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在第7個(gè)字的詩句
冢在第七個(gè)字的詩句
- 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zhàn)功。 -- 出自唐·張蠙·吊萬人冢
-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 出自唐·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 “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zhàn)功”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亂離棄弱女,破冢割恩憐。 -- 出自宋·蘇軾·和陶讀山海經(jīng)
- 寒食德公方上冢,歸來誰主復(fù)誰賓。 -- 出自宋·蘇軾·寒食日答李公擇三絕次韻
- 山頭臥碣吊孤冢,下有至人僵不壞。 -- 出自宋·蘇軾·又次前韻贈(zèng)賈耘老
- 洗墨無池筆無冢,聊爾作戲悅我神。 -- 出自宋·蘇軾·戲書
- 今來游故國,大冢屈稱兒。 -- 出自宋·蘇軾·朱亥墓?俗謂屠兒原?
- 鞫哉庶正,疚哉冢宰。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云漢
- 常悲東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 出自唐·白居易·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zèng)
- 蕃兒襁負(fù)來青冢,狄女壺漿出白登。 -- 出自唐·李商隱·贈(zèng)別前蔚州契苾使君
- 蘭臺(tái)遺漆書,汲冢收竹簡;辛勤萬卷讀,不負(fù)百年眼。 -- 出自宋·陸游·雜興
- 百年等是一枯冢,四海應(yīng)無雨放翁。 -- 出自宋·陸游·初夏雜興
- 親朋半作荒郊冢,欲話初心淚滿衣。 -- 出自宋·陸游·晚春感事
- 只道詩書能發(fā)冢,豈知博簺亦亡羊? -- 出自宋·陸游·行飯至湖上
- 眼中青山身後冢,此事決定君何疑。 -- 出自宋·陸游·一百五日行
- 青嶂會(huì)為身後冢,扁舟聊作畫中人。 -- 出自宋·陸游·新晴泛舟至近村偶得雙鱖而歸
- 黃龍就別鏡,青冢念陽臺(tái)。 -- 出自唐·李賀·送秦光祿北征
- 日出想驚儒發(fā)冢,風(fēng)行應(yīng)罷女爭(zhēng)桑。 -- 出自宋·秦觀·寄張文潛右史
- 重璧盛姬臺(tái),青冢明妃墓。 -- 出自唐·元稹·夢(mèng)游春七十韻
- 好知青草骷髏冢,就是紅樓掩面人。 -- 出自明·唐寅·和石田先生落花詩(二十首)
- 酸風(fēng)憂國淚,高冢臥麒麟。 -- 出自宋·姜夔·悼石湖三首
- 飄飖何所從,遺冢行未逢。 -- 出自唐·孟郊·遠(yuǎn)愁曲
- 臨軒親策后,上冢過家時(shí)。 -- 出自宋·文天祥·又送卓大著知漳州
- 何時(shí)宰樹連雙冢,結(jié)就人間并蒂花。 -- 出自宋·張先·營妓張溫卿黃子思愛姬宜哥皆葬宿州城東過而
- 詩社近來多筆冢,醉鄉(xiāng)何處得愁城。 -- 出自宋·白玉蟾·易道錄招飲五首
- 遍看原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人。 -- 出自唐·杜荀鶴·登城有作
- 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 出自唐·張祜·觀宋州于使君家樂琵琶
- 舊墳為潤嚙,新冢得山深。 -- 出自宋·梅堯臣·張堯夫寺丞改葬挽詞
- 南陽古原上,荒冢若魚鱗。 -- 出自宋·梅堯臣·古冢
- 冢有孤藏。 -- 出自宋·梅堯臣·與夏侯繹張?zhí)泼裼问駥竺魉?/a>
- 古溪蠻鐵刀,出冢土花澀。 -- 出自宋·梅堯臣·讀裴如晦萬里集書其後
- 凡今三十年,累冢拱松柏。 -- 出自宋·梅堯臣·永叔內(nèi)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嘆希深師魯子聰幾
- 升沉一府已荒冢,憔悴兩人猶二毛。 -- 出自宋·梅堯臣·酬楊愈太丞之壽州見別
- 漢泉思白馬,秦冢吊蒙恬。 -- 出自宋·梅堯臣·送李太保知儀州
- 埋瘞肯饒鸚鵡冢,飛鳴不到鳳凰池。 -- 出自宋·王禹偁·羅思純鶴斃為四韻吊之
- 遺孤落閭閻,荒冢鳴蟋蟀。 -- 出自宋·王禹偁·五哀詩故國子博士部公
- 無色固無名,兵冢空崔嵬。 -- 出自宋·王禹偁·真娘墓
- 詩禮向來堪發(fā)冢,孫劉能使不為公。 -- 出自宋·陳師道·送王元均貶衡州兼寄元龍二首
- 官池下鳧雁,荒冢上牛羊。 -- 出自宋·陳師道·西湖
- 青草遙悲新瘞冢,蒼梧錯(cuò)認(rèn)舊來山。 -- 出自宋·陳著·次韻前人寒食
- 沉沉四百州,尸冢遙相望。 -- 出自近代·柳亞子·放歌
- 禪智山空好,穿冢傍峨眉。 -- 出自當(dāng)代·錢鐘書·哀若渠
- 故人不見多新冢,長物原無只短檠。 -- 出自當(dāng)代·錢鐘書·還家
- 秩卑焚骨不作冢,青石浮屠當(dāng)丘壟。 -- 出自宋·張耒·奉先寺
- 松柏城南萬丘冢,傷心最說內(nèi)人園。 -- 出自宋·張耒·奉先寺
- 荒城余古木,破冢有新耕。 -- 出自宋·張耒·惠莊道中
- 廢巢侵燒色,荒冢入鋤聲。 -- 出自唐·曹松·送進(jìn)士喻坦之游太原
- 松楸遠(yuǎn)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 出自唐·許渾·金陵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