隔歌袖,綠刺罥銀泥。 -- 出自唐·李賀·月漉漉篇
- 西郊寒蓬葉如刺,皇天新栽養神驥。 -- 出自唐·李賀·呂將軍歌
- 淮洲奏鍾鼛,雅刺德不猶。 -- 出自宋·王安石·用王微之韻和酬即事書懷
- 當途訴知己,投刺匪求蒙。 -- 出自唐·孟浩然·書懷貽京邑同好①
- 詠歌文王雅,怨刺離騷經。 -- 出自宋·歐陽修·江上彈琴
- 稱觴慚座客,懷刺即門人。 -- 出自唐·溫庭筠·和段少常柯古
- 欲摘嫩條嫌綠刺。 -- 出自宋·晏殊·漁家傲·臉傅朝霞衣剪翠
- 奸心不快活,擊刺礪戈矛。 -- 出自唐·元稹·陽城驛
- 青蛇坼生石,不刺山阿地。 -- 出自唐·元稹·野節鞭
- 斗升得苦相,懷刺沖愁霖。 -- 出自宋·范成大·雨中報謁呈劉韶美侍郎
- 問津驚棄置,投刺忽踟躕。 -- 出自唐·高適·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
- 非惟咎曩時,投刺詣門遲。 -- 出自唐·賈島·寄河中楊少尹
- 平原陸夫子,投刺來翩躚。 -- 出自唐·皮日休·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
- 東都多名卿,投刺日盈笈。 -- 出自宋·蘇轍·次韻答陳之方秘丞
- 唐高祖為鄭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禱之即愈。 -- 出自宋·蘇轍·滎陽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敘〉
- 堪憐窗景,都閑刺繡,但續舊愁一縷。 -- 出自宋·吳文英·永遇樂·閣雪云低
- 讀書增意氣,攜刺減精神。 -- 出自宋·戴復古·都下書懷
- 小單于把盞呀刺刺唱。 -- 出自元·馬致遠·南呂·四塊玉
- 曾許布衣通一刺,每留蔬食看群書。 -- 出自宋·林逋·寄薛學士
- 閽人未肯即通刺,指彈手版景欲斜。 -- 出自宋·司馬光·春日書寄東郡諸同舍
- 編竹為籬更栽刺,高門大寫畦桑字。 -- 出自明·劉基·畦桑詞
- 謬以三署資,來刺百城半。 -- 出自唐·宋之問·稱心寺
- 紫藤縈葛藟,綠刺罥薔薇。 -- 出自唐·杜審言·都尉山亭
- 游枝蜂繞易,礙刺鳥銜妨。 -- 出自唐·司空曙·和李員外與舍人詠玫瑰花寄徐侍郎
- 淮南喜子來,袖刺字未漫。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王平甫見寄
- 字如瘦棘攢黑刺,文如溫玉爛虹光。 -- 出自宋·梅堯臣·得王介甫常州書
- 中黃比玉質,外刺同芡苞。 -- 出自宋·梅堯臣·尹陽尉耿傳惠新栗
- 其言究時病,舂刺若戈戟。 -- 出自宋·梅堯臣·送劉定賢良下第赴廣陵令
- 錦擲鮮鱗紅撥刺,雪翹寒鷺白褵褷。 -- 出自宋·王禹偁·寄魚臺主簿傅翱
- 趨庭采蘭子,投刺茹芝翁。 -- 出自宋·王禹偁·送趙令公西京留守
- 既辱佳章仍墜刺,寧無累句代通名。 -- 出自宋·邵雍·和北京王郎中見訪留詩
- 去年辱公先,懷刺留寓居。 -- 出自宋·陳師道·謝傅監
- 未保群飛天可刺,且容獨立世如遺。 -- 出自當代·錢鐘書·再示叔子
- 薔薇吹老堆庭刺,桃李飄殘滿院苔。 -- 出自當代·錢鐘書·病起
- 不嫌到手多尖刺,只怕傷人有苦心。 -- 出自宋·俞桂·采蓮曲
- 身在薜蘿中,頭刺文案邊。 -- 出自唐·顧況·寄上兵部韓侍郎奉呈李戶部、盧刑部、杜三侍
- 客至我老懶,投刺輒復去。 -- 出自宋·張耒·寓陳雜詩十首
- 爭妍知不足,出刺以自衛。 -- 出自宋·張耒·麗春
- 化毒銅以為戟,刺棘竹以為殳。 -- 出自唐·元結·演興四首·閔嶺中
- 棄繻頻北上,懷刺幾西游。 -- 出自唐·王績·晚年敘志示翟處士
- 布袍袖里懷漫刺,到處遷延胡索人。 -- 出自宋·陳亞·句
- 攀折若無花底刺,豈教桃李獨成蹊。 -- 出自宋·夏竦·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