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在第5個字的詩句
冢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 -- 出自唐·張喬·書邊事
- (劉蛻《文冢銘》,在梓州。 -- 出自宋·蘇軾·次前韻再送周正孺
- 待公歸上冢,淚葉乃肯春。 -- 出自宋·蘇軾·葉待制求先墳永慕亭詩
- 荒祠旁孤冢,古隧有殘坎。 -- 出自宋·蘇軾·潁大夫廟?潁考叔也,廟在汝州潁橋?
- 德公方上冢,季路獨留言。 -- 出自宋·蘇軾·乘舟過賈收水閣,收不在,見其子,三首
- 大任先去冢未乾,小任相繼呼不還。 -- 出自宋·蘇軾·任師中挽詞
- 吾思哭孤冢,南紀阻歸楫。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
- 高低古時冢,上有牛羊道。 -- 出自唐·白居易·登村東古冢
- 詩書資破冢,法制困探囊。 -- 出自唐·李商隱·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
- 念累累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 -- 出自宋·陸游·沁園春·孤鶴歸飛
- 坡陀青山冢,斷碣臥道旁,悵望不可逢。 -- 出自宋·陸游·泛小舟姑熟溪口
- 未斸要離冢畔云,儈牛得食寄鄉枌。 -- 出自宋·陸游·紀懷
- 坡陀荊棘冢,狐兔伏蓁莽。 -- 出自宋·陸游·丙午十月十三夜夢過一大冢傍人為余言此荊軻
- 祗應身後冢,亦是眼中山。 -- 出自宋·王安石·兩山間
- 導漾自嶓冢,東流為漢川。 -- 出自唐·孟浩然·送王大校書
- 遠水自嶓冢,長云吞具區。 -- 出自唐·孟浩然·和宋太史(一作大使)北樓新亭
- 漢水出嶓冢,梁山控褒斜。 -- 出自唐·岑參·與鮮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
- 互照三山冢,分輝七寶欄。 -- 出自宋·秦觀·觀寶林塔張燈次胡瑗韻
- 繞郭高高冢,半是荊王墓。 -- 出自唐·元稹·遣春十首
- 回頭只見冢累累。 -- 出自宋·朱熹·鷓鴣天·脫卻儒冠著羽衣
- 一棺何用冢如林,誰復如公負此心。 -- 出自宋·范成大·七十二冢
- 詩書或發冢,熟念令人惋。 -- 出自宋·黃庭堅·晁張和答秦覯五言予亦次韻
- 新墳將舊冢,相次似魚鱗。 -- 出自宋·黃庭堅·即來
- 殘編汲縣冢,半隸鴻都壁。 -- 出自宋·黃庭堅·和劉景文
- 雞犬萃墳冢,牛羊逾圈牢。 -- 出自宋·蘇轍·江漲
- 前春應上冢,能訪酒家無。 -- 出自宋·賀鑄·懷寄彭城朋好十首之九寇十一
- 空營衛青冢。 -- 出自南北·庾信·擬詠懷詩 八
- 憶親拜孤冢,移葬雙陵前。 -- 出自唐·常建·客有自燕而歸哀其老而贈之
- 周原烏相冢,越嶺雁隨車。 -- 出自唐·宋之問·故趙王屬贈黃門侍郎上官公挽詞二首
- 萬里關山冢,明妃舊死心。 -- 出自唐·張祜·賦昭君冢
- 寄與青山冢,精靈其有諸。 -- 出自宋·梅堯臣·阻風宿大信口
- 盜發廣陵冢,及扉開石樞。 -- 出自宋·梅堯臣·閔冢
- 適遇信陵冢,冢棘秋葉墮。 -- 出自宋·梅堯臣·九月十六日自許昌回至京師胥平叔宋中道迓于
- 古監得荒冢,土花全未磨。 -- 出自宋·梅堯臣·古監
- 野廟連荒冢,江禽似畫圖。 -- 出自宋·王禹偁·赴長洲縣作
- 日落狐鳴冢,天寒犬吠村。 -- 出自宋·晁補之·吳松道中二首
- 詩書工發冢,刀籋得養生。 -- 出自宋·陳師道·陳留市隱者
- 詩書大儒冢,絲竹后堂旃。 -- 出自宋·宋祁·詠史
- 矢方射嶓冢,力欲斬長鯨。 -- 出自宋·宋祁·感事寄子明中丞
- 園里先生冢,鳥啼春更傷。 -- 出自唐·曹松·哭陳陶處士
- 寒狐嘯青冢,鬼火燒白楊。 -- 出自唐·李益·野田行 [一作于鵠詩]
- 骨竟埋青冢,魂應怨畫人。 -- 出自唐·崔涂·過昭君故宅
- 歸來見荒冢,半是孫曾碑。 -- 出自明·袁宏道·擬古樂府(有序)
- 英皇僅枯冢,寂寞薰兮琴。 -- 出自宋·方信孺·虞山
- 山南山北冢累累,僧寺多承舊宅基。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空余文作冢,書帶已成塵。 -- 出自宋·方岳·挽曹侍郎
- 青山學舊冢,芳草蔽閑宮。 -- 出自宋·釋斯植·金陵道中
- 過家來上冢頭山,禽鳥歡呼勞我還。 -- 出自宋·曾豐·甲辰冬辭冢赴官寄曾鼎臣
- 康樂神農冢,蒼梧大舜邱。 -- 出自宋·曾豐·神農冢在茶陵舜冢在道途中行人指似焉
- 奸魂泣幽冢,下恐遭誅殺。 -- 出自明·高啟·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